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易康

  近期,浙商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集中发力。9月底,该行将“人脸生物特征识别+后台人工审核”相结合的双重验证模式引入直销银行手机客户端注册环节,结合互联网高科技的风控创新让人眼前一亮。10月初,浙商银行又一口气推出三种方案助力P2P平台资金存管,成为少数可以接受多种P2P资金存管业务的银行之一。

  身处互联网金融2.0风口,面对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大行的“双面夹击”,体量相对较小的这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何实现差异化定位,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互联网化道路?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了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

  第一财经日报:浙商银行一系列探索和创新的背后是否蕴含着比较成熟的互联网金融战略打法?

  刘晓春:在互联网时代,浙商银行还是要发挥做金融的核心优势,积极融入互联网的技术和精神,重构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为全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丰富、安全、方便的金融服务。总结浙商银行的互联网金融战略,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真空妙有。我们把互联网比作“空”,把金融比作“有”。这“空”并不是没有或不存在,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以造房子为例,房子要作为房子之用,必须有不同的空间派不同的用处,如卧室、厨房、客厅等;但要形成这形形色色的“空”,就必须要有墙、屋顶、家具等“有”。若没有这些“有”,那“空”就什么也不是了。“有”设计得妙不妙、造得好不好,决定了“空”的使用质量。设计得妙、造得好,可能是高楼大厦、乡村别墅;搞得不好,或许就是棚户区、烂尾楼。因此,必须是“妙有”,才能成就“真空”之用。

  浙商银行必须要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妙”用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空”的可塑性重构银行的产品、服务和管理。不仅要加强技术投入,也要加强各类专业人才投入。浙商银行不应该只偏向于某一方面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而是要做能为整个经济体系服务的互联网金融。

  借鉴而非照抄互联网企业思维

  日报:在风控、成本、创新三个做金融的核心要素中,创新一直是传统银行的弱项。请问这是为什么?

  刘晓春:其实银行的服务一直在创新,创新能力也不弱,只是与互联网企业不同的是,银行的创新始终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不能脱离金融本质,所以银行的创新没有互联网公司颠覆性大。

  此外,银行始终要在监管的范围内进行创新。大家普遍感觉银行的创新慢、变化小,这是因为银行综合考虑了客户、法律、监管、自身信誉和市场的风险变化,细节考虑多了给外界的印象就是创新比较有限,但这一切的考虑也是为了保障客户的利益。

  传统银行在创新过程中,一个特点是站在自身角度考虑创新比较多,不如互联网公司那样强调客户体验。银行的金融产品虽强调为客户服务,但在细节设计上却总有意无意地方便银行自己。未来银行需要向互联网公司学习,一方面要改变多年来固有的主观观念,同时也要引进跨行业的人才。日报:你认为互联网公司与银行做金融的差异主要是什么?

  刘晓春: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商业模式与银行存在巨大差异。互联网公司考虑如何用最低成本将互联网用好,赚取最多的钱。至于在互联网上具体做什么,互联网公司大多持开放态度。于是我们看到,如果今天哪一类业务有商机,互联网公司便会积极介入,如果过一段时间这个业务不赚钱,它们又会悄无声息地把它停掉。这是互联网企业的思维方式。

  这个逻辑在银行业内行不通,传统银行不可能不干银行去做别的。所以银行做互联网金融,要向互联网企业学习,但不能完全照搬互联网企业的思维方式。前期,各家银行都不同程度地模仿过互联网企业做金融的方式。但我认为,银行只有通过强化金融核心优势来创新产品和服务,才能凸现竞争力。为发挥这一优势,近期,我们与平安银行、广发银行[微博]等同业签署了战略协议,开展广泛合作,就是想提升彼此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互联网化机构先行

  日报:身处互联网金融2.0时代,同时与互联网企业、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竞争,浙商银行作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何做到差异化?

  刘晓春:银行要基于自身的核心优势做自己擅长的互联网业务。互联网金融2.0时代,传统银行纷纷加强对互联网的应用,当中的一些已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浙商银行作为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我们的客户是面向全国而不是某一类用户的。这是与互联网公司不同的考虑。另外,浙商银行网点和分支机构比较少,更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客户服务,更强调将内部的管理互联网化。只有内部管理互联网化,才能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

  管理互联网化需要内部架构、内部流程、内部分工和风险评估都实现互联网化。在分工上,原来传统银行是单独设立电子银行部的。今年年初,浙商银行改变了这种架构,电子银行部更名为网络金融部,原与小企业信贷中心合署的零售银行部,也分立并改名为个人银行部。浙商银行互联网化运营由此拉开序幕。个人银行部今年推出的增金宝、理财产品在线可转让等几款产品和服务,均具互联网金融概念。接下来,在公司业务板块,浙商银行也要加速推进互联网化。也就是说,当内部管理和流程都实现了互联网化,我们推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才不会分裂,才能真正实现效益和效率。

  布局“互联网金融全产业链”

  日报:从涌金票据池到增金宝,再到P2P资金存管业务,浙商银行是否已经有一套成熟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体系?

  刘晓春:目前浙商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已经突破了单纯模仿互联网企业的方式。我们把自身的产品进行细分,不同的产品有不同做法。相对比较标准化,“一对多”的方式完全可以搬到线上,学习互联网企业的同时,也结合银行独特优势更进一步。

  例如,浙商银行的增金宝,同样是宝宝类产品,在应用体验上我们不惧与互联网企业比拼,甚至更好。增金宝的优势在于金融服务而非代理销售:账上的钱不需要人工干预便可实现ATM提现、消费、账上代扣、代缴费等。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我们将融资的概念植入其中。银行拿理财产品做质押,先融资给客户,且不收取利息。这是互联网企业做不到的。

  对公业务方面,面向大型公司、集团客户和政府机构等的业务不可能采用统一标准。互联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我们利用互联网解决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这当中银行可以把信贷评估、银行网络、银行账户的优势结合起来,这是互联网企业没有的。

  例如,浙商银行的涌金票据池,银行通过互联网将原来企业与银行分门别类做的许多票据工作(营运、柜台、客户经理、后台审批等)全部融入这个产品。我们会根据企业需求,将部分企业的上下游连接起来,或将整个企业集团连接起来。利用好互联网的可塑性,是银行要重视的问题。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