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融资源配置需强化“顶层设计”

2015年03月10日 13:46  《当代金融家》  收藏本文     

  文/雷 友 岳传刚 李 景

  重庆需要利用一些得当的措施与手段来确保金融资源配置模型发挥最佳效能,避免金融一味单纯的趋利性,从而使金融资源配置科学合理、优质高效,为社会提供良好金融服务,实现支持五大功能区建设效能最大化目标。

  ──金融资源配置对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的助推作用研究(下)

  科学设计金融资源配置模型方案的基本思路在于:首先确定金融资源配置的三个关键性目标(信贷资源投放量、银行网点布局、非银行金融机构布局);其次信贷资源投放量与当地GDP建立线性关系,并计算出公式,同时银行网点布局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布局则采取类比法对标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应指标参数来进行推算与配置;然后细分行业计算出重庆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分成三个阶段的各行业GDP目标;最后利用线性回归公式和未来的GDP目标计算出相应年份合理的信贷资源投放量,同时选择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应指标参数推算出重庆五大功能区的银行网点数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数,并计算出的这三个关键性目标(信贷资源投放量,银行网点布局,非银行金融机构布局),以求得金融资源配置最优化达到加快推进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的目的。

  用模型计算得出重庆金融资源配置方案

  ──利用公式计算分析得出重庆五大功能区信贷资源投放方案。我们的主要思路是将市各区总体GDP预计目标数值代入公式得到2015年、2017年、2020年比较科学合理的阶段性信贷资源配置方案。然后再用市各个区域的一些特定第二、三产业发展目标带入公式,对初步配置方案进行调整,从而得到了最终也是最佳的信贷资源配置方案(详见表1)。

  ──用类比模型测算银行网点布局调整目标。专家对我国各省市四种金融密度的对比研究发现:地理金融密度与人口金融密度的跨地区可比性较好,对后来的决策分析比较有参考价值。因此,对金融网点布局的分析主要是靠通过类比法,选取人均GDP与地形地貌与市各大功能区相类似省份的金融密度来计算出市2020年金融网点布局调整目标。

  关于选取对标省份,鉴于全市在2020年的人均GDP目标为8万元,与现在浙江省的人均GDP相仿,且全市多山地的地形地貌特征也与浙江省类似。因此,重庆决定以浙江省的地理金融密度和人口金融密度(分别为6.55和1.93)作为主要参考对象,辅以各大功能区之间在现有金融密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从而得出重庆五大功能区2020年银行网点布局调整规划目标(详见表2)。

  ──测算非银行金融机构网点布局调整目标。算2020年重庆证券网点与上市公司布局调整目标。各地证监局于2013年向属地证券公司下发《关于落实<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监管规定>的通知》,这意味着证券公司新设分支机构的监管开闸。根据历史增速与预测相结合的原则,到2020年重庆的证券网点数预计会达到168家,海内外上市公司数将达到65家。对此,我们测算出重庆五大功能区证券网点与上市公司布局调整目标。

  测算2020年重庆保险网点布局调整目标。根据重庆近三年的保险网点增速情况,我们预计未来7年重庆的财险与寿险网点将保持年均4.05%的增速,从而到2020年达到财险网点749个、寿险网点1018个。对此,我们测算出重庆五大功能区财险与寿险网点布局调整目标。

  测算2020年重庆类金融机构布局调整目标。根据重庆近三年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情况,我们预计未来7年重庆的小额贷款公司数将保持年均11.83%的增速,从而到2020年重庆五大功能区的小额贷款公司将达到479家。对此,我们测算出重庆五大功能区小额贷款公司布局调整目标。

  重庆五大功能区金融资源配置方案的重点实现路径

  重庆五大功能区金融资源配置方案的实现路径依存于六个方面的具体抓手:按区域发展配置信贷资源、按产业目标配置信贷资源、按区域金融密度调整银行网点分布、调整证券网点与上市公司分布、调整保险网点分布和调整类金融机构分布。

  ──按产业目标要求配置信贷资源。核心区的信贷资源配置重点与方向。在都市功能核心区,为了确保该区实现第三产业GDP占比达到90%的战略规划目标,我们认为所对应的贷款资金配置规模应在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3983亿元、4352亿元和4907亿元。主要方式方法在于调整优化投向、投量结构,提升贷款配置质量与效益。贷款资源配置将主要依托解放碑—江北嘴—弹子石中央商务区,瞄准大坪、观音桥、南坪、三峡广场、杨家坪、九宫庙等六大商圈,贷款资源重点投向金融服务、高端商务、精品商贸、中介咨询、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空间优化、风貌改造以及都市旅游业等主要市场领域。

  拓展区的信贷资源配置重点与方向。在都市功能拓展区,为了确保该区布局全市约50%的工业资源战略规划目标,我们认为投入在该区第二产业的贷款资金配置规模应在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1622亿元、2584亿元和4028亿元。贷款资源配置将主要依托两江新区、经开区、高新区、西永综合保税区和大学城的开发,瞄准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级云计算中心和结算中心、国家级研发总部和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贷款资源重点投向内陆服务贸易、保税贸易、跨境融资、航空及临空产业经济、口岸经济、会展经济、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现代通信设备、物联网和现代物流等主要行业产业。

