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9日 14:56 《金融博览财富》 

  策划/ 吕晶晶

  18世纪,有一位名叫摩莱里的思想家说过:“我在世界上认识到的唯一的罪过是贪婪;其他的一切罪过,不管叫什么名字,都无非是这种罪过的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表现。”

  这段话虽已时隔200 多年,但依然闪烁着光芒。它对于所有骗人者和被骗者,都有教益。

  现如今,只要你每天看报,登录各类新闻网站,就几乎可以看到各种有关金融诈骗的新闻,而且是花样翻新、防不胜防。

  比如:“小伙点击‘银行’短信链接,5000 元被骗子远程打劫。”

  “某咨询公司财务人员因轻信QQ 上‘领导’的汇款指令,向对方提供的账号汇款81 万元后发现被骗。”“著名战地记者唐师曾遇电信诈骗,被盗刷6000 余元。”

  ……

  接着再看一组统计数据,更是触目惊心。仅2013 年一年,我国通过电信手段进行的金融诈骗案件发案30 万余起,群众损失100 多亿元。

  2014 年非法集资案件的数量、涉案金额、参与集资人数都大幅上升,同比增长都在2 倍左右,均已经达到历史峰值。2015 年1-4 月,平均每月就有超过50 家P2P 平台出问题,其中跑路或者诈骗的占比最高。

  假冒10086 网银大盗制作的钓鱼网站,从2014 年7 月的600 余个增长到12 月的3100 余个,半年时间增长5 倍之多。

  ……

  毋庸置疑,金融诈骗已悄然渗透进了我们金融生活的各个角落。

  诚然,通过身边发生或者各路媒体的生动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每一起诈骗事件的始末,看到骗子们的丑陋嘴脸和险恶用心,但更多的是看到受骗者的悲哀,既哀其不幸,也怒其不争。

  仔细研读案例后,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人上当受骗的原因基本相同:幻想着用手中的钱换取尽可能多的收益,幻想着“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恰好砸中自己!骗子们正是利用这种贪婪心理,如造梦师一般编造了一个个美丽的梦境。

  然而,黄粱美梦也好,南柯一梦也罢,终究都逃不过人去楼空、钱财散尽的遭遇。

  我们此时在这里讨论的金融诈骗,更多地类似于涉众型经济犯罪,即指那些涉及不特定群体、被害者人数众多的金融欺诈类的经济犯罪行为。这一类的金融诈骗与我们每个人的金融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避免和防止这种诈骗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必须从心理和知识上“武装”好自己,譬如说,克服“贪婪”心理,譬如说,多学些防诈骗的技巧,再譬如说,留意媒体报道的诈骗案例,对各种骗局了然于心……甚至说,即使偶尔招架不住,陷入了诈骗圈套,也要知道如何寻求法律维权!

  当然,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更希望相关的金融监管能够跟上,法律能够更加健全,让行骗者得到震慑,以儆效尤;让受骗者得到保护,聊以慰藉。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