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个人征信时代来临

2015年03月16日 17:01  《金融博览财富》  收藏本文     

  近期,芝麻信用动作频频。

  1月28日,芝麻信用率先开始在支付宝[微博]钱包APP上开启公测,首推芝麻信用分,直观呈现用户的信用水平。

  1月30日,快的打车宣布将与芝麻信用开展深度合作。还未支付完打车费,就可以先下出租车,只要你有足够的“信用”;坐专车可以先不付押金,根据信用度就可以预支车费。

  2月初,神州租车率先接入刚刚开启公测的芝麻信用,用户只需凭借其支付宝钱包中的芝麻信用分(简称芝麻分),免交押金和免刷预授权就能租车,享受更加便捷的租车体验。

  2月中旬,芝麻信用宣布将在阿里金融云上开放数据接口,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风险评估、反欺诈、贷后策略监控以及异常预警等服务,有效支撑快速授信等新模式。毋庸置疑,中国大数据征信时代已经扑面而来。

  个人征信靠上“大数据”

  1 月5 日,央行[微博]公布个人征信机构首批候选名单,入选的8 家机构在大数据征信方面均有侧重。这里以拥有最多互联网数据的芝麻信用和腾讯征信为例。

  腾讯拥有8 亿Q Q 账户、5 亿多微信账户、3 亿多支付用户,以及QQ 空间、腾讯网、QQ 邮箱、微博等多种服务上聚集的庞大用户,腾讯征信可以通过海量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来预测其风险表现和信用价值,并接入外部的合作方数据,为用户建立基于互联网信息的征信报告。备受关注的首家民营银行前海微众银行在正式营业后,其征信问题就将由腾讯财付通负责,通过大数据解决。阿里巴巴[微博]旗下的芝麻信用则将借助阿里云技术,对3 亿多实名个人、3700多万个企业的数据进行整合,推出芝麻分、芝麻认证、风险名单库、芝麻信用报告、芝麻评级等一系列产品。

  据悉,芝麻信用将综合考虑用户的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人脉关系五个维度的信息,数据来源涵盖信用卡还款、网购、转账、理财、水电煤缴费、租房信息、住址搬迁历史、社交关系等多方面。信用分超过600分的用户,在芝麻信用合作的租车公司、酒店可以享受免押金租车、入住等优惠。

  此外,首批候选的8 家民营公司从事个人征信的基础差异也很大。中诚信征信和鹏元征信已入行十余年,与多家银行、电商建立了合作;前面提到的腾讯征信、芝麻信用,还有拉卡拉、深圳前海征信、华道征信、中智诚征信则属于行业新秀。目前我国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的“正规军”,则是央行征信中心及其下属的上海资信公司。

  尽管成立背景不同、数据来源各异,但在个人征信业务的具体规划上,8 家民营征信公司均不约而同地突出了“大数据”和“互联网征信”。

  征信市场面临变革

  ● 市场竞争加剧

  央行的征信系统目前收录的主要是个人的信贷信息,8.5 亿自然人中只有3 亿人有信贷记录,大部分人由于没有信用卡而没有信用记录。互联网征信正好可以弥补这一市场空白。互联网征信收集信息面宽,完全可以覆盖无法在银行留下信贷记录的学生、工人、农民、个体工商户等群体。伴随着个人征信机构的成立,更多的人可以拥有一份全面的个人征信报告。

  也就是说,芝麻信用、腾讯征信这类基于互联网的征信公司,势必将会成为央行征信体系的有益补充。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互联网公司进入征信市场后,征信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一方面,传统的征信机构将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将会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以及技术的提升向大数据征信靠拢。另一方面,资本逐利性带来的商战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在竞争中保证大众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将是对各家公司未来发展的重大考验。

  ● 信用改变生活

  在互联网时代,数据即是信用,信用即是财富。大数据征信将会把个人的全部社会行为映射到一纸信用报告上,而此信用报告又将影响到信用主体的生活。可以设想,一个人可以凭借信用报告上漂亮的分数而顺利地求职、找对象、贷款买房、出国旅游,也有可能因为信用报告上一个小小的污点而求职无门、贷款被拒、处处碰壁。信用报告将会成为每个社会人的一张“信用身份证”。人们不禁会问,互联网公司出具的信用报告真的“可信”吗?“数据越多,‘噪音’越多,就越容易失真,这是很大的挑战”,一位征信专家如是说。从世界经验看,个人有效征信数据90% 产生在信贷领域,90% 使用也是在信贷领域。对社交数据的信贷应用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很前沿的探索,如何对海量的个人信息去伪存真,真实判断一个人的信用程度,这对互联网公司掌握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 隐私“泄漏”堪忧

  民营机构做个人征信是否会出现隐私泄漏,成为当前最为引人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个人隐私权保护法,对于哪些数据涉及个人隐私权需要保护,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征信业管理条例》仅规定了征信机构不得采集个人收入、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信息等。但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征信公司采集的支付宝转账记录、余额宝[微博]金额、理财通个人资产等信息是否属于个人隐私,如何保护,尚无定论。通过这些信息,互联网征信机构完全可以生成对个人收入、存款情况的大致评估,这些“衍生”信息又该如何保护,也仍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保护信息安全,防范个人隐私泄漏,将成为民营征信机构涉足互联网征信领域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强立法和适度监管

  目前,我国的征信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民营征信机构的加入,将给我国征信市场注入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民营机构做征信,我们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必须在探索中前进。尤其是在当前个人信息保护和相关监管机制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民营征信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如个人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管理、同业竞争、末位淘汰等诸多问题。

  推动征信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我国加快个人征信及个人隐私保护相关立法的步伐。在个人征信发展最成熟的美国,关于个人征信行业的法律有17 部,而我国目前仅有两部相关条例,没有关于个人隐私保护的专门法律。因此,国家应加快《征信业管理条例》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加快个人隐私保护立法进程。监管部门要尽快制订行业性发展规范,防止征信行业无序竞争给个人造成的信息泄漏伤害。

  此外,推动征信市场的健康发展,还需要监管部门对征信市场加强引导和监管。大数据时代对征信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度监管、不过分干预、不阻碍。互联网时代对征信业监管的一个重要原则应当是: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和隐私的前提下,为征信机构采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实现商业与个人利益的平衡。 ■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太原中心支行)

文章关键词: 大数据征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云南副书记仇和被查 曾长期任职江苏
  • 体育中央放大招:中国足球改革详细方案出炉
  • 娱乐小龙女将由成龙接管?律师:看孩子意愿
  • 财经触目惊心 央视315晚会都曝光了谁
  • 科技央视315晚会:三大运营商无一幸免
  • 博客 缅甸招惹中国对自己能有什么好处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浙大毕业生放弃接管千万家业当警察(图)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董少鹏:总理给A股“改革牛”打气
  • 叶檀:养老保险基金入市不是401K
  • 谢逸枫:总理记者会透露房价即将上涨
  • 杨德龙:积极财政政策助推股市反弹
  • 童大焕:哪里楼高就买哪里
  • 宋清辉:中国将发起新一轮改革开放
  • 刘姝威:兼并重组 提高市场集中度
  • 易宪容:打破刚性兑付将造成巨大冲击
  • 苏鑫:创新房地产2015正当时
  • 王福重:消协和打假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