  发展新区的信贷资源配置重点与方向。在城市发展新区,为了确保该区布局全市约40%的工业资源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目标,我们认为投入在该区第二产业的贷款资金配置规模应在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2047亿元、2650亿元和3555亿元。贷款资源配置将主要依托国家级长寿经开区和涪陵工业园区以重化工为主导的综合产业基地,双桥经开区、永川、江津、璧山、大足、荣昌等工业园区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合川、铜梁、潼南工业园区以机械加工、轻纺食品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和城郊特色效益农业基地的发展,贷款资源重点投向石油天然气化工、装备制造、机器人、新型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城市矿产、节能环保等主要产业项目。

  渝东北区的信贷资源配置重点与方向。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主要目标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跨二进三”的产业发展战略,预计渝东北地区第三产业GDP在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1220亿元、1630亿元和2244亿元。因此,我们认为贷款资源配置规模应在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2016亿元、2693亿元、3708亿元。贷款资源配置将主要依托万(州)开(县)云(阳)特色产业板块、梁(平)丰(都)垫(江)忠(县)开(县)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城口、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特色旅游经济带以及环境友好的第三产业,贷款资源重点投向特色资源加工、机械加工、轻纺食品、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商贸物流、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主要市场,努力实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涵养环境双赢效果。

  渝东南区的信贷资源配置重点与方向。在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主要目标也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低位,实施“跨二进三”的产业发展战略,预计渝东南地区的第三产业GDP在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391亿元、524亿元和725亿元。因此,我们认为贷款资源配置规模应在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646亿元、866亿元、1198亿元。贷款资源配置将依托黔江重点开发区、正阳工业园区、武隆、石柱、秀山、酉阳、彭水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发展与保护以及环境友好的第三产业,贷款资源重点投向特色资源加工、清洁能源、页岩气开发及利用、轻纺食品、生物医药和商贸物流、高效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扶贫搬迁等主要市场领域,努力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双赢。

  ──依托金融密度配置银行(含智能化)网点。通过实施全市的银行网点调整方案,到2020年,全市的核心区、拓展区、发展新区、渝东北区和渝东南区的银行网点数将分别达到980家、1620家、2160家、1120家和396家。这样的配置方案在大体上可以保证全市在未来10年中着力发展的拓展区与发展新区的金融密度达到现在沿海发达省份的水平(人口金融密度1.8),而渝东北区与渝东南区的金融密度则可以达到中西部地区的领先水平(人口金融密度1.6),从而可以利用增量指标分配方式平稳调整全市存量金融机构布局,进而提升全市金融服务覆盖面与便利度,尤其是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把握电子化、科技化市场节拍,积极引入互联网金融理念,扩大智能化网点数量,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增加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率,为推动五大功能区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巩固优化核心区银行网点(含智能化)布局。按照调整规划的设计方案,核心区的网点数基本不变。因此,未来的重点在于巩固发展现状,优化网点布局,增强内生动力,提高服务效率。

  最大力度支持拓展区银行网点(含智能化)发展。按照调整规划的设计方案,拓展区将新设1094家网点。因此,未来的重点在于根据区域内发展主流方向,科学合理布局网点,加快网点建设步伐,有效提高建设速度,延伸银行市场领域,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

  大力支持城市发展新区新设银行网点(含智能化)。按照调整规划的设计方案,发展新区也将新设715家网点。对此,未来的重点在于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市场,合理布局规划,加强网点建设,设立社区银行,扩大银行服务范围,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便利度。

  适度发展并调整渝东北、渝东南区银行网点(含智能化)布局。按照调整规划的设计方案,在渝东北区、渝东南区,未来七年的网点数保持适度增加,分别增加至1120个和396个。对此,主要任务仍然是适应人口迁出进程,优化机构布局,提升网点服务效率。

  ──调整证券网点与上市公司分布。通过大力支持证券机构前往渝东北区、渝东南区设立营业网点,并在两翼地区设立上市辅导机构,大力支持一批注册地在渝东北区和渝东南区有潜力的农业、生态业、旅游业企业通过上市直接融资。充分利用好增量调整和重点突破这两个有效手段,到2020年重庆五大功能区的证券网点数占比与上市公司数占比将分别达到38.7%、25.6%、21.4%、10.7%、3.6%和30.8%、29.2%、26.2%、10.8%、3.0%的分布局面。

  ──调整保险网点分布。通过优化保险网点布局,利用增量调整保险新设网点更多地布局在拓展区和发展新区,使2020年重庆五大功能区财险网点与寿险网点的布局比例将分别达到14.7%、28.4%、25.6%、22.3%、8.9%和12.5%、30.2%、28.9%、19.9%、8.5%。这样的布局一方面解决了目前存在的“渝 东北区和渝东南区高、核心区低”问题,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未来人口重要迁入区(都市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保险服务覆盖密度和服务便利度。

