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5日 21:36 新浪财经 微博
图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秦波 图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秦波

  新浪财经讯 由《当代金融家》杂志社、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资产证券化百人会论坛”成立大会10月24日在京举行。图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秦波。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秦波:我感觉在现在的大的环境下,首先是国家的经济有些下行,银行的不良率都在提升,包括刚性兑付不知道会不会被打破。在这样的环境下,首先,资产证券化本身的价值就有一定的提升,因为我们这个是有一定的分散性的。第二,在整个过程中,对资产的筛选和对风险的识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这些专业机构在其中的作用会有大大的提升。像今天讲信用风险,首先信用评级这边,包括券商在这过程中选择资产,以及其他中介选择资产方面做的工作,在投资人还没有做很细的分析的情况下,我们的作用会大大提升。

  关于资产证券化牵扯到信用风险,我这边也简单地分享一下。首先我讲一下对公贷款,这个风险其实大家在看的时候还是看得比较细的,虽然我们买的是优先档,但是下面具体的基础资产是什么,每个借款人是谁,他的信用情况怎么样,其实大家看得还是比较细。大家会看一下大的分布,像行业分布、地域分布。因为每笔占比还是比较大的,可能有几笔违约,有一些优先级的风险,就已经产生实际风险了,所以大家还会具体看下面的贷款人的信用情况,包括业务情况和运行情况,大家都会做一个具体的分析和尽调。我感觉在这块可能在国内大家关注得还比较少一些,可能有一些投资人已经开始关注了,尤其是资产池占比比较大的。这块可能在以后我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可能会慢慢关注起来。

  第二,信用风险。我们讲现在比较热的一块,ABS、消费类贷款。这块大家都说大数据。实际上第一步,大家需要考虑的是你买的是什么产品。这个意思就是说,借款人的资质到底是什么样的。大的来讲,他是否满足一些条件,比如他的收入,比如他是否稳定工作等,这些都是有一些影响的。根据这个就分成两类大的产品,这两类产品在历史上的表现也不一样,违约率会差很多。所以在大产品上就分了,在定价上就很不一样了。接下来在每个产品中,投资人和交易员更多地会去看一些关键数据,比如说LTV、DPI都影响违约,偿还意愿和能力,还有回收、抵押物、投资类型,投资这人是否有稳定工作,房子买来后是自住还是出租,这些都会对之后的信用风险造成很大的差别。所以这块我觉得,我们信息披露中已经做了一些要求,但是接下来投资人在这块可能更多地关注一些。

  具体说到信息披露,央行[微博]对分散性比较大的做了指引,我觉得这个还是挺有用的。像在美国次贷危机前,它的信息披露指引做得不够,之后,大家不看的话,发起人等就把信息披露做得很差,反正没有人看。央行提出这个要求是非常好的一步。我觉得再往前走,如果越来越市场化,投资人可能还需要看更多的信息,比如说MBS的话需要看下面每笔贷款的具体信息到底是什么样的。如果买的CRO,下面借款人是谁,借款人的业务财务的资料是一定要拿到的。我觉得在接下来的信息披露,可能更多是一个市场的要求。大家如果真的看到,我有违约的风险,我买的时候真的会亏钱,投资人可能就会有要求了。还有银行资产数据不是特别公开的信息,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其实可以很好地推动这件事情。随着更多的项目出来,这些信息全部要披露,时间一长,大家对每个银行的每条产品线,就会形成违约或早偿的数据积累。在这方面,我们这些中介都会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境外的评级机构本身都会累积这样的数据,因为这样会有助于市场了解这个产品的信用风险。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