2015年12月03日 13:15 中国金融杂志 

  本刊记者 许小萍

  ——记2015~2016年度“金融学杰出教师奖”获奖者

  近日,“金融学杰出教师奖” 评奖结果揭晓, 11位长期在金融教育领域辛勤耕耘并作出卓越贡献的教授共同获此殊荣。“金融学杰出教师奖”由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设立,旨在加强中国金融学的学科建设,弘扬优秀教师在金融类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卓越贡献,进一步提高中国高校金融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素质,促进金融教育事业发展,为中国金融改革、创新和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本奖的参评对象为长期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从事金融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作出卓越贡献且参加评选时仍然在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育工作者。2015~2016年度“金融学杰出教师奖” 的评选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微博]、厦门大学[微博]、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微博]试点,每所院校推选不超过两名候选人,评奖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评选。为充分交流分享先进经验,11月14日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了“金融学杰出教师奖”获奖教师经验交流座谈会,获奖教师、来自15所高校的部分评委、年轻教师60余人参加,获奖教授和评委们充分交流了在金融学科教学、教改、科研等方面的经验,并一致认为这一奖项的设立对促进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和促进金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引领资本市场学术研究的吴晓求[微博]教授

  吴晓求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自1986年以来,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是为人师表之楷模、高尚师德之典范。吴晓求教授任教29年来,潜心教学,为学生主讲《经济学学术前沿》《金融学前沿》《资本市场分析》《金融理论与政策》等课程。吴教授开设的《证券投资学》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牵头的“回归学术本源,夯实学术基础,全面建立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成果获得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

  吴晓求教授是中国金融学科特别是资本市场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在现代金融理论特别是资本市场研究领域中著述丰硕,具有重要影响。吴教授治学严谨,不仅坚持自身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前瞻性与创新性,而且善于团队协作,特别是为青年学者和在校博士生、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等后辈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研究条件,鼓励他们对中国金融理论政策、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规范研究,通过持续的教学改革,为培养中国金融学的未来领军人才贡献了力量,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融贯中西教研并重的张杰教授

  张杰教授19岁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迄今从事我国高等金融教育已届31年。这些年来,他辗转陕西财经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微博]、复旦[微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数所高校,一直坚守献身中国经济学教育事业以及“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操守与品格。张杰教授长期以来坚持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并重的治学从教理念,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讲授《金融学》《制度金融学》《金融学文献导读》等多门课程,教学作风科学严谨、理论与实践并重。张杰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张杰教授非常热爱教育教学工作,他主讲的《金融学》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在全国有很大影响,他连续十余年为本科生完整讲授《金融学》专业基础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并荣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和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张杰教授始终坚持将金融教学与科研工作融为一体,作为我国金融学科领域有影响的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不仅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功底,而且非常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在制度金融学和中国金融制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张教授熟练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现实经济金融问题,在国有银行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方面见解独到,并出版多部金融著述。其学术成果曾获得“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金融学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孙冶方金融创新奖”等多项奖励。

  淡泊名利精益求精的李健教授

  李健教授1983年起任教于中央财经大学,现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她是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获得9项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

  李健教授从教32年来,矢志教育事业,心无旁骛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她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大学的三尺讲台,为本科生主讲《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和《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为硕士研究生主讲《金融学Ⅱ》和《金融理论与政策》、为博士研究生主讲《金融理论源流研究》等课程,每年的超额教学工作量数百学时。

  李健教授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关爱每一位学生,耐心回答课堂内外的每个问题,认真回复每一封咨询邮件,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生心中最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在学生的BBS上被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作为硕士、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流动站导师,她在承担大量科研工作和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同时,32年来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一节不缺,并获得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奖,所授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教材荣获国家教育委员会优秀教材奖。

  李健教授的学术功底非常深厚。她积极投身于学术研究和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近10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横纵向课题10个,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公开出版学术著作11本,参著18本。李健教授还积极构建了“多维—立体—交互”式教学平台,在国家精品课程和MOOC课程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国际金融领域的探索者张礼卿教授

