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4日 16:21 新浪财经 微博
图为民生银行投资银行部固定收益中心总经理宁剑虹(新浪财经 杜琰摄) 图为民生银行投资银行部固定收益中心总经理宁剑虹(新浪财经 杜琰摄)

  新浪财经讯 由《当代金融家》杂志社、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资产证券化百人会论坛”成立大会10月24日在京举行,第一期会议聚焦:信用风险与资产证券化。图为中国民生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固定收益中心总经理宁剑虹。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宁剑虹: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对资产证券化实操的东西。我来自投资银行部,我们这个部门实际上是我们全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实际的操作职能,同时我们也承担了投资的职能。

  刚才党总把资产证券化分四种类型,我也深表赞同,当然这是从市场不同来分布的。我们整个业务分成两块:一是所谓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我们银行自己的资产,我们怎么做。一块就是企业的,就是我们银行服务的企业。这两块对银行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信贷这块,大家提到的问题,以及市场上一些面临的障碍,就是大家需要突破的东西,各位都探讨的很多了。我们既然要做,就得放在现实的环境下,现状就是这样,我们该怎么做呢?我感觉最大的,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这块,最重要的是分清楚业务发展的阶段。当前毫无疑问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最大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优点是什么呢?就是刚性兑付。就是各家不愿意出问题。摆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做呢?其实我看在座的也有来自资金方的,我们也不是说推销自己的产品,从银行自己来做的情况下,我们最低保障有三点:第一,我们做这样的资产,肯定是优质的资产。如果我们要做不良的,摆在桌面上就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现状情况下,各家不愿意出问题,我们在内部操作的时候,每个金融机构报来的资产,肯定是一个好的资产,不会出问题,出问题要解决。第二,有外部机构。这个外部机构不管在公开市场还是在私募市场上,都不能忽视,同时也不能说这些机构没有用,因为它毕竟是处在第三方的客观观点看这些问题,有问题它会指出来。你为了不让自己的产品出问题,它的意见你要听取。第三,声誉的风险。很简单,这个问题大家都可以摆在桌面上,就是对一个东西要负责。

  所以,大方向认清了资产证券化大的阶段,整个方向都没有多大的问题。美国七十年代到现在发展了将近四十年,到08年金融危机,之前走过将近35年的高速发展,当然它中间有一个相对小的起伏,但是大的方向没有变。前十年,咱们可以说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任何一个产品,出问题的极少极少。之后就是大家创新太多了,中间弄的特别复杂,当然因为市场上逐利的行为,导致这个产品不断加大杠杆,重点有些扭曲。所以我的第一个观点,我觉得在现有发展阶段,无论我们的操作方,还是去市场上投资,把握这个大的方向没有大的问题。

  第二,企业资产证券化。因为在座的都是来自银行同业,对这块提的可能相对少一点。我们对这块业务也是非常看重的,因为我们对企业进行这样的服务实际上是大趋势。银行需要轻资产运作和运行,企业更需要轻装上阵,所有企业的资产都需要运作起来,企业证券化对企业重要的意义,不止在于是企业的一个融资手段,或者类似于发短融资票。如果这么看,就大大低估了证券化的意义。我觉得企业资产证券化投资也是先看大面再看细面。大面,因为它从出生开始,不像银行一样,对自己的声誉有这么关注,因为银行本身就是一个信用单位。企业更多的把这个业务看做对自己有多大意义。这个手段对它如何来运用,不是对自身信用判断的,而是对自身有利。对自身有利的情况下,外部机构去投资的时候,更要关注它的资产本身。

  这个资产本身怎么分?现有的宏观的大面来讲无外乎两类:一类,所谓的大中型企业。它的资产相对来讲就是类似发债的行为。这个时候它本身的资产,可能只是一个噱头,它拿出来一块资产,说有一个收益权。只要能形成底部的资产的这个资产收益权本身就可以拿来交易。所以对这样的一些,没有那么分散,相对比较集中,只是为了做而做的资产,很简单,就看主体。这个就是现有的阶段,我们就是这么个做法。第二,不同的资产,要足够分散。比如我们帮市场上做京东白条这样的业务,还有个人消费贷款这样的,很适宜去作为一个资产相对隔离,就是相对脱离这个主体本身,做一个真正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大家可以突破的一个点。这个时候对底部资产,我们最缺的是大数据,任何一个机构投资京东白条也好,投微贷银行放的贷款,都是对个人的。你要关注的不是这个机构本身的资产,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说我的资产收益率风险,像小贷说我的不良率5%,追回率多少,这个意义不大。我们更多需要一个社会外部观察机构对企业的内部行为。像做京东白条,大家在网上买一个东西,大的消费量可能就在两千元以内,对这么一个纯消费行为,大概市场上的这么一个比例是多少。这个市场上任何人投资这个产品的时候很简单,看看他的自持的比例,看看他的超出部分谁来购买。所以我们呼吁整个大时代,尤其互联网时代,对这块业务的重要性不断检验。

  我们刚才说了整个的信贷,以及对企业的看法。最后提一下,就是大家很关注的,市场流动性问题。我觉得市场也是被推着,无论监管机构还是市场参与者,没有谁能说制造出多么完美和高效的程序,都在摸索。这个时候需要市场的参与人自身去推动。美国市场完全是市场自发推动的过程。证券化市场就是OTC市场,它的最大特征实际上就是分散的,割裂的一个行为。这些市场分散的割裂行为,将来能不能融合,能不能出现这么一个整合,要看参与者的行为。对银行来讲,既要为自己的存量资产服务,又要为增量,增量实际上是为这些企业服务,实际上你是一个市场上最主要的一个参与者,所以证券化业务对银行来讲,要去带动这个市场,带动这个市场什么呢?我觉得,现在市场主体实际上构造于这些大的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对十几家机构来讲,对自己发行的产品有没有信心?完全是有的。你可不可以自建一个小型的OTC市场呢?完全可以的。你不用通过信誉风险,隐性担保实现。你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小的OTC市场上提供流通性,提供做市机制,这是完全可以的。

  所以刚才时间有限,我想请教一下以曹总为代表的第三方机构,或者交易平台提供的机构,能不能给主要的参与者提供相对标准化的运作的机制呢?这个市场非常大。如果能提供出来,大家Ok,都是在这个市场上做的一个相对很规范的东西。将来做大了就是一个新的纳斯达克[微博]。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市场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之后,就会出现一个金融所谓的第三级市场,就是证券化市场,它的体量也是非常大的。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