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0日 10:37 中国金融杂志 

  牛锡明

  当前,我国经济金融步入新常态,经济转型升级对金融机构功能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商业银行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深入贯彻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推动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

  银行创新转型面临的外部环境

  当前,我国无论是在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是政策调整的空间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潜力。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仍相对较低,2014年人均GDP为7485美元,世界排名第80位。接下来只要把握好内涵式发展的正确方向,通过持续推动改革,实现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由资本积累到全要素生产率的成功转换,未来十年内潜在经济增速仍能保持在中高速水平上,并成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城镇化和工业化仍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通过促进重工业与轻工业协调发展,将实现由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转移以及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的融合。据估算,未来十年间我国将有2.48亿到4.96亿农民进入城市,十年间每年“市民化”约2480万到4960万农村人口。以工业化为基础促进城镇化特别是中小城市的更快速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城镇的产业聚集功能,进而带动包括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消费,以及基础设施、学校、医院等方面的投资。

  人力资本的逐步提升也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人均人力资本还相对较低,未来提升潜力巨大。根据有关研究,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开发和应用优化程度在124个国家中排名64位,与排名靠前的芬兰、挪威和瑞士等国尚有较大差距。未来我国可在扩大职业培训、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进一步投入资源,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来部分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

  政府财政公共领域投资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未来公共领域财政投资将逐渐退出市场竞争领域,同时将围绕打造服务型政府、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助力经济发展。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铁路、机场、地铁、公路、港口、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的公共投资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创新型经济将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多层次融资体系不断健全,能够为打造创新型经济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政府在简政放权、加强人才引进、提供财政支持等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进一步优化了创业创新制度环境。移动互联网、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持续进步,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持。

  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还有较大空间。相对于过去凯恩斯主义背景下通过大规模投资拉动需求的调控模式,未来政府可更多地从供给层面深化改革,释放活力。通过推进价格和财税改革,建立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激励机制;形成劳动力和资金的市场化价格,激励企业研发和技术创新。通过提高直接税收比重,改变过去地方政府过度重视规模扩张的局面,推动产业结构转型。通过打破垄断和政府隐形担保机制,形成有效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可见,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换代仍有巨大潜力。从中长期看,宏观经济环境还是比较好的,商业银行创新转型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较大的回旋余地。

  经济转型升级为银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正经历经济增长动力换挡期和结构调整期,经济转型升级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撑。而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要力量,在未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应发挥重要的金融支持作用,仍有新的业务发展机遇。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银行提供海量综合配套服务。从居民层面看,未来新增城市人口将增加住房、医疗、汽车、教育、旅游等投资和消费需求,进而带来大规模的消费信贷需求和房地产开发信贷需求。从企业与产业层面看,城镇化建设将为商业银行发展城镇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提供难得的发展机会。从政府层面看,包括交通、能源、电信等在内的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机场等城市建设将带来大量的融资需求。据估算,若未来十年达到70%的城镇化率,城镇化建设综合资金需求估计将达到三四十万亿元。

  国有企业改革将催生大量综合型金融服务需求。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存量产权多元化和增量产权多元化并举,带动国企并购与重组行为,产生相应的融资需求。国企改制及资产整合在策划期和推进期都离不开专业金融中介服务,无论是地方政府、有国资背景的投资基金公司或者是改制企业,都会在咨询顾问与撮合交易等增值服务方面产生各类不同需求,给商业银行投行顾问类业务提供较多机会。

  产业升级要求银行量身打造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产业升级依托于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融资需求。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企业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可以选择与资本市场合作进行结构化融资,配套咨询和财务顾问服务,培育潜在优质客户。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产业升级通常需要大规模、期限较长的融资支持,商业银行可通过银团贷款或者与开发性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融资业务。拓展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客户也有利于银行优化客户结构,并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延伸金融服务链条。

