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5日 21:42 新浪财经 微博
图为普华永道资产证券化主管(合伙人)胡燕。 图为普华永道资产证券化主管(合伙人)胡燕。

  新浪财经讯 由《当代金融家》杂志社、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资产证券化百人会论坛”成立大会10月24日在京举行。图为普华永道资产证券化主管(合伙人)胡燕。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胡燕:接下来由我介绍一下,站在一个会计师的角度,在资产证券化交易的过程中,特别是经济下行的阶段,对于信用风险的认识?首先我想表达一下我一直想表达的一个观点,就是任何成功的交易,团队中都有一个会计师,他是默默在背后支持的。会计师在整个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之前更多地是在发行阶段参与,那个时候大家都说,我们做资产证券化不同于国外交易,我们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要盘活存量资产,在融资过程中我们是多目标的。在这个过程中会计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而且在过去,会计出表也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但是随着交易的续发,更多的机构逐步体会到,真正的会计出表,绝大部分要依靠风险的转移。这个风险不仅仅是早偿、利率风险,特别是在资产证券化中基础资产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的风险能不能够真正转移。在这个环节中会计师的作用是通过分析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在交易发起的过程中,把资产转移到实体中,真正实现了相对的这些风险的转移。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从会计师的角度,从交易的实质角度,风险和收益是没有完全实现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讨论,以及结构上的重新的修订。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一种普遍的认同,就是当我们看风险的时候,其实除了利率早偿,包括信用风险也是一个关键点。过去信用风险,大家说我的资产池很好,历史违约率几乎为零,但是这个为零是不是真实情况呢?在过去可能确实是。但是随着资产不断打包,以及剩下来的资产能不能实现这样的要求,其实也不一定。更多的时候,即使在发行阶段,我们也把关注的重点从原来基础资产以基础信息的正确与否,转移到关注信用资产的信息是否准确。像我们现在看信用资产和信用风险,可能有一些指标上反映,贷款的信用风险现在已经上升了。但是隐含在其中的,包括贷款的重组,其实各大金融机构大家很清楚这个量究竟有多大。在所谓的重组过程中,我们也去拿了抵质押物,它的有效性,以及在未来的可变现性都是有影响的。所以我们看待信用风险的时候,更多的我们也会配合券商做调查。

  我再补充一句,我们现在也已经把所有的信息披露从原来的发起向发行后延伸。前些日子交易商协会在组织披露信息的要求,其中有一条,要求会计师出表。这个问题我以前也提过,就是说会计意见,发行人,他的会计重组,他的投资者和投资的安全性之间本身并不直接相关。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信息的要求呢?更多的还是说投资者担心,他希望不出表,能够选择最优先档的投资人是一个安全的保障,因为发起人自身也是有利益牵扯的。说实话,真正的保证投资人到期还本付息的核心,是作为发起人如果同时是发起机构,它的服务机构在履行自己职责的时候,他的尽职尽责是另外一个事情。所以,我们在配合市场未来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在后续阶段普华永道等会计师食物机构可以在这个部分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和协助,确保不仅仅是数字上披露的准确,而更多地从内部控制、系统的搭建等核心问题上能够给投资者一些见证或信息的提供。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