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明
很多学者都认为,日本经济发展和后来陷入泡沫都是日元过度升值惹的祸。但是,为什么日元升值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有没有恰当的理论可以解释呢?为何同为广场协议参与方的西德,马克的国际化和升值却没有产生与日本一样的问题呢?这值得人们深思!
美国充分利用了日本政府骄傲自大的心理,以日元的国际化为诱饵,利用广场协议、卢浮宫协议诱导日元升值,待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再次推出了强势美元政策,日元贬值使日本经济把握不住国际方向,疲于应付。相比20世纪80年代,日元的国际化水平目前下降了很多。
日元国际化进程:迅猛与隐患
大多数人都把日元国际化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起步、70~80年代的发展和90年代的衰落,也有人将90年代看作发展。许多学者把日元的国际化与德国马克的国际化进行比较,试图寻找货币国际化的规律,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建议。事实上,可以将日元国际化分为四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的起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经济迅速复苏。1955年后的十几年间,日本的的经济保持着年均10%的发展,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迅速增长。日本对以外汇储备购买美国资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但是当时的美元却一直贬值,这使得日本开始考虑通过日元国际化的方式来避免汇率的风险。随着1958年底西欧各国陆续恢复了货币的可兑换性,日本也于1960年7月设立非居民日元存款自由结算制度,实现了日元的可兑换性,开启了日元国际化之路。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第二次石油危机冲击西方国家,美、英、德、法、意等国均引发了经济危机,而日本采取了有力防范措施成功地避免了危机的冲击,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出口繁荣,为谋求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金融大国的地位,日本政府加快了日元国际化进程。同时,美国政府将日本的巨额贸易顺差归结于其市场的封闭与日元低估,因此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不得不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并将日元国际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目标正式提出。日元的大幅升值促进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日元国际化进程有了较大的发展。至1990年,日本对外贸易中以日元作为结算货币的出口和进口额比重分别达到了37.5%和14.6%。日元的国际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稳步上升。
──泡沫破裂后的停滞
20世纪90年代,日本国内危机以及日元币值的大幅波动阻碍了日元国际化的进程。由于担心日元的国际化会对国内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改革滞后,为日元国际化陷入困境埋下了隐患。随着日元升值导致的日本巨大的股市、楼市泡沫破灭,日本经济一蹶不振。1995年日元在世界储备货币中的占比为6.78%,仅为美元份额的1/10以及德国马克的1/3,但这已经是近20年来日元占全球储备货币的历史峰值。此后,这一比例持续下降,最终一直徘徊在3%左右。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再启程
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日本立即设立了“亚洲金融资本市场专门部会”,针对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日本认识到,在美元霸权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日元想直接挑战美元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日本试图通过“日元亚洲化”来实现“日元国际化”。一方面,日本实行了金融大爆炸(BIG BANG)改革方案。20世纪80年代,日本当局就开始了金融体制改革,但是由于其改革主要集中在利率自由化以及放宽金融机构业种限制两个方面,资本市场和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另一方面,日元模仿马克通过欧元成功国际化的经验,启动了亚洲化战略。
美国“绞杀”日元国际化:美元大逆转
日元国际化的失误使日本经济遭受了重大挫折。但是,有三个方面的要素不能被忽略:美国的操纵、日本的大心思和小心思。先看美国如何操纵日元的国际化。
──美国压力下的日元国际化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为“滞胀”所困扰。当时的里根政府实施供应学派减税计划刺激经济,同时美国中央银行通过高利率政策压低货币供应,抑制通货膨胀。
日、美、德等发达工业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运行绩效的差异,特别是美元的高利率政策,大量吸引了外资流入美国,促使美元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值。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美元汇率平均升值72%,美元高汇率实际上已经潜藏着较高的投机泡沫。美元汇率升值、高额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使美国国内就业压力增大,国民不满情绪滋长,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上升。当时美国国内主导性意见认为,问题主要出在日本和西德,美国政府应当促使国际社会加强汇率协调,使美元对日元等非美元货币适度贬值。
──广场协议:集体干预
1985年时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日本资本疯狂扩张的脚步,令美国人惊呼“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G5)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因协议在纽约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
按照“广场协议”约定,G5国家要通过加强国际间汇率“协作干预”,在两年半的时间内,促使美元对日元汇率由当时1美元兑换237日元升至1美元兑换120日元。在美国政府强硬态度的暗示下,美元对日元继续大幅度下跌。
──卢浮宫协议:加速日元低迷