  中国经济加速“走出去”要求商业银行切实提高跨境跨业服务能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预计到2020年亚洲每年约需要750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企业在信用、融资和避险等方面对商业银行“跟随式”服务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而境内企业海外并购、投资、承建工程及境外公司运营也将为商业银行境外融资和咨询服务带来机会。此外,预计到202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年贸易额将突破8000亿美元,这也将为商业银行开展汇率避险、境内外资产抵押、境外产业链融资及跨境人民币结算等业务带来机会。

  人民币国际化将催生多元化的国际业务和服务需求。人民币国际化将在境外产生大量人民币资金沉淀,包括境外人民币存贷款市场、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外汇交易市场以及衍生品等市场将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商业银行开展境外人民币存贷款、跨境理财、资金托管、资金交易和结算等业务。国际上以人民币计价流通的金融产品、大宗商品不断丰富,而人民币也将逐渐成为一些国家的储备货币,这将增加人民币投资机会,同时推动人民币产品创新。

  金融改革创新必须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

  经济与金融唇齿相依。经济决定金融,金融的产生和深化来自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金融为经济服务,高效运转的金融体系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金融的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应始终辅助、服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如果实体经济不能健康发展,金融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金融改革的根本目的应该是通过完善金融功能,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脱离于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终将成为空中楼阁,抛开经济发展的金融改革则是舍本逐末。

  金融的基本功能大致包括为经济活动提供交易、兑换、结算和保管的基础功能,满足经济投融资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功能,以及为经济活动提供风险分散和规避的扩展功能。上述各项金融功能都是经济发展到不同阶段的产物。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实体经济部门的金融需求主要是围绕货币媒介所进行的支付和结算业务。当经济发展进入大机器生产时代以后,面对工业化进程中的大量资金需求,货币和信用相互融合渗透,投融资业务成为金融的核心功能。到了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贸易和资金跨境流通更加频繁,企业对于风险规避、风险管理以及信息处理等多方面需求增加,金融功能也相应拓展和深化,出现了衍生金融工具,它有助于进行风险管理、降低融资成本和提高流动性,但也具有杠杆性、复杂性和投机性特点,容易导致过度的金融虚拟化和资产泡沫化。

  在金融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经济体中,经济危机不仅仅可能产生于实体经济,还可能源于金融领域自身。从金融机构自身的角度看,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出了问题:一是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责权利不匹配,造成经营管理行为异化、冒进;二是金融机构盲目转型、过度创新,脱离了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宗旨;三是忽略了利润当期性与风险滞后性这一金融活动的重要特点,违背了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就是金融创新脱离实体经济、最终自酿苦果的典型案例。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加速,起初是提高了金融机构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但缺少整体设计和有效管控的金融自由化最终却造成了巨大隐患。一是公司治理畸形。金融机构及其经营管理人员出于不断拓展业务、获取天价薪酬的目的,短期行为特征突出,忽略、隐瞒甚至推销风险,道德风险问题严重。关注风险、关注长期的金融机构,反而有被淘汰的危险,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式的逆向选择。二是金融创新过度。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需求,忽略了基本面风险,各类“衍生的衍生”产品爆炸式增长,风险过度累积、放大,最终导致危机爆发。这充分证明,金融机构必须有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金融创新活动也必须紧紧依附于实体经济,只有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所进行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才具有长久生命力。

  从我国银行业发展历程来看,自改革开放之初设立专业银行,到初步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再到对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银行不断深化改革的原动力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对金融服务功能所提出的新需求。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增长动力换挡期和经济结构再平衡期,经济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推向纵深,经济环境变化对于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金融服务需求。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商业银行要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本原则,通过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深化改革和转型创新的总体思路

  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高效服务实体经济打造强大内部动力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业务转型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只有理顺了内部治理机制和经营机制,商业银行才能够有效提升应对实体经济变化的灵敏度,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导向,灵活进行业务模式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才能够真正贯彻业务转型发展目标,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在前期重组上市的改革红利逐步释放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体制机制不灵活、创新动力和活力不足等问题开始显现,突破自身发展瓶颈、有效服务实体经济首先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就交通银行而言,深化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为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奠定治理基础。充分发挥党委、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作用,探索党委领导核心和现代公司治理有效结合的新途径和新方式。一方面,党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公司治理的基石。要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和统领全局的作用,将国家战略意志与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有机结合,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有效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在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建立相互制衡、授权经营的公司治理机制。在坚持国有控股地位的基础上,适度优化股权结构,董事会在战略管理、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绩效考核、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中要发挥更大作用,并给高管层充分授权、明确经营责任。

