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29日 13:49 《当代金融家》 

  文/连 平

  201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0%,环比增长1.7%。虽然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比去年显著下降(下降0.4个百分点),但二季度呈现缓中企稳态势,6月份部分经济指标有好转迹象。因此,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有望好于上半年,经济运行将缓中趋稳。

  2015~2016年很可能开启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新时期。从短期看,尽管增长仍存在两大不确定性因素,即房地产市场成交回暖能否持续以及能否在年内带动房地产投资回升;发行地方政府债务、债务置换和推广PPP项目能否解决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问题。但按照销售复苏对前端开发环节的带动节奏,房地产投资有望在三季度企稳,四季度小幅回升。而地方政府债务和预算管理体制的逐步理顺和债务置换的顺利推进,加上近期一大批项目的推出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基建投资增速下半年将明显加快步伐。

  从中长期看,四大红利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当前已经展开的全面深化改革,将通过资源效率提升、技术进步动能释放和人力资本质量提升,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创造巨大的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通过城镇一体化带来新的人口红利。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和自贸区建设,不断拓展新的外部空间,盘活部分过剩产能,实现对全球资源的更有效利用,进一步获得全球化红利。因此可以预见,2020年前,我国经济有能力保持7%~8%区间的增长,实现持续平稳的中高速增长。

  随着积极因素的逐渐积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有调控空间。上半年以来,国家已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向宽松调整,帮助实体经济企稳回升。前期货币政策向松调整的效应将在下半年集中得到体现。而目前制约政策效果发挥的主要障碍是短期货币市场利率难以传导到长期融资利率,长期融资供给不足。因此,下半年进一步大幅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政策操作将从之前的普调为主、定向为辅,转变为定向为主、普调为辅。

  在基准利率已降至历史最低、贷款利率已经开始明显下行、美联储下半年可能加息的情况下,加之降息可能刺激房价进一步上涨,预计下半年基准利率再次下调的空间较小。考虑到M2增速距目标值尚有差距,仍有普遍降准的压力。

  但下半年外汇占款情况略好,资本流出压力缓解,总体流动性较为充裕,加上存贷比监管调整的效应发挥,准备金率不会大幅下调,可能会有1~2次、每次0.5个百分点的调低。PSL、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等措施将会继续实施实施,以进一步加强有针对性的调节。

  下半年存款利率上限存在彻底放开的机会;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加快,个人对外投资有望取得突破;除存贷比取消外,放开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允许综合经营、放松分支机构准入限制等也是《商业银行法》修改中值得关注的重要方面。

  (作者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本文刊载于《当代金融家》杂志2015年第8期)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