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8日 17:53 《当代金融家》 

  文/徐秀军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国家利益往往成为政治家们优先考虑的目标。在加入亚投行问题上的分歧,归根结底,所反映出来的是西方国家不同的利益考量。而引起这种利益的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源于近年来西方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日益突出。

  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欢迎所有有兴趣的国家加入。2014年10月24日,21个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成为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并在北京正式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为“亚投行”)。此后,亚投行收到了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36个国家陆续加入申请,并使意向创始成员国达到57个。

  面对亚投行,西方国家现裂痕

  自新西兰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并于2015年1月4日成为亚投行第24个意向创始成员国,成为首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国家”后,2015年3月12日,英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并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欧洲国家,也是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随后,法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纷纷以意向创始成员国身份申请加入亚投行。截至4月底,在5个联合国[微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有4个国家、七国集团(G7)中有4个国家、28个欧盟成员中有14个国家、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中有14个国家已成为意向创始成员国;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中,西方国家占据16席(见表1)。而美国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则选择远离亚投行。

  由此,在是否加入亚投行的问题上,西方国家被分成了两派,并且两派之间还心存芥蒂。对于英国等盟友申请加入亚投行,美国曾公开表示质疑和谴责。早在3月12日,英国宣布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美国官方在第一时间对英国的做法提出批评,美国政府官员抱怨英方作此决定几乎未与美国磋商,并不是一种“好”的方式。另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对于英国在亚投行问题上“迁就”中国,美国认为其没有征询美国意见,并对英国对中国的“迁就”表示担忧,评价英国的决定不是一种理智的方式。另据报道,日本财务省高官对于英国加入亚投行,也予以严厉斥责。但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并不认为英国的决定有错,并表示:“在亚投行的成立阶段就加入该行,会为英国和亚洲创造共同投资和增长的举世无双的机遇。”美国一直劝说的澳大利亚也宣布加入亚投行。一些西方国家不顾美日等国的劝导陆续申请加入亚投行,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原来对亚投行都保持缄默的西方国家不再是铁板一块。

  西方国家政策分歧由来已久

  在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中,主要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这不仅是因为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在欧洲具有重要影响,更是因为它再次引起人们对发达国家政策协调能力的质疑。就在英国作出申请加入亚投行前,七国集团还在讨论如何应对新成立的亚投行。很显然,这些讨论只能是无果而终。

  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上,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分歧日盛,其中欧洲和日本非常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美国货币政策调整方向背道而驰即可见一斑。2014年10月29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停止继续购买长期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这表明自2008年11月以来美国推出的非常规数量宽松货币政策(QE)至此结束。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得以逐步巩固,失业率的持续降低,关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也不断增强。尽管美联储已经启动退出数量宽松政策,并可能在2015年进入升息通道,但欧元区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却继续实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扩张性货币政策。2014年6月和9月,欧洲央行[微博](ECB)两次宣布下调利率。2015年4月15日,欧洲央行宣布仍维持0.05%的基准利率和-0.2%的银行隔夜存款利率,均为历史最低水平。同时,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欧洲央行将持续实行此前推出了规模超过1万亿欧元的量化宽松计划,直到通胀可持续地回升至目标水平。2014年10月31日,日本央行也宣布进一步扩大此前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将基础货币的增加规模从每年的60万~70万亿日元扩大到约80万亿日元,将国债购买规模从每年的50万亿日元扩大到80万亿日元,同时将增持国债的最长期限从7年延至10年。

  在对外经济政策的协调上,主要发达经济体也难以达成一致。这可以从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的态度和执行力度上反映出来。2014年3月以来,美欧等主要西方国家启动了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行动,制裁手段涵盖了限制贸易往来、特定物资禁运、禁止人员入境以及金融资产冻结等多个方面。但自制裁伊始,美欧即表现出明显分歧,美国主张加大制裁力度,而英国、法国、德国等与俄罗斯贸易关系较为紧密的欧洲国家对全面制裁措施则持谨慎态度。随着制裁的不断升级,分歧也变得更加显著。这主要表现在美国积极主动加大制裁而欧洲却显得十分迟疑。与美国不同,欧盟国家都与俄罗斯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制裁俄罗斯的同时自身经济也将遭受巨大损失。据测算,仅2014年7月欧盟成员国达成的制裁措施实施后,将导致欧盟当年因此而损失400亿欧元,下一年还将因此损失500亿欧元。欧洲内部也为此展开内斗。英国政府曾全面叫停对俄罗斯的军事出口,但根据英国议会报告,在涉及对俄出口的285个许可证上,实际只有34个被暂停或取消,许多禁运物品仍可以合法地获准输入俄罗斯。对此,法国批评英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西方国家利益分化渐行渐远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国家利益往往成为政治家们优先考虑的目标。在加入亚投行问题上的分歧,归根结底,所反映出来的是西方国家不同的利益考量。而引起这种利益的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源于近年来西方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日益突出。总体来看,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不均衡态势主要表现在:美国经济强势回归,资本和产业逐步“回流”,内生增长机制较为完善,对外部需求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欧元区结构改革效应的释放依然缓慢,欧元区经济复苏动能减弱,日本“安倍经济学”效能减退,经济增长缺乏需求强劲的外部市场支持。

  具体来说,在经济增长上,美国表现突出,而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增长表现却令人堪忧。2015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微博])《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4%,较2013年提高0.2个百分点,预计2015年将达到3.1%;欧元区经济则在低速徘徊,2013年经济增长为-0.5%,2014年有所提升,但也只达到0.9%的增长水平;2014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0.1%,较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在欧洲内部,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表现也各不相同,意大利经济甚至连续三年维持负增长。在就业方面,日本、德国失业率较低,而法国和意大利却仍保持在10%以上。此外,在通胀率、公共债务水平、经常账户状况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大差异(见表2)。

  由于西方国家内部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各国的利益需求也随之出现分化,并且在重塑世界经济秩序方面的立场也不尽相同。相比美国,当前欧洲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要大得多,对外经济政策的目标首当其冲是要为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投资机会,促进经济增长。正如奥斯本所言,“在亚投行的成立阶段就加入该行,会为英国和亚洲创造共同投资和增长的难得机遇。”从全球视角来看,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存在诸多弊病,而改革进展十分缓慢,业已达成的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因为美国的阻挠而无法落实。一些发达国家的利益诉求也因此得不到满足,寻找替代方案便成为努力的方向之一。对于一些秉持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西方国家来说,支持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亚投行,在一定意义上是对这一努力所采取的切实行动。

  (徐秀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研究员,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新兴经济体与全球治理、亚太区域合作;主持诸多项目,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及我国对策研究”等。本文刊载于《当代金融家》杂志2015年第5期)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