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5日 20:47 新浪财经 微博
图为中国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罗桂连 图为中国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罗桂连

  新浪财经讯 由《当代金融家》杂志社、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资产证券化百人会论坛”成立大会10月24日在京举行。中国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罗桂连在论坛上表示,保险资金参与资产证券化需要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罗桂连:大家下午好。首先我澄清一下,我只是发表一下自己个人的保险行业资产证券观点,代表不了保监会。

  首先,提供一个数据,虽然对保险行业投入资产证券化赋予的期望很高,但是现在整个投资只有289亿,资产总规模只到0.25%。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规模也比较低。保险的特征就是长期性。

  第二个,稳定性。像养老医疗,之前都是往里面存钱,特别像养老金有一个锁定,所以这个稳定性也是比较靠谱的。这两个特征是养老金很重要的特征。还有一个安全性。这三个特征确定了养老金的投资希望是长久期,收益率相对稳定。

  现在国内金融市场上缺乏20年、30年、50年这样的金融产品,所以保险公司配置方面被迫买些短线产品。它的收益率总体上还是偏低的。第二,直接投资比例太低。第三,境外比例很低,现在是1.5。所以这方面的话,存在的问题也是其他同业跟保险行业合作的发展空间。

  在这方面,因为现在市场没有产品,所以保险行业为了实现保险产品的稳定性优势,这些年发展了一系列投资工具,包括债券投资,股权投资,还有组合类产品,现在产品已经成系列了。这些产品是自己动手来为保险公司配置出来的,现在总体超过一万亿规模了。

  8月25号保监会印发了管理办法,我们在做这个办法的时候主要是几个思路:一个,要盯着现金流,保险机构依赖刚性兑付是不够持续的。第二,支持业务创新。最近领导才表扬了我们,说在制度灵活方面排在第二位。我们写这个不在具体方面限制太多,像相关的机构有比较灵活的空间。还要服务保险资金。我们这个产品不叫证券化产品,主要我们要强调这个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受托人的责任。交易结构是构建了受托人和托管人,他们之间是联合受托人,这样为主体的架构。

  发展机遇,实际上保险行业长期配置需求确实非常强烈,从测算的情况来看,到2020年前需要配置的资源有20万亿元。第二,大量的有待盘活的资产。外部条件,预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会逐渐成熟,现在行业的人才团队也在快速集聚。

  主要挑战,这个确实是很现实的,一个是保险机构的不足。它的机构,团队,人数相对比较少,所以对接基础资源能力比较弱。第二,专业团队还没有稳定下来。第三,它们整体在整个金融环境下,对业务创新和产品设计方面能力还是比较弱。还有行业发展条件,像公共基础设施缺乏等等。还有在大资本时代,保险资金的成本跟信托去比,所以抬高了保险资金的成本。还有行业间竞争条件不公平。信贷资产这块作为ABS主体市场这块,现在保险公司还不能做受托人,这限制了两方的发展,就是对银行和保险机构都不利。还有受托人法律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支持,这些方面存在着法律隐患。第三,我们现在信贷资产证券化受托人,就是大家依赖于刚性兑付,所以保险行业在参与方面还是有些疑虑。

  建议,因为前面各位谈了很多,我特别突出一点,就是培育受托人。就是我们要走出刚性兑付,就是真正用市场化机制实施资产证券化产品,如果没有一个很强的受托人机构的话,从目前来看的话,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局限。这一块可能还是公平竞争的方向,就是大家都应该在信托法框架来公平的在市场下竞争,这样可能有利于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