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5日 20:06 新浪财经 微博
图为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高级风险总监白峰 图为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高级风险总监白峰

  新浪财经讯 由《当代金融家》杂志社、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资产证券化百人会论坛”成立大会10月24日在京举行。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高级风险总监白峰在论坛上表示,资产证券化要加强机构投资者培育。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白峰:我其实跟张总一样,之前也在银行工作很长时间,银行我也参与做了一些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到了信托,信托本身又是资产证券化的一个SPV,包括整个概念,其实银行也好,信托也好都在讨论。我本人又是既做过风控,又做过前台业务,也做过管理,所以对这个领域我一直很关注。但是这个话题很大,我觉得时间有限,紧扣咱们议题,就是关于机构投资者的培育。

  机构投资者,首先投资者代表是一个买方。作为金融机构比较特殊,它是买方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卖方,因为它既有资金又有资产。我想我的第一个观点,我觉得买方要进行一定限制的,就是应该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因为这个市场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当然整个市场来说,可能最市场化的观点,就是谁都不要管,政府不要插手,买方卖方自发形成市场,自动调节,当然这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后来说要有一些管制,说这个市场规则建立起来,但是不要确定买方和卖方。说这样也不行,就是要限制卖方,就是设立一个门槛,就像一个菜市场也好,就是要看看商户的菜,不能是诚信的商户,但是买方都是可以来买的。

  但是金融市场不一样,因为它的商品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买方也需要一定的资格认证。这个资格认证并不是代表对买方的歧视,正是因为买方能力不足,你可能对市场商品的风险认识力不足,所以通过对一些门槛的限制来对它进行保护。这个门槛的限制说白了就是以机构为主,或者以机构为先,我个人意见暂时不要让个人投资者进来,因为机构投资者就是通过机构的方式参与这个市场。所以我想在逐渐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将来也可以采取分层的方式,类似于新三板的方式,这样的话适度的可以在未来慢慢放开给个人投资者。所以我认为刚开始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说培育机构投资者?我认为先开始只能让投资机构者进入,当然这是从风险角度来说。

  从实例来说,确实也只能是投资机构,因为它们有钱,个人投资者确实没有多少钱,还不具备参与这个市场的能力,尤其现在,像信托,为什么机构投资者有钱,还是有这个品牌力量,老百姓愿意把钱交给这些金融机构打理。比如最近的信托计划,这种固定收益的,老百姓根本不看什么产品,就相信你金融机构的品牌,网上还有很多段子,东方明珠加球什么计划,就买了。所以机构投资者有这种先天的优势,你有募集资金的能力,所以应该是说机构投资者是应当的成为资产证券化的目前的主力。

  确实机构投资者培育,不叫培育,市场进展会逐渐的,机构投资者会进行,对资产进行选择,但是机构投资者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它的角色一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把精力放在机构投资者身上。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