  推动内部经营机制改革,充分调动银行经营管理人员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首先,推动用人薪酬机制改革。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目标责任制、契约化管理”。推行全员全产品计价考核,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打破“大锅饭”,激发竞争活力,提升业绩水平。其次,建立发展责任制。完善对经营单位的差异化绩效考核机制,结合市场需要和同业对比下达考核指标。在子公司和事业部利润中心推行市场化聘任制,依市场原则实行聘任、辞聘和解聘。完善总行部门考评机制,提升总行控制风险能力以及办事、审批效率。最后,完善风险管理岗位责任和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推动经营模式转型与创新,更加协同高效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启动交通银行改革,加大总行经营力度,重点建设公司客户、同业客户、个人客户、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五大板块,以及资产负债管理、资金营运管理、绩效考核、用人薪酬考核四大体系。分行管理与经营并重,成为营销的主力军和新的盈利增长点。推动基层经营机构大客户集中营销、网点经营模式转型和全员全产品计价。

  有效推动业务转型创新,以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服务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从宏观战略层面来看,商业银行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业务转型发展,就是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形势来制定银行自身的业务经营战略,通过提升金融服务功能助力经济发展。商业银行要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完备的金融支持,在金融服务功能方面还有待完善和提升。在金融基础功能方面,国内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等战略布局,客观上要求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网络不断向海外延伸,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对银行完善国内支付结算服务提出了新的课题。在金融核心功能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建立更加市场化、更为灵活的投融资机制,加大对小微、“三农”领域以及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同时提升财富管理服务能力,以满足个人和企业财富保值增值的要求,主动参与直接融资体系建设。在金融扩展功能方面,随着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资本账户的渐次开放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在提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同时,也要通过创新衍生金融产品来满足企业和个人对于风险规避、套期保值的金融服务需求。

  从微观经营层面来看,客户和市场的诉求代表了来自实体经济最直接的金融服务需求,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落到实处就是要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导向进行业务模式和金融产品创新,这也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对于公司机构类客户,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将金融服务做深、做透、做精、做细、做综合;对于零售类客户,围绕客户体验提升服务质量,借助互联网工具进行大数据分析,实施精准营销、提升风险定价能力。

  未来一个时期,交通银行将围绕经济转型升级要求和本行“两化一行”(走综合化、国际化道路,建设财富管理特色突出的金融集团)战略,遵循“四条标准”、把握“六个领域”、抓好“八大业态”,推动商业模式、业务经营和产品服务的转型创新工作。遵循“四条标准”,就是要追求低资本消耗、低成本扩张的利润增长,持续提升“两化一行”的利润贡献和跨境跨业跨市场服务能力,力争做互联网金融领先的创新型银行,努力做金融业服务最好的银行。把握“六个领域”,就是要以“两化一行”战略引领转型发展,以“改革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三位一体”支撑转型发展,以“服务提升”助力转型发展,以“表内表外”协同转型发展,以“风险管理”保障转型发展。抓好“八大业态”,即转型发展要突出金融市场(交易型金融)、贸易金融(供应链融资)、国际金融(境内外联动)、消费金融(个人按揭贷款)、财富与资产管理(理财、托管和保险)、投资银行、互联网金融(手机银行)、综合化金融(非银行子公司)八方面的金融业态。

  展望未来,交通银行将继续秉承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深入认识新常态、积极顺应新常态、争取引领新常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交通银行深化改革方案的要求,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努力建设国际领先的现代金融企业,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交通银行董事长

  (责任编辑 贾瑛瑛)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