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挑战突显 银行怎样破局

2015年03月20日 17:07  《零售银行》  收藏本文     

  文/张晋才 编辑/刘洋

  近年来银行业迎来了新的挑战——不良猛增、存款分流、净利润增速下滑……面对这样的局面,银行将如何面对变革,而变革后银行将会发生什么改变呢?

  银行业,这个在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中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自身极大发展的同时,也直接助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2014年对银行业来说是挑战重重的一年,不良猛增、存款分流、净利润增速下滑等问题接踵而来,并将成为长期伴随银行业的挑战。

  反过来说,2014年又像银行业的变革元年,习惯了坐收利差的银行将面对更多来自同业机构、证券保险和互联网金融的挑战,还要与利率市场化、同业监管趋紧等大环境抗衡。

  中国经济在告别了GDP两位数增长后,努力保持在GDP增速7.5%左右的“新常态”下,在三期叠加、调结构促转型的大背景下,与实体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银行业也迎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回过神的银行们将如何面对变革,而变革后银行的座次是否会有所变化,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挑战一:直接融资比重逐年下降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突出表现在房地产行业蛰伏、制造业低迷、资源等产能过剩行业迅速衰败、贸易链纷纷断裂等,这些都对银行业资产质量造成极大压力。而金融体系的发展也日趋多元化,直接融资比重逐年增加,银行业不仅要面对“蛋糕做不大”的局面,还要面临“蛋糕分得少”的挑战。

  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较2013年下降5%,企业对融资需求并不旺盛。虽然2014年新增人民币贷款比例较上年有所上升,但考虑到股市回暖、债市持续增长等情况,2015年银行的总体份额增长趋势仍不容乐观。

  挑战二: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

  负债端

  在互联网金融的煽风点火下,金融脱媒进一步加速;在人民银行[微博]的不对称降息的直接影响下,银行负债端成本显著提升。一般存款向理财产品和同业存款转化明显,2014年四季度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低于10%,10月环比还出现负增长。进入2014年以后,相比M2增速的变化,银行存款增速低于M2增速2-3个百分点,这中间的差额很多就是变成同业存款的那部分。

  在存款流失加速、存款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人民银行扩大存款浮动区间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存款争夺战,抬高负债成本。在各行相继把存款利率上浮到顶的情况下,将极大压缩银行业利息收入,个别银行可能会降低净息差15bp,影响净利润增速高达10个百分点。在存款基础最好的四大行都纷纷选择一浮到顶的情况下,其他银行别无选择,不做是死,做起码晚死。2015年争夺存款的战役,刺刀要见红了。

  利率市场化有望在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进一步加速,首当其冲的就是放开存款利率,互联网金融也有风借火势的欲望,进一步增加金融脱媒的速度,这不仅对银行的经营是极大挑战,也会大大提高银行的资金成本。综合考虑金融脱媒、利率上浮等影响,2015年银行负债端成本还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

  资产端

  资质较好企业是银行贷款发放的主要对象,反应资质较好企业融资成本的“AA级企业1年期中票发行利率”,2014年以来并未有明显的上涨,因此即使放开贷款利率的上浮区间,对资质好的企业的贷款利率也难有明显上涨。

  同时,人民银行不对称降息虽然规定贷款利率下降40bp,但实际操作中银行并未足额下降。可以部分反映市场利率变动的贷款基础利率或优惠利率由降息前的5.76%下降至现在的5.51%,下降25bp,低于1年期基准利率40bp降幅,说明银行还是有所保留。2014年年末资产收益承压的趋势还将延续到2015年,资产端收益率或许不会降低,但要提升也很难。

  挑战三:监管趋势两极分化

  同业业务监管

  银行同业业务在2013、2014两年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表外业务一度也成为舆论和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的对象。2014年,监管部门对同业业务进行了反应迅速的围追堵截,曾经一度高收益的同业业务范围越来越窄,想做高收益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上市银行的三季报同业资负大幅收缩,预计针对同业的监管收紧在15年也将持续。

  同业业务监管“堵”的同时,“疏”的道路似乎并不畅通。曾经被银行和市场热切期盼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开展情况也不乐观。对基础资产限制过多,只能发行优质资产,起不到打包收益平衡风险的目的,还要自留5%证券。更要命的是,监管机构对信贷资产证券化态度非常保守,审批环节多、交叉审批、审批态度不明确都制约了银行发行的积极性。另外,信贷资产证券化本应探索一条拓宽交易所债券发行的渠道,但人民银行对此似乎十分谨慎,所以就出现了平安银行资产证券化项目被叫停的一幕。各行难以用足试点额度不说,初期的热情似乎也快消磨殆尽了。

  在没有出口的同时,银行似乎也只能联络信托等机构,积极寻找资产出表、规避监管的新途径。“猫鼠大战”会在2015年进一步升级么?