  张礼卿教授现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金融领域的知名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张教授热爱教育教学工作,任教28年来,为本科生主讲《国际金融学》,为研究生主讲《国际金融体系》《国际金融理论前沿》《国际贸易理论探索》等课程,为留学生开设《国际金融学(英文)》,到国外院校讲授《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其中《国际金融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他本人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张礼卿教授一直致力科学研究,站在国际学术前沿。他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教育部“十五”人文社科项目、财政部“九五”科研规划课题等项目,并创建成立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张礼卿教授十分重视教改研究,研究成果先后于2001年和2005年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优秀成果一等奖。张教授所主持的各项课题的研究成果曾分别报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国务院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决策部门。他还是中宣部向媒体推荐采访的20名国内知名经济学家之一,是《金融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学术委员。

  追求美妙教学境界的邹亚生教授

  邹亚生教授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经济信息部工作5年后,邹教授1994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商务经济系任教;1999年至今在中国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系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任教。

  邹亚生教授任教21年来,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师德高尚,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邹教授主讲的《微观经济学》《银行营销学》《博弈论及其应用》《应用经济分析》等课程受到本科生、研究生的广泛好评,他设计开发的《使用信息技术改造金融工程应用技术课程》不仅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而且通过教育部项目验收,并得到各金融高校的喜爱,在全国11所高校得到推广和使用。邹教授教书育人,辛勤耕耘,获得北京市颁发的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颁发的“金融教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他设计开发的课程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精品课程等荣誉。

  邹教授主持建立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工程实验室,并担任金融工程实验室负责人,对资本市场、碳金融、微观经济学的应用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加了教育部项目研究,完成了水利部横向研究课题7项,完成国家开发银行委托课题,针对农村合作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和译著。

  教书亦教人生的蒋先玲教授

  蒋先玲教授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蒋教授从教25年,从不间断地奋战在三尺讲台,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对不同层次的金融学才子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教学经验丰富。近五年,蒋教授完成全日制学生教学工作量1044学时,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50人,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和指导学生的要求。蒋教授主讲的《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国际金融管理》《项目融资》《项目融资与资产证券化》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蒋先玲教授荣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奖项,编纂《货币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项目融资》等多本教材。

  蒋先玲教授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侧重宏观金融研究和公司金融研究,作为咨询专家为政府部门和中央企业提供了研究报告。蒋先玲教授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程3项,主持省部级课题重点项目1项,主持横向课题4项,研究课题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委托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

  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朱孟楠教授

  朱孟楠教授现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任教28年来,始终活跃在教学第一线,先后讲授《证券市场与投资》《货币银行学》《外汇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学》《国际投资》《国际宏观经济学基础》等10多门课程,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学生好评。近五年,朱教授坚持亲自为本硕博学生直接授课,讲授课程每年均在3门以上,指导多层次学生的学习、科研、论文写作与其他学术和实践活动,并指导大学生创业,创业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他为人师表,教学严谨,讲课生动,课程讲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朱教授还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近距离沟通,认真倾听学生们的困惑,因材施教地进行指导,并将指导案例在教研室中进行分享,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朱孟楠教授被评为厦门市优秀教师、厦门大学首届十大教学名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被聘为厦门大学一级岗位教授。朱孟楠教授的研究成果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朱孟楠教授十分重视学术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肃性,讲究研究方法,跟踪学术前沿,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前瞻性、建设性的咨询与政策建议。他在《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国际金融研究》以及国外SSCI刊物发表论文240多篇,撰写著作、教材(含合作)25部,撰写的论文获国际金融青年论坛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撰写的教材荣获全国高校金融类优秀教材二等奖等奖项。朱孟楠教授主持了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和国家社科基金等50多项重要课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结项评价为优等,20多项成果获部级、省市级各种奖励。

  思想性与实践性教育的结合者郑振龙教授

  郑振龙教授任教于厦门大学金融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郑教授任教26年来,一直奋斗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勤勤恳恳,不辞劳苦,爱岗敬业,深受师生爱戴和好评,是厦门大学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先后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青年教师奖和福建省教学名师称号。郑教授十分重视教学改革和教材教辅建设,他主编的《金融工程》和《金融市场学》先后入选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主持了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贡献课程。

