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5日 20:00 新浪财经 微博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结构融资部总监林文杰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结构融资部总监林文杰

  新浪财经讯 由《当代金融家》杂志社、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资产证券化百人会论坛”成立大会10月24日在京举行,第一期会议聚焦:信用风险与资产证券化。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结构融资部总监林文杰在论坛上表示,现在评级公司受到发行方以及承销机构的压力,评级结果可能现在存在虚高的问题。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林文杰:今天好多嘉宾都谈到评级公司,我谈谈自己的想法。第一,我非常高兴,因为很多嘉宾谈到评级公司,肯定说明这个评级公司是很重要的。我们在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阶段以及二级市场流通阶段,肯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说信用风险的揭示以及准确性揭示的问题。这个时候评级公司作为一个环节,就是用来揭示这个信用风险的。

  第二,感觉压力山大,因为很多专家也提出了信用评级公司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多多少少,从我自己的理解来看,它是肯定会存在的。我想从自己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问题,谈到评级公司独立性的问题。因为市场感觉,现在评级公司受到发行方以及承销机构的压力,评级结果可能现在存在虚高的问题。是不是这样的?我想可能问题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但是是不是说评级公司没有节操,或者发行人、承销公司要求给什么级别就给什么级别?我想不是的。因为现在存在在市场的评级公司都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因为它们都知道声誉是评级公司生存的一个最重要的资本。在中国评级市场发展的实践来看,也有评级公司被这样大浪淘沙淘出去的市场例子。另外,现在信用市场已经发展到了信用风险事件是到了非常密集的发生的阶段了。所以这个更会挑战评级公司在自己的收入和维持你的声誉资本方面要做出一个平衡。

  第二个问题,从我的角度来看,对企业债、公司债来说,相对来讲评级是相对排序的问题。但是资产证券化产品不太一样,因为结构化产品评级的技术太复杂了,它更多是风险的绝对的度量,因此它需要用到大量的模型,肯定来讲它会比传统的融资工具复杂。原先我在工商银行风险部工作过几年,我想风险计量就是跟现在的银行运用巴塞尔协议去计量经济资本是很相似的。很多银行的同仁就会知道,计量绝对的风险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关于数据积累,我想现在生存在市场的评级公司基本都有二十年的发展历史,它们首先来讲是有这样一个二十多年数据积累的经验。另外它们跟银行或者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会把信贷市场的数据参考过来,我想应该来讲还是有一定的数据积累基础的。

  第三,评级公司的透明度不是很高,信息披露可能也存在一定问题。我想首先来讲,现在评级公司的披露是满足监管的标准的。另外,未来的一个趋势,也是评级公司要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主动去披露更多的市场需要的一些信息,这个可能是将来的一个方向。

  谈到二级市场以及投资者培育的问题,从评级公司的角度,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说各家机构做好自己的事情,评级公司就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后再谈其他的。我想评级公司未来有哪几个方面需要去做呢?第一,在内部要做好研究工作。首先,要看看现在的评级,就是资产证券化评级,这个方法能不能朝一个简单化的方法去做。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资产结构化方法很复杂,有没有另外一种途径让它简单一些,让投资者做起来的时候不是那么复杂。其次,加强新产品的研究。资产证券化到了中国以后,就跟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太一样,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特性,这个时候评级公司要加强自己的技术实力,让你的产品的研发能够跟上市场的脚步。最后,要加强数据的积累,加强所运用的模型的验证问题。

  第二个,要加强信息披露。现在监管机构对资产证券化产品披露要求越来越严了,我想要紧跟监管部门的脚步,把自己做的事情说清楚。除了做好内功之外,还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因为目前国内的投资者相对来讲范围不是特别的大,可能未来的方向是要引入国际的投资者。这个时候评级公司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使自己的评级技术得到国际投资者的认可。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