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字银行]对于市场而言,P2P出问题似乎不成为新问题了,已经成为一种伴随着这个行业野蛮式发展的“常态”。

  近期,在广州的P2P圈,成立时间较早的通融易贷出现提现困难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而其法人代表、CEO赖宗琰接受笔者采访,复盘过去三年来的经历经过昨日南方都市报以及微信订阅号君子i财的报道后,引发了市场的极大关注,笔者收到了来自业内、投资者的诸多反馈。原因有二:一是,通融易贷包括风控漏洞、资金池、期限错配等问题,在行业内极为普遍,反映了行业内长期存在的共性问题;二是,通融易贷相关负责人在总结自己过去三年的创业经历时,其对于行业的判断是,P2P是个泥潭,未来90%的民营平台会活不下去。包括P2P、小贷在内的民间借贷行业受到经济周期和银行紧缩信贷的影响而难以为继等观点引发了行业极大市场反应--有人找到共鸣,有人不同意。

  反映在通融易贷的问题具有行业普遍性。自今年5月份以来笔者一直在跟踪通融易贷的流动性问题,通融易贷出现今天的局面,主要有几大原因:

  第一,采用资金池模式,资金错配,容易引发流动性问题。资金池一直是行业最敏感的问题,尽管监管最初划出的几条红线中,资金池被明令禁止,尽管大多数平台均对外宣传不涉及资金池,但实际运营过程中,平台对于资金池具有较大的冲动。笔者认为,问题在于目前中国大多数P2P平台的盈利模式不在于收取信息中介费用,而在于赚取丰厚的中间利差。这种模式类似于银行,需要对资金提出更高的要求,如银行有存贷比、巴塞尔条例等监管要求,不是P2P能做到的。

  二是,风控能力不足。在经济周期下行的阶段,信用风险加剧,对于P2P的风控形成较大考验,而银行信贷的收紧,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包括P2P等在内的民间借贷市场风险。而在中国,P2P行业的刚兑问题一直难以打破,平台需要直接承受不良贷款带来的兑付,一旦需要兑付额度超过平台所能承受的范围,极容易遭遇流动性问题。事实上,据笔者了解,当前不少平台的风控问题,并非在能力上没法做好,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同于小贷公司,P2P由于需要满足投资端的需求,具有追求规模的冲动。

  在报道出街后,笔者收到了很多投资者反馈。有投资者认为,行业普遍问题并不代表通融易贷可以这么做。笔者赞同类似的看法。但问题在于,要让行业规范不可能单纯靠平台自律,而应该让行业有法可依。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P2P行业一直处于“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机构监管”的“三无”状态,使得P2P行业像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四处狂奔当中也遇到了不少磕磕碰碰。

  被业界视为互联网金融“基本法”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近期出台,确定了行业规范的监管框架。“基本法”出台后,业内有声音认为,P2P将出现洗牌,大多数P2P将被法规清洗出去。而通融易贷相关负责人也以自己过去几年的行业经历发出感慨“未来90%的民营平台会活不下去”。

  笔者认为,P2P不仅草根创业期已经过去,而且到了“拼命”时代,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入的行业了。这个行业哪些公司能存活下去?笔者认为,首先,存活下来的平台,无论是刚设立的还是已经运营了一段时间的,必须是没有资金池模式,不存在自己错配,一旦前期已经违规经营,恐怕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监管一旦正式来到,这类公司就活不下去了;二是,必须依靠大的资本,如银行系、国资背景,这类企业在行业竞争加大的情况下,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资金,同时具有更优质的项目来源;三是必须具有过硬风控能力,在当前刚兑无法打破的行业背景下,没有过硬的风控能力,不良将拖垮公司。

  当然对于投资人,在投资高收益的项目时,必须记住,你需要承受同样高的风险。每一次平台出事,都是对投资人的一次教育。

  南都经济评论员 陈颖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