  郑振龙教授深深热爱教师这个岗位。26年来,他几乎没有缺过一堂课,每次上课都保持着饱满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每次上课前,都要重新认真修改教案和PPT,26年来没用过同样的讲义,对教材内容更是字斟句酌,以确保准确无误。郑振龙教授主编的《金融工程》和《金融市场学》教材广受欢迎,已经分别出版了3版和4版。他课堂上采用的每个案例都精挑细选,生动有趣的同时又要能揭示问题的本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对于很多复杂的问题,郑振龙教授都会精心准备从模型推导、图形演示、逻辑推演等多种角度讲解,以帮助学生直击问题的本质和核心,并建立起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针对金融业的特点,郑振龙教授还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励学生倾尽自己之长和创新思维模式,解决社会经济中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为社会带来正能量。郑教授在近五年教学工作中为本科生开设《金融工程》,为硕士生开设《金融工程》《研讨课》,为博士生开设《研讨课》《资产定价》等课程。他共出版38部专著、教材和译著(包括合作、参加);在《新加坡经济评论》《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管理科学学报》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207篇;郑振龙教授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参与者承担各类课题28项。其科研成果获得20多项省部级奖励,并有多篇论文获得国内外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深刻体察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刘锡良教授

  刘锡良教授现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从事金融学教育30年来,始终把教育工作当成终身事业。在近五年教学工作中,刘锡良教授为本科生开设《中央银行学》,为硕士生开设《金融理论前沿》《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为博士生开设《宏观金融学及方法论研究》《金融经济学》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在教师的岗位上,他恪尽职守、诲人不倦、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金融界的优秀学子。刘教授教风端正,以身作则,给予学生在学习上的启发性思考,并在生活上为学生排忧解难。

  刘教授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在学术上用高标准要求自身、教学团队以及学生,让整个教学团队逐步形成严谨的求学态度和批判性的学术思维。刘锡良教授擅长于货币银行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尤其是中央银行理论、货币政策及金融监管等。刘教授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并有多项成果获奖,发表论文120多篇,出版专著及主编教材10多部。

  刘锡良教授1988年获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1994年获“成都市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获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奖,1996年国务院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首批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998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等7部委“百千人才工程”计划一、二层次。

  推动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体系的张桥云教授

  张桥云教授现任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任教21年来,热爱教学工作,教风端正,学风严谨,精心育人,为人师表,积极承担教学任务,教学思路清晰,主动汲取新的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已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思想,教学效果好,受到学生的爱戴,被评为西南财大的教学名师。在近五年教学工作中,他为本科生开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为硕士生开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研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为博士生开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专题》《中国金融实践专题研究》等课程。

  张桥云教授治学严谨,成果丰硕,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各一项,出版了《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条例》《中国银行业存款产品设计创新研究》等著作,发表论文50余篇,多次获得科研奖励。

  钻研宏微观金融协同创新的朱新蓉教授

  朱新蓉教授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自1985年硕士毕业留校任教30年来,朱新蓉教授把教书育人、探索未知和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在探索和追求中不断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和博大胸怀。不少同时执教的财经类高校老师都已弃教经商,朱新蓉教授却三十年如一日地在讲台上坚守。她常说:“我们不是未来,但是我们的学生是未来。跟经商不一样,我们在经营未来。”每当听到各届毕业学生事业进步的喜讯,看到自己的学生成长为真正的业界精英,得知年轻的同事崭露头角、更上层楼,看到科研团队茁壮成长、成果丰硕,朱新蓉教授就觉得十分欣慰。她经常说:“我从不后悔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做教师虽然辛苦,但苦中有甜,点燃自己,照亮了别人,也成就了自我。”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网络上,朱新蓉教授均好评如潮,拥有很多学生“粉丝”。她授课语言深刻生动,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在金融学界颇负盛名。朱新蓉教授为本科生开设《金融学理论前沿》,为硕士生开设《金融理论与政策》《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为博士生开设《金融理论前沿》《金融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为国际留学生开设《货币经济学》等课程,所有课程场场爆满,她被授予湖北省教学名师、全国财政系统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朱新蓉教授是湖北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货币金融学》负责人,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学科带头人之一。朱新蓉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机构与市场、区域金融发展,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金融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2001年获第二届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9年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有《金融学》《货币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风险的管理与控制》《金融学学习指导》等多部教材和著作已公开出版,其中有两本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外,朱新蓉教授还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人文社科项目和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等20多项。■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