  ──调整类金融机构分布。在未来七年调整重庆类金融机构的分布中,主要工作将聚焦于新设小额贷款公司的调整。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到发展新区和渝东北区、渝东南区,使得到2020年重庆五大功能区的小贷公司数占比将达到9.0%、12.1%、37.2%、31.1%和10.6%的局面,解决当前存在的过度“中央聚集”问题,让小额贷款落到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实处。

  确保金融资源配置模型方案发挥最佳效能的政策建议

  金融本身具有三大特性:主观是盈利性;客观性是配置资源;社会性是服务,提供服务产品、服务工具。因此,重庆需要利用一些得当的措施与手段来确保金融资源配置模型发挥最佳效能,避免金融一味单纯的趋利性,从而使金融资源配置科学合理、优质高效,为社会提供良好金融服务,实现支持五大功能区建设效能最大化目标。

  ──通过制订同五大功能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战略发展规划。建议由政府金融办牵头“一行三会”组织银行、证券、保险部门及相关银行,抓紧制订支持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发展总体战略规划以及分区域的子规划,为各个功能区域按照各自定位与优势,突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差异发展,最终实现均衡科学发展。

  ──通过创新财政税收资源分配政策制度改革支持五大功能区加快发展。以改革创新的方式,实现财政支农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优化组合。通过巩固、完善和加强国家财政的惠农政策,科学适当地发挥国家财政支出和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财政支农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良性协调和有效配合,维护和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环境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良性发育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调整存贷比限制政策实现五大功能区金融资源均衡配置。五大功能区之间的存贷比存在很大差异,为了寻求五大功能区的存款、贷款资源均衡配置状态,重庆可以鉴于自身“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独特市情,建议由有关部门出台与五大功能区建设战略目标相一致的相关政策及管理办法,利用经济和行政手段来调节信贷资源,谋求五大功能区金融资源均衡配置。对渝东北、渝东南区,要加大金融资源对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配置。一是可以对农村地区吸收资金再投入涉农贷款适当放宽存贷比限制,吸引农村资金回流农村,支持新农村建设;二是可以尝试放宽涉及生态保护、农业发展方面贷款的机构准入限制,吸引更多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环保及农业发展;三是允许扩大农村“三权”质押的适用范围,增加信贷资源向“三农”领域的投放。

  ──通过建立新型考核激励机制支持五大功能区产业均衡发展。五大功能区的产业布局与金融资源投向存在一定的不同步,尤其是在生态相关产业方面。因此应在重庆金融机构中,确立五大功能区的战略理念,以金融资源支持产业布局调整为重点,细分行业信贷政策,建立健全功能分区考核的长效机制,促进五大功能区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在具体实施上:一是调整金融业战略规划,建立新型考核机制,对各家金融机构支持“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度进行年度评比,由政府列出专项资金奖励对“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支持得力的金融机构。二是可以把环境影响评估作为企业融资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企业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时,应评估其环境友好指数,并且环境友好指数的高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融资成本和融资难易度。三是可以借鉴碳排放交易,以空气排污量、污水排放量等指标设置绿色金融交易市场,促进环境保护行业的发展。

  ──通过改革五大功能区金融密度均衡布局。建议监管部门出台与五大功能区建设战略目标相适应的金融准入办法,促进五大功能区金融密度均衡布局。在都市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以及渝东北、渝东南区,要着力简化开设社区金融网点监管流程,鼓励银行开设社区金融、农村金融网点,尤其是在新建设的居民社区,增强金融服务覆盖面,实现金融服务与社区居民零距离对接。

  (雷友为重庆三峡银行常务副行长,岳传刚为重庆三峡银行董事会办公室负责人,李景为重庆三峡银行总行办公室职员)

文章关键词: 当代金融家银行监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纪委:苏荣家从老到小都有涉腐
  • 体育恒大2-1绝杀升班马 足总杯阿森纳2-1曼联
  • 娱乐前央视名嘴疑涉斗殴 起争执后找高峰帮忙
  • 财经2月份CPI今公布 涨幅或连续两月低于1%
  • 科技Apple Watch国内首发:黄金版最贵12万
  • 博客安倍若出席中国阅兵式将提啥条件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USNews2016全美最佳研究生院排名出炉
  • 鲁政委:可不再喂银行肉 需打开笼子
  • 齐俊杰:赞成取消个税的请举手
  • 刘光宇:房地产仍然是不可割舍的痛
  • 张庭宾:美国疯狂储备石油为那般?
  • 徐斌:悲观与乐观者眼中的中国经济
  • 冉学东:万亿债务置换是银行天大利好
  • 董少鹏: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四大新误解
  • 余丰慧:个税起征应该确定在2万元
  • 金岩石:经济增长合理减速的安全线
  • 叶檀:深港通不能再象征大于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