在广场协议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不仅没有缩少,反而继续恶化。在美国主导下,为了稳定国际外汇市场,阻止美元汇率过多过快下滑,通过国际协调解决发达国家面临的政策难题,1987年2月,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七大工业国(简称G7)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巴黎卢浮宫达成协议,一致同意G7国家要在国内宏观政策和外汇市场干预两方面加强“紧密协调合作”,以阻止当时的美元币值下滑,保持美元汇率的基本稳定,解决美元过度贬值对世界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次的协议就被称为“卢浮宫协议”。之后,日元对美元出现短暂性的大幅度贬值。卢浮宫协议后,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在近两年多的时间里保持基本稳定,没有发生太大动荡。泡沫经济不断膨胀,日本政府逐渐感受到了压力。日本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1990年跌至7.4%,1991年跌至2.3%。由于过急过快的信贷紧缩,日本泡沫经济1991年开始崩溃,从此陷入了持续不景气的低迷状态。
──美国强势美元政策,美元大逆转
汇率的生杀予夺大权掌握在美国手里,日本政府基本上是动辄得咎。1995年4月,西方七国就“汇率变动有秩序反转”问题达成一致,市场终于出现美元反转的动向。7月,日、美两国几乎同时降低市场利率,并对外汇市场进行协调干预,美国政策当局明确提出阻止美元贬值。8月初,日美联合进行干预,接着,日、美、德三国联合干预。9月,日本银行调低法定利率,达到创纪录的0.5%的水平,确定了日元贬值的走向,同时企图通过高度放松金融管制改善金融体系。日元汇率8月初达到90日元,8月末回到100日元以上。1996年4月,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日美一致同意保持在108日元,但据传欧洲主张美元进一步升值。7月初为110日元,年末为115日元,1997年2月达120日元,日元贬值牵动股价下跌,引发了“抛售日本”的担心。1996年美国正式提出强势美元政策,1976年后期抛出日元的外国投资家在年初市场上大量抛售银行股,从而形成了一股明哲保身的抛售日元、抛售日本股票的“抛售日本”风潮。
菊地悠二认为,在美国转向强势美元政策之际,而日本政府忽视日元贬值的弊端,过分追求日元贬值,这是日本政策的失误。
“弄巧成拙”:日本政府日元国际化的小心思
──日元升值前日本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从1971年始,按美元名义汇率所换算的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西德,成为西方七国集团中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于是,美国提出了日、美、德三国共同牵引世界经济的所谓“火车头论”,日本不得不将增长目标定为7%。1977~1978年,日元不断走高,1978年中,日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次突破200日元大关,10月又升到176日元。但后来卡特总统采取了维持美元政策,接着发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日本经济前景不稳,日元再次被抛售。虽然日本金融紧缩取得成功,经济很快恢复增长,但其增长率仍然不足以影响国际公约。因为在经过战后长达20年的高速增长后,受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日本的增长率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开始放慢。
──赶超美国的小心思被利用
货币升值与货币的国际化常常被认为是同一件事,但实际上两者大有差别。如果货币适当升值,当能提升货币的国际化水平;如果货币过度升值,不但不能提升货币的国际化水平,还将伤害货币的国际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这种认识,尤其是当被虚荣心和小心思所控制的时候,大多数国家往往不会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时也身不由己,难以自拔了。
日元的国际化就面临着这样的陷阱,其国际化遭受了日元过度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其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说不上成功,而且还使其经济陷入了长期的通缩,巨大的金融泡沫破裂还导致了巨额的不良资产。客观地说,美国强迫日元升值是实,提升日元国际化水平是虚。而日本提升日元国际化水平是实,日元大幅升值有其目的,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处于美国政府占领的背景下出现的悲情心理,以及赶超美国的虚荣心。这种虚荣心不仅仅是日本政府,而且是日本全体国民的。
“一败涂地”:日本政府日元国际化的大心思
──日元国际化最终目标是挑战美元霸权
汇率是开放经济体系下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在开放经济体系下,汇率发挥着封闭经济体系下货币和价格更为复杂的作用,成为一国经济金融发展的支点和杠杆,而国际货币体系则成为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支点和杠杆。
日本经过战前的金本位制的实践,以及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践,应该已经充分认识到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性,尤其是以美元霸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性。事实上,无论是金本位制还是美元本位制,全球货币体系是全球经济金融运行的基础。货币核心国是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中被忽略的自变量,但其实具有霸权地位。日本要超越美国,日元必须国际化并最终超越美元的国际地位,或者至少与美元平起平坐。这是日本政府促进日元国际化的大心思。
──日本未能处理好日元国际化和日元升值的关系
有专家认为,日本经济进入十多年低迷期的罪魁祸首就是“广场协议”。但也有专家认为,日元大幅升值为日本企业走向世界、在海外进行大规模扩张提供了良机,也促进了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最终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不应该全部归罪于日元升值。有分析指出,广场协议后,受日元升值影响,日本出口竞争力备受打击,经济一蹶不振了十几年。甚至在经济学界,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广场协议是美国为整垮日本而布下的一个惊天大阴谋。
而日元国际化被毁于两个方面:一是日元的过度升值,日元的借贷使借款国或机构在汇率损失过大。从1985年到1995年,日元相对于美元升值了3倍,也就是说借款者除了要偿还看似不高的利息外,还必须以3倍的美元来偿还日元的借款。二是在美元本位制下美国对日本日元国际化的制约。从本质上讲,日本目前还有美国驻军,在很多重大政治经济决策方面还仰美国鼻息。日元的过度升值是美国政府坚持的结果,日本金融泡沫的破裂,也并非美国所不乐见。因此,不是日本缺乏国际化的战略,而是其国际化战略被毁于美国的干扰和自身的狂妄。
(作者为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经济学博士。本文刊载于《当代金融家》杂志2015年第5期)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