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让市场做出选择

2015年04月01日 09:38  经济观察网 微博 收藏本文     

  经济观察网 欧阳晓红/文

  这项酝酿了20多年的改革终于拨云见日。在征求意见四个月后,中国《存款保险条例》于2015年3月31日公布,从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事实上,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时间窗口早已打开。这既是市场倒逼的结果,也是监管层利益部门之间的一种平衡。

  无论是政府报告,还是中国高层,不只是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但总是囿于各种原因而搁置。

  从1993年首次于《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基金,至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5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近期央行[微博]宣布两次降息的同时,明确存款利率上浮区间扩大至1.3倍,暗示只差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利率市场化或早于预期。而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的金融保障基础。

  在这纠结的21年里是什么牵制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

  究其原因或在于,中国银行业的坏账拨备远在健康水平以下——条件尚未成熟;以及地方政府、不同监管层关于存款保险监管权、管辖范围、形式的权衡。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必由之路,将带来金融生态趋好的改变与资本市场向善的调整。

  我们已经错过2005年至2008年上半年的最佳推出时机,其时中国经济较为景气,银行不良资产降低,国家财政收入增速较快,若当时建立存保制度成本更低,阻力更小。

  现在呢?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银行业不良形势有所恶化,尽管是否存在银行发生破产倒闭的风险尚待观察。

  银监会发布的2014年度监管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426亿元,较年初增加2506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25%,较年初上升0.25个百分点。但仍在可控范围内,这也为存款保险的实施奠定了一定基础。

  很显然,此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成本非彼时可比,但这不是所谓的改革代价与成本问题,而一种机制安排。中国的银行需要学会“告别”体制优势,“告别”源于初级的存贷利率差之盈利模式。

  让市场说话,让资不抵债的商业银行出局,退出机制亦是金融市场化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已成为深化改革的方向。

  目前全世界有111个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曾经实行计划经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均建立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站在宏观金融改革的角度,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加速背景下,央行最后贷款人的隐性保险是时候走向显性保险了。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再去纠结、左右权衡。于政府于金融机构于个人均如此。

  是的,作为无风险资产的存款终将成为一种事实上的显性担保风险资产;这导致担心存款安全的存款人更愿意去管理质量好的银行;而高净值存款人行为之变,也许会逐步带来中国银行业格局的变化。

  不管怎样,20多年之后,决策层这一次是动真格了。存款保险制度来了,你的存款安全与否需要让市场去回答。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文章关键词: 存款保险银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国安部副部长马建被曝有6名情妇2私生子
  • 体育于大宝补时破门王大雷扑点 国足热身1-1
  • 娱乐曝某歌手耍大牌惹洪导发飙:不换歌换人!
  • 财经二套房利率再现7折:试探政策底线
  • 科技新浪评测室:神州专车APP体验不佳
  • 博客日本赏樱攻略:大阪超震撼美食广告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230斤胖学渣狂甩60斤逆袭成帅哥学霸(图)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刘光宇:救楼市的陷阱 房价短期反弹
  • 徐斌:中国经济今年维稳7%没问题
  • 说钱:现在买股票等于97年在港买房
  • 余丰慧:房贷税新政是救楼市组合重拳
  • 许一力:存款保险是金融体系的真革命
  • 钮文新:房地产需要解决还利于民问题
  • 齐俊杰:房价还能涨到哪里去?
  • 叶檀:个性财政部长围魏救赵
  • 傅蔚冈:取消楼市限购不必遮遮掩掩
  • 朱大鸣:大救市政策发出房价暴涨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