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揭秘:银行存款失踪多为被骗走

2015年02月05日 07:59  北京商报 微博 收藏本文     
银行员工也成诈骗幕后黑手 银行员工也成诈骗幕后黑手

  储户没有进行任何操作,银行巨额存款却自己玩“失踪”,这类“神秘又奇异”的事件近期频频发生。银监会通过一系列调查取证后,在昨日进行了揭秘,表示所谓“失踪”其实是“被骗”,而幕后黑手包括社会人员诈骗、银行员工诈骗以及内外勾结诈骗。

  存款“失踪”多为被骗走

  近来,银行巨额存款“失踪”成为热门话题,如浙江杭州42位储户放在银行的数千万元存款“被盗”仅剩少许,泸州老窖存在银行的1.5亿元“不知去向”,义乌、南京、湖北等地都出现储户存款“失踪”事件,工行储户千万元存款失踪六年仍无果。

  据了解,在巨额存款密集失踪后,银监会派驻专人进行了调查。昨日银监会对此事件进行揭秘表示,随着ATM机、POS机、网银、手机等支付方式越来越普及,通过银行渠道或冒充银行诈骗成了一些骗子的首选,简言之,众多的事件离不开一个“骗”字。

  银监会表示,如泸州老窑“丢失”1.5亿元银行存款一案,其实就是数名诈骗分子合谋伪造银行印章,编造假存款合作协议,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到公司上门开户,获取公司有关开户所需资料和印模,然后私刻假印章,伪造开户资料,到银行办理开户手续,并使用假印鉴将存款全部转出银行。第二种是银行员工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诈骗,其常见的骗人诱饵是“存款利息高”,如杭州42位储户,主要是中介骗子承诺提供年利率13%的“存款”。最严重的就是银行员工骗取客户存款,如诱骗储户多次输入密码,在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暗中将存款转出。

  在此次调查结果出炉之前,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在存款丢失的案件中,银行自身管理存在问题,同时也有社会诈骗、银行员工内外勾结的行为;同时还有更严重的“假银行事件”,这类完全属于非法设立金融机构。

  银行内部管理不善需赔付

  其实,众多储户更关心的是,一旦银行存款“失踪”,如何才能把钱找回来。对此,工行相关人士表示,对于银行需要承担多少责任,还需要司法来进行裁决。然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储户很难单方面证明银行在存款“失踪”过程中存在过错,所以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下,大部分储户面临维权困局。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部分存款受损的客户已经获得了银行的垫付。如“42名储户存款失踪”案件,相关警方在全力追回赃款维护储户权益,涉案银行也将为受害储户垫付存款。央行[微博]、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此前也表示,银行有义务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商业银行要强化内部督查,不应再发生存款失踪个案。

  但是不少人士更为好奇的是,在一系列的存款失踪案件中,权责究竟该如何划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认为,如果储户自己未妥善保管卡号、密码等信息导致存款丢失,应自行承担责任,除此之外主要责任应由银行承担;如果银行变相“高息揽存”,或银行工作人员与不法分子勾结骗取存款,银行应承担主要责任。

  “如果是社会人员诈骗,银行似乎没有明显过错,但银行也有责任、有义务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如果发生内外勾结诈骗案,有关银行必须对储户的资金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银行为了自己信誉一般会对存款本金和正常利息先行垫付,司法部门也会根据各方所负的责任做出最终裁决,不过存款高息不受保护,而且损失部分本金存在可能;而对于银行员工诈骗,银行会负全责。”银监会表示。

  追偿细则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权责划分逐渐明朗,但是如何来判断谁负多少责任?”不少业内人士仍存疑惑。

  银监会昨日回应了此类疑惑,表示在当前高度自由的金融市场里,任何存款或投资、风险与收益基本上是成正比的。年利率3%、4%的银行存款,由国家承诺兜底(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后,由存款保险公司兜底);年收益率6%、7%的银行理财产品,由银行承诺部分负责;年利率15%的P2P投资,由P2P公司或担保公司承诺担保;年利率20%的企业集资,由集资企业承诺兑现;年利率30%的民间借贷,由借款人承诺还款。

  对于今年会否就此出台更加详细的权责划分,王兆星表示,银监会监管职责主要是维护社会金融安全稳定、维护存款人和消费者权益,但是存款失踪同时也属于社会行为、犯罪行为,需要与公安部门、司法部门相互配合,打击犯罪行为,所以有些不是银监会所能够完全负责的,银监会主要进行调查、核实,协助司法部门。

  “其实不少存款失踪案件发生在小型银行或者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还是因为银行内部存在漏洞、管理不善,所以除了在追偿方面,银行还是应该从自身入手进行规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分析师直言。

  此外,银监会提醒,储户也要保护好自己的账户信息。银行卡账号、密码、信用卡背面的验证码等,都不能轻易透露给别人。在POS机、ATM机上刷卡时要多加留意,拒绝一切非常规设备,注意对方任何小动作。郭田勇同时指出,“我国存款利率并未放开,各银行利率调整不得高出央行制定的利率上限,如果银行承诺的利率比上限高得多,储户应警惕其中有诈骗”。

  北京商报记者 闫瑾/文 张彬/制表

文章关键词: 存款银行银行业银行理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农办:转基因大有前途 中国不能落伍
  • 体育西甲-皇马险胜4分领跑 拜仁传奇主帅逝世
  • 娱乐撒贝宁搂洋妞共度4夜 外籍新欢在华教书
  • 财经央行今起超预期全面降准 利好股市楼市
  • 科技微信封杀支付宝等应用:说好的开放呢?
  • 博客飞行员:复兴航空发动机故障可能性大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向家长寄新年贺卡附成绩单遭吐槽
  • 易宪容:央行降准 人民币会贬值吗
  • 马光远:降准时机不对 但是正确选择
  • 沈建光:降准降息的空间全面打开
  • 陶冬:人民币进入贬值周期
  • 罗毅:降准后大金融板块进入春天里
  • 余丰慧:降准对股市构成重大利好
  • 冉学东:央行选择保利率 考验刚开始
  • 杨玲:降准利好整个股票市场
  • 管清友:降准不会只出现一次
  • 钮文新:贸易逆差意味着人民币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