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08日 14:18 《零售银行》 

  利用这次央行[微博]对第三方支付的管理收紧,银行配合自身的线上线下支付渠道和账户管理手段,可以嵌入到很多非传统业务的支付渠道之中。

  文/陈凯  编辑/刘洋

  最近央行下发的《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引发了金融市场的激烈讨论,从这份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来看,非常有利于目前的银行业发展,比如“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这样一来,很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就不得不找寻银行作为资金存管或者是托管渠道,同时也给银行对接互联网金融平台业务带来了更多机会。

  那么面对这样的机遇,银行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战略和战术转型呢?虽然很多银行都开始了互联网化的过程,包括技术、渠道和后台的优化,但是从实施效果看,银行电商受困于资源的内部性和B(Business)端性,很难成为一种面向C(Customer)端的全面性综合服务;银行P2P有一定特色,但是又不能过分侵蚀本来银行的信贷业务,而且风险偏好较低,更多是银行服务的一个角落或是一种完善而已;银行开设的直销银行,目前还受限于渠道、客户和产品的有限性,因此还不具备很好的对外延展性。

  银行业纷纷从电商、P2P、直销等方向寻求突破,这难道就是目前银行金融互联网化的终极尝试?是否还存在其他更好的方向?笔者认为,其实可以利用这次央行对第三方支付的管理收紧,银行配合自身的线上线下支付渠道和账户管理手段,嵌入到很多非传统业务的支付渠道之中。

  央行拟限制第三方支付

  央行最新支付机构意见稿,大致内容如下:

  1.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

  2.支付机构不得为客户办理或者变相办理现金存取、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业务。

  3.除单笔金额不足200元的小额支付业务,以及公共事业费、税费缴纳等收款人固定并且定期发生的支付业务外,支付机构不得代替银行进行客户身份及交易验证。

  4.个人客户拥有综合类支付账户的,其所有支付账户的余额付款交易(不包括支付账户向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转账,下同)年累计应不超过20万元。个人客户仅拥有消费类支付账户的,其所有支付账户的余额付款交易年累计应不超过10万元。

  5.支付机构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要素进行验证的交易,单个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不包括支付账户向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转账,下同);支付机构采用不足两类要素进行验证的交易,单个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1000元,且支付机构应当承诺无条件全额承担此类交易的风险损失赔付责任。

  其实综合起来就是这个几个关键词“限渠道”、“限额度”、“限验证手段”。其实,这一定程度上是维护了银行的利益,因为第三方支付这个池子中的资金沉淀少了,银行资金被分流的趋势就会一定程度上受到控制,而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可以借机推广自己的支付渠道。目前很多银行的传统支付服务还不是很完善,除了线下的POS机收单业务以外,线上的网银支付业务手续较为繁琐,需要借助U盾或者是其他安全验证手段,另外,目前很多银行也在推NFC支付,但是总体而言在用户体验、安全性、普及型以及参与方的利益分配上都有一定困难,因此与第三方支付手段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劣势。

  央行此前也联合了其他十部委正式下发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里面也明确提到央行在管理第三方支付上的法理性,同时也在后文中明确指出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包括在线理财、P2P与众筹等)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实现客户资金与从业机构自身资金分账管理。也就是说,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全面渗透进入投资、支付、理财、融资等具体的细分场景服务还有一定的顾虑。

  正式下发,意味着什么

  如果这份指导意见正式下发,意味着什么?

  1.很多P2P、众筹、在线理财平台不得不寻找银行作为资金托管方。通过第三方支付进行客户投融资服务的渠道将彻底关闭,这样一来央行监管倒是省了不少力,不过银行高门槛的接入等于是直接判了很多平台“死刑”。

  2.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客户体验程度将大大下降。因为客户开户都要求实名认证,而且需要从好几个不同的渠道进行综合的认证,才能获得额度比较高的综合类消费账户,这样很多小的支付平台估计就压根没人用了,而且仅有的支付流量会流向几个集中的平台,整个第三方支付的资金沉淀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3.第三方支付的业务场景也将大受影响。因为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了一系列开户的安全性流程,除去一些小额业务外,第三方支付不得代替银行进行身份验证,不得存储客户银行账户密码、银行卡验证码和有效期等敏感信息,这也就进一步剥夺了部分第三方支付做全流程征信服务的完整性,银行也将加强在支付流程和征信上的法理依据。

