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5日 21:33 新浪财经 微博
图为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文 图为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文

  新浪财经讯 由《当代金融家》杂志社、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资产证券化百人会论坛”成立大会10月24日在京举行。图为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文。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李文:谢谢大家,谢谢主办方给我这么一个机会,向在座的各位前辈和同仁请教和讨论。因为时间有限,我简单谈两个看法。第一,关于和信用识别有关的,我们称之为基础设施的问题。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从今年上半年,央行[微博]对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出台了一些执业规则和指引,应该是相当具体的,在制定过程中也是借鉴了美国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先进规则。

  央行做的这个工作在我们市场看来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导向或一个指引。但是,一些机构在也感受到这些规则细则的要求太高了。其实在我个人看来,可能还真不高。也有的机构很高兴,就是外资机构很高兴,因为这些指标完成能做到,但是国内的机构大多都说要求太高了做不到。所以我想提一点,在座的以及刚才很多领导发言都对资产证券化的市场非常看好,觉得证券化市场有大的发展,今天的主题也是这个,金融新格局,这个定位非常高的。假如这个前提成立的话,如果各个机构准备在资产证券化大展宏图的话,我想大家还是要花钱继续投入的。可能大家只注意到协会提到的披露规则,没注意到后面一点,就是对信息披露的评价,就是大家披露的信息质量怎么样,这些评价以后可能会常规化。我预计这个会很快出来,如果机构的系统跟不上,对你的信息披露评价可能产生不太好的影响。所以建议大家,如果对市场看好的话,把我们的系统建好起来。因为有的项目我们碰到过,会临时改造系统,是很头疼的事。

  第二,法律的问题。虽然大家觉得证券化市场不错。但是从客观来看,我们的证券化市场基本上还处于草创时期。虽然说已有十年历史,但是这十年基本像蜗牛一样,就挪了几米。我们各项制度,按照我个人理解是严重跟不上的。资产证券化虽然让人民银行[微博]牵头,勉强有了几个规则。其他就是各部委各自为政,包括保监会、证监会[微博]都是各自为政。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法律是严重滞后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热情又比较高涨,就有勇猛之士,把我们的产品冲得很靠前。我们说句实话,不是说你做出来的就是很好的产品。在我看来,每个产品都有缺陷。

  我也经常参加一些论坛,我有一个直觉的感觉,就是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顶多加上个别律师事务所发言,大家忘了,我们国家还有最高法院,我建议大家把最高法院的同志请过来,让他们听听我们业界的想法,希望能够把我们业界的一些问题通过他们的渠道解决。因为目前的状态下,刚刚前面领导提过,能否统一证券化的规则?我个人不太乐观,五年之内未必能实现。我们碰到问题怎么办?根据我们的经验,最高法院的同志们还是很有作用的。现在我们的制度里没有考虑到证券化交易对抵押的需求,甚至包括抵押的转让、变更方式都是没想到的。这种东西如果能把领导小组的领导请过来,我想对下一步的法律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都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