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5日 20:29 新浪财经 微博
图为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评级副总裁吕向东 图为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评级副总裁吕向东

  新浪财经讯 由《当代金融家》杂志社、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资产证券化百人会论坛”成立大会10月24日在京举行。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评级副总裁吕向东在论坛上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个人认为信用评级只是作为投资的一个参考,而不能过分的依赖于评级结果。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吕向东:大家好,我是大公国际的吕向东。因为我的专业领域是在信用评级,所以今天我主要还是从信用评级的角度,浅显的分析一下资产证券化产品信用风险的识别和界定这方面的分析。

  资产证券化实际根据不同的标准,大家有不同的分类,有按照监管的不同进行的分类,还有按照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部分分类。如果根据基础资产的未来的名义的现金流,是否可以确立,又可以把资产证券化分为债权类的资产证券化和收益类的资产证券化。

  对于谈到资产证券化风险识别,我主要想从分类的角度来跟大家探讨,债权类的资产证券化特点,就是债权债务的关系比较清晰,再一个就是未来的名义金额是相对确定的,它有这么一个特点。对于它的整个风险,我个人认为存在这几方面的风险:一个是信用风险,还有提前偿付风险,还有利率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再一个主要参与方缺位的风险。信用风险这块主要由基础资产的信用质量,包括交易结构设计这方面来去确定的。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我们关注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时候,尤其对资产池资产的信用质量,包括未来的预期的表现,具体的交易结构,包括具体的征信措施方面,要有一个具体的分析。包括对于具体的某一个信用级别,它的信用支撑是否足够,这方面也要加大研究。

  第二个,提前偿付的风险。这个实际上有两块,一个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提前偿付的风险。再一个,基础资产当中借款人提前偿付而带来的风险。但是目前来说,绝大部分提前偿付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于基础当中借款人的提前偿付带来的风险,包括自然转手的偿付,再融资的偿付,包括部分清偿的这几种。提前偿付主要是对投资人的现金流,未来的现金流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给投资人带来再投资的风险。具体的缓释措施有几方面:一个,最开始发起人在选择入池的时候,就是选择对提前偿付有约束的贷款。第二个,允许整个的托管帐户当中的资金未来是可以投资于信用级别更高的,流动性好的这部分金融产品。具体主要是用来降低再投资的风险。第三个,可以通过结构化的设计,对资产池当中的现金流进行特殊的切割。这样的话以此来确保特定的证券在一定范围内不受资产现金流的影响。

  第三个,利率风险。这个主要影响两块:一个是对资产池的现金流的影响。如果基础资产当中的部分资产含浮动利率的,这样的话利率变动的话,对于整个的资产池的利息的现金流和提前偿付都会带来变化,甚至会影响基础资产违约的情况。再一个就是利率变化对整个资产证券化产品定价是有一个影响的,两者是呈反向变动的关系。

  流动性的风险,我们主要指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未能按时足额偿付资产证券化产品偿付的费用,最终会导致利息违约的风险,还有资产方缺位的风险,这是资产服务的机构和受托的机构,自身丧失了应尽履行义务的能力。像参与方发生了破产的状态,这样有可能对整个资产证券化利息兑付这部分产生不利的影响。

  收益权类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现实当中是指能够产生独立、稳定、真实和评估预测的现金流资产作为基础资产这部分的证券化产品。但是收益权类的资产往往有一个特点,它是依附于一个单一的经营实体,或者有一个独立的实物资产来获取经济利益的。所以它未来的名义现金流这部分金额是不确定的。

  由于经营实体包括实务资产经营状况关注到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方面,所以对于收益权类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它面临的主要的风险就是因外部的向而导致的经济风险。主要可能包括几方面:第一,对未来现金流预测偏差的风险。这个需要我们最开始做产品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这几个方面:对基础资产,从未来资产现金流的稳定性这方面进行考虑。包括考虑现金流入对于当期支付的问题、托管帐户沉淀的情况,还有未考虑运营成本的风险,从理论上来讲,就是收益权类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考虑产生的全部收入,或者说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的,总的现金流没有考虑日常运营的经营成本这块,没有把这部分经营剔除。

  第二,如果我们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没有做相应的安排,可能对未来原始权益人的经营就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资产池未来现金流的额度和稳定性的问题。规避该类风险的措施,可以从三方面:一是由原始权人或者担保公司具体来承担基础资产运营成本这块。二是未来现金流这块测算,可以采用净收入的方式来测算未来的现金流。三是设置一个专门的帐户,储备一定的资金,通过这部分来缓解未来的运营成本的支付。

  第三,抵质押的风险,这块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收益权本身处于低质押的状态,如果我收益权被分割,包括这块的收益权处于抵质押的状态,未来会对整个的抵质押带来法律方面的风险。第二,收益权没有处于抵质押状态,但是产生收益权的固定资产这部分是处于抵质押的状态,对未来的债权人如果收回,或者依据处置的话,实际对固定资产会带来被处置的风险。

  第四,资金监管缺失的风险。因为现金流的回归一般由原始人的帐户再转移到专用帐户里,所以这时候就会存在着原始权人最基础现金流收入这部分,他的道德风险的部分。

  第五,资金混同的风险,现实当中我们做项目的时候也碰到这个情形,就是说政府的财政性的拨款,这个拨款和,因为它的拨款的前提没有明确具体的资金用途,所以在资金流波及过程中,和原始权人其他的收入,带来无法区分情况,所以会带来资金混同的风险。

  第六,集中回售导致流动性的风险。还有一个基金归集的风险。这对未来基础现金流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我最后想说的一点,因为中国债券市场我真的不认为是一个很成熟的债券市场,跟欧美的债券市场是无法比拟的,中国的评级机构跟美国的三大,我认为至少从时间上来说,我们也是不可比拟的,对方是上百年的时间,实际国内的评级机构目前来说,我估计最长的也不超过25年。所以对于国内的评级机构来说,包括我们技术很大的一部分也是舶来品。在中国的特殊的经济环境下,作为评级机构的技术和标准也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我认为信用评级只是作为投资的一个参考,而不能过分的依赖于评级结果。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