  传统业务监管

  在同业业务监管收紧的同时,针对存贷传统业务的监管有放松的趋势。人民银行将同业存贷款纳入一般存贷款口径,存款准备金初步定为零,这一政策将会降低大多数银行的贷存比考核压力,增加存款调节能力以应对存款偏离度指标考核,还有可能通过进一步调整合意贷款口径放松对贷款方面的限制,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先做到经营市场化。这些放松监管的举措在银行稳定传统业务经营、提升利息收入方面都有所帮助。

  金融混业监管

  从大趋势来看,放松对金融混业经营的管制是世界的趋势,中国也将跟随趋势。深度结合的银行、证券、保险将进一步加强银行的竞争力和一站式金融服务的能力,也有利于提升盈利水平。但混业监管的放松也可能让银行失去一部分市场份额。证券、货币基金、p2p、支付机构等虎视眈眈的狼群可能进一步蚕食银行的利润。

  挑战四:资产质量进一步下滑

  受银行股改、央行[微博]放水、剥离不良资产等有利因素的促进,银行业不良资产持续下滑,在2011年达到最低点。但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外需减少、产能过剩行业经营恶化等不利因素,银行业不良资产余额也水涨船高,季度环比增速由负转正,不良额、不良率“双降”似乎成为历史,2014年更有加速上升的趋势。

  2014年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进一步增长,环比增速由上季度的7.48%增至10.46%,首破10%。关注类贷款环比增速11.96%,还要高于不良贷款增速。大多数银行不良贷款还没有完全释放,很多银行出于业绩压力还在控制不良数据,不良加速“双升”似乎才刚刚开始,2015年更加不容乐观。

  2014年长久以来作为储存利润平滑业绩的拨备覆盖率在2014年下降26.15个百分点,个别银行将会在年终逼近150%的监管红线。作为结果,直接反应当期利润的贷款损失准备则上升了1272亿元。在不良率还将持续攀升的2015年,还将有更多的银行利润被不良资产吃掉。2014年不良见顶的迹象迟迟没有出现,2015年可能也不会出现。

  挑战五: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一直屡遭诟病的“净息差”虽然不完全是银行业利润丰厚的原因,但也确实是银行业“轻松赚钱”的不二法宝,更是衡量银行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在“四万亿”超级泄洪拉低净息差之后,2012年银行业净息差最高上涨至277个BP,但这一指标随着利润增速下降、不良增速上升,也调头向下,2014年一度低至258BP。虽然2014年下半年有所反弹,但受不对称降息的影响,2015年净息差还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股改后,在倚重信贷扩张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促进下,银行业始终保持净利润增速20%以上的高增长。但2013年起,受大环境的影响,银行业初现疲态,2014年,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降至14%左右,三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更降至10%以下。预计2015年净利润增速将进一步下滑,不排除有负增长的银行出现。

  挑战六:多元化竞争加剧

  银行从诞生之初,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资源,将短期、小额资金集中起来,通过分析进行期限错配产生收益,管理控制风险保证利润。而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各种衍生品将风险进一步分散,多种直接融资渠道也补充了银行的作用,站在他们肩上的互联网金融,不得不说是对传统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威胁。

  互联网金融具备透明度高、参与广泛、中间成本低、支付便捷等的先天优势,随着社会科技进步、民众教育程度提高,必将对金融业产生深远影响。它既能增加直接融资的参与者、也能拓展直接融资的渠道、还能让项目更透明、风险更分散;它还可能进一步改变银行的盈利结构,使银行彻底沦为结算的工具。

  2013年6月上市的余额宝[微博]已经初露锋芒。在此以前,无论是大妈排队哄抢国库券还是股市惊天突破6000点,似乎银行内的存款都不为所动,存款余额增速也一直维持15%以上。可余额宝这个导火线,点燃了银行存款转移的火药桶。2013年6月以后,银行存款增速节节下行,拉存款越来越难成为银行从业者的普遍共识。不仅存款难拉了,而且存款成本升高了,理财产品火爆的背后,是民众不再甘于只拿微薄利息的心。

  此外,互联网分期金融、P2P网贷、股权众筹等新兴模式正快速发展,随时准备分食原属银行的份额。

  改革推进、监管趋紧、经济下行引发的资产质量下行是所有银行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经历这些的银行业似乎要面对自股改以来最困难的一年了。作为与宏观形势关联最紧密的经济部门,银行想独善其身不太现实。但从另一方面想,在暴风雨中还能屹立不倒的,就会变成真正的“万吨巨轮”。到底是大清洗还是大洗牌,到底是全线败退还是有人获益,就看面对市场的反应和贯彻决策的执行力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具备什么条件的银行能逆流而上?

  ? 能在金融脱媒大背景下稳住存款特别是核心存款的;

  ? 适应实际利率走高带来风险不断增加的现实,并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的;

  ? 能根据利率市场化推进程度迅速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

  ? 迎合居民加杠杆意愿从消费贷款公司、互联网公司虎口夺食的;

  ? 能见缝插针积极开展高收益投行、资管、出表业务的;

  ? 能适应混业监管放松整合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

  ? 能应对甚至利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

文章关键词: 零售银行转型转型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福建打下首虎!副省长徐钢被查(图/简历)
  • 体育NBA-哈登50+10火箭胜 湖人负创耻辱纪录
  • 娱乐独家:李银河谈张雨绮出轨称情有可原
  • 财经金锣集团病猪事件部分责任人被抓
  • 科技运营商日赚3.8亿 移动净利为电信联通3倍
  • 博客中日安保对话都谈了些什么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杭州1日现3起学生坠楼 或因压力过大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齐俊杰:股市涨起来 中国事情才好办
  • 傅蔚冈:出租车公司为何干不过个体户
  • 冉学东:美元100点之上舞步并不沉重
  • 刘光宇:房价跌回一年前为何感觉不到
  • 郎咸平:渐进延迟退休怎能让人不纠结
  • 朱大鸣:楼市下跌的七大原因
  • 水皮:两桶油合并是假?股民剁手是真
  • 孔浩:A股从黄金时代走向白银时代
  • 叶檀:人民币贬值将是国际大趋势
  • 水皮:由A股任性涨 3500点是价值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