  银行的机遇在哪里

  对于银行而言,目前在零售端的业务渠道更多的还是以线下为主,一方面银行业务缺乏更多的线上和互联网平台来进行推广和场景化的植入,虽然目前也有像招行的“闪电贷”依托手机银行进行业务开拓的,但是更多客户依然习惯于传统的网点审核和以网点为服务中心的银行业务模式。这也是银行在这次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中始终赶不上第一波浪潮的原因之一。除了对互联网思维理解比较后知后觉之外,更为主要的是银行的客户和业务逻辑互联网化的程度还有待提高,虽然目前很多银行的业务电子化程度很高,但是这部分用户和纯互联网化的支付、理财、信贷的用户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

  此前银行已经在线上的零售端失去了自身的先发优势,被很多第三方支付公司成功接入了电商交易和信息资讯平台,所以你会发现这一轮互联网金融平台很多都是以第三方支付作为底层的基础架构的,而且有主要支付媒介的几个公司都在电商金融化这个互联网金融的方向上取得了不错的突破。

  所以,银行的机遇在于怎么利用这一次监管的正向性,来完善银行的支付渠道和用户体验服务,包括网银支付、手机银行支付、NFC支付、快捷绑卡支付,以及将更多银行的支付渠道扩展进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一些环节和流程之中。

  支付核心:走入场景化

  银行如何利用这一轮机遇来完善自身的渠道服务,实现互联网化的转型呢?

  其实,从银行业的发展来看,渠道将显得十分重要,目前线下客户线上迁徙的趋势十分明显,未来的银行业务运营和管理模式很有可能就是强大的后台支撑+简单的中台管理和多渠道的前台入口模式,而且这个前台的入口更多的是互联网化的入口,目前的网点服务模式只是入口的一小部分,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重要性会慢慢缩减。

  在这种趋势下,银行要尽量避免被后台化,而这里最为重要的就是银行掌握渠道的入口,而支付作为未来核心的媒介渠道,必然成为各大银行、支付公司争夺的焦点。此前银行在B端和对公的支付上具备绝对的优势,并且打通了一部分供应链服务的支付环节,但是在大众化C端的支付媒介上始终难以获得更大的突破,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支付还没有走入具体的场景。

  因此,在目前消费金融和C端支付市场日益扩围的情况下,银行应该思考如何去走入支付的场景化,而不是仅仅成为支付渠道的资金来源。对此,笔者建议各银行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将本行的支付类和渠道类产品整合,推出与具体消费场景匹配的支付服务。例如在超市、酒店和咖啡吧等推广自身的手机银行或者是快捷绑卡服务,当然这种属于传统的营销推广服务,后续还可以通过NFC支付和其他方式来加强银行在C端的支付布局。目前银行和银联、手机NFC支付上还在做进一步的标准与流程沟通,如果NFC支付能够顺利普及,将成为银行进入场景化支付的一种很好的手段,或许将为银行在细分场景领域的支付市场带来更多的积极因素。

  其次,利用现有的互联网交易平台,做偏向于C端的场景培育。很多银行都有积分商城,或者自建的一些电商类平台,以及和地方垂直类网站合作的开卡和绑卡服务,银行可以继续推广这种地方平台的支付接入模式,特别是对于很多中小银行而言,通过支付可以熟悉当地的资源和市场,并进一步提高银行账户的C端活跃性。

  最后,银行可以和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提供安全的、监管可以核准的账户存管服务。虽然目前很多融资类平台的账户是存管在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系数较高,但是银行如若想要嵌入场景,就不能只做消费端,也要做投融资端。即将来临的利率市场化,也迫使银行不得不去尝试更多的风险化业务,获取一定程度上的风险收益,以提高综合化的市场竞争能力。

  不管怎么说,央行这次再次下发关于非银支付机构的管理意见稿征求意见,或许是银行业介入细分场景,担起互联网金融账户安全这个责任的一次机遇。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