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大志:商业银行应以开放心态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

2014年12月18日 13:04  中国银行业  收藏本文     

  文/樊大志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在诸多方面与传统商业银行既相互竞争,也蕴藏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银行必须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互联网金融,变被动为主动,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服务能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以第三方支付公司为代表的电商公司不断向金融业渗透,电子商务与金融产业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凭借大数据及电子商务优势,电商公司不断从网络购物、手机支付、供应链服务、资金清算等方面向传统银行业务渗透,逐渐蚕食商业银行服务领地,对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汇业务形成极大的挑战。

  无论从技术上来看、还是从政策上来看,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态与互联网金融新生业态都既存在相互之间的竞争与挤压关系,也蕴藏着巨大的合作与互补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积极面对以第三方支付公司为主体的互联网金融新生业态带来的挑战,同时共同分享互联网技术不断升级所带来的便利,以全面提升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商业银行综合服务能力。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压力与挑战

  首先,互联网金融在客户体验方面对银行形成压力。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和普及化,中小企业、企业家和普通大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有效满足自己的金融服务需求,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全新金融服务体验。而银行则奉行风险防控第一的理念,必须确保客户信息安全、资金安全、交易安全,导致业务流程相对复杂,相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客户体验会明显下降。面对互联网企业极度简化的流程和追求客户极致体验形成的新的用户需求环境,银行业提升客户体验的压力加大。

  其次,互联网金融一定程度弱化了银行的支付中介地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业务,在相当程度上冲击了银行支付中介的主导地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网络购物的兴起,电子商务获得蓬勃发展,以支付宝[微博]为首的第三方支付迅速崛起。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借助互联网特色的灵活经营模式,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支付体验,越来越多的支付场景由原来的实体店转变为网络的虚拟店,支付渠道由原来的银联和POS终端转向网络支付和移动终端,使得银行支付中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第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服务格局将形成冲击与挑战。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从最初为满足自有电商平台的支付需求开始,逐渐介入到转账汇款、小额信贷、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金融产品代销等银行核心业务,极大地冲击了银行的信用中介地位。未来,互联网金融体系完全可能成为与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体系、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并驾齐驱的三大金融服务体系之一,对现有的金融服务格局和结构形成冲击。如果银行不能打通直接为电商客户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通道,那么电商客户群体就会远离银行,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和客户基础将从根本上发生动摇。

  互联网金融业与银行业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务既相互独立、相互竞争,又相互依托、相互支持。互联网金融本质是金融。尽管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在诸多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与挑战,但传统银行业在服务的专业性、安全性以及资金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则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短期内所无法企及的。互联网只不过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获得渠道和金融交易平台,无论其如何发展都只能是对传统金融的促进和补充。与此同时,银行是互联网科技的应用者、推动者和受益者,互联网技术带给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不只是竞争和威胁,更多的是机遇与合作。对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来说,如何加快与互联网等新兴金融业态的融合、变被动为主动,将决定银行未来发展命运。

  银行业是互联网科技的应用者、推动者和受益者。过去几十年来,电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加速一体化,资金支付转移迅速方便,从而使更加复杂的金融活动成为可能。一方面,银行利用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网传递信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结算,简化了业务流程,不仅提高了银行的服务效率,而且提升了银行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

  互联网金融业与银行业在支付领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互联网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各具优势,银行在线下支付占据垄断地位,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很强的公信力;第三方支付企业则在线上支付占据优势,资金结算周期短、支付接口兼容性好、产品创新能力强、客户体验好。目前,无论是网上第三方支付还是手机支付,暂时都还无法离开银行而独立存在,需要与银行账户、银行卡相连接才能发挥作用,相当于借助银行支付媒介职能从现实世界延伸到网络世界,对此银行应以积极的态度互助并进。

  互联网金融业与银行业在大数据领域有广阔合作空间。对大数据的挖掘、分析与运用是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在这方面,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拥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尤其是在小微金融领域,大数据可以极大改变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与不确定性,银行可以在准确计量风险溢价的基础上,构建快速授信审批流程,既满足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又确保银行风险调整后的总体收益水平。不仅如此,通过对互联网大数据的挖掘,银行可以有效掌握用户(尤其是小微客户、个人客户)行为数据、竞争数据、偏好数据,等等,从而按照市场需求、客户需要开发产品、实施营销,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开发产品,并做到精准营销,实现从客户-需求-运维-测试-使用-后评估的全流程管理,增加客户黏性。

  互联网金融业与银行业在营销领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互联网企业的渠道便利、大数据优势为其与银行在营销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可能。面对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所带来的客户资源的迅速聚集,银行传统的物理网点渠道优势日渐淡化。尤其是对伴随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来说,银行柜台业务离他们的生活已经渐行渐远。面对这一挑战,银行在抓紧自身业务网络化升级、大力发展移动金融的同时,也不得不加紧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力求快速实现“金融互联网化”。

  商业银行应以开放心态迎接互联网金融挑战

  以开放心态拥抱互联网金融,就是要扬长补短,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扬长,就是充分发挥银行金融专业服务能力的优势,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按照互联网金融的逻辑重新整合优势产品和服务;补短,就是借鉴学习互联网金融在客户体验、风险管理、数据挖掘、迭代创新、平台搭建方面的方法和经验,改进自身的经营管理,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首先,准确把握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优势是银行扬长补短的前提。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产品创新能力强、速度快。互联网金融遵循“快鱼吃慢鱼”、“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原则,力求迅速抓住市场需求抢先一步推出产品。二是追求极致体验。互联网金融改变了客户与券商间的信息传递方式,打破了地域、时空对业务拓展的限制,带给用户开放、高效、7×24小时不间断的虚拟化环境。三是强调人机对话。人与机器对话更加自由,自主感强。四是渠道便利。互联网特有的渠道便利优势使得其服务和产品能够做到低门槛、小额化,即小、快、灵模式。五是跨界服务。互联网金融充分利用“跨界优势”,迅速推出涵盖银行、证券、基金等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产品,使得“网上金融超市”真正成为可能,从而实现客户快速聚集,实现规模效应。第六是适合小微客户。互联网金融小金额交易客户居多,更关注交易时效和相关成本,安全性次之。互联网金融的这些特点和优势都是银行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其次,银行需坚守客户资金安全、信息安全和交易安全底线。银行作为信用和支付中介,必须坚守客户资金安全、信息安全和交易安全底线,这既是银行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银行相对互联网金融最大的优势。同时,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为确保客户信息和交易安全,银行也不得不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一是奉行风险防控第一的理念,必须牺牲一定的效率,导致推出产品效率相对低。二是为确保客户信息安全,导致业务流程的相对复杂,客户体验下降。三是银行不同类型风险管理同质化,交易金额大小在效率上的安排趋同,难以做到小金额交易效率优先,大额交易安全优先。四是银行受到严格监管和准入,跨界快速聚集客户和交易行为受到限制。无论成本多高、代价多大,银行必须坚守客户资金安全、信息安全和交易安全底线,否则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最后,中小银行应以互联网思维服务中小企业。中小银行网点少、体量小,与中小、小微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容易匹配,更应借助互联网思维,中小银行可通过对中小企业、小微客户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构建多层次的小企业金融产品体系和金融服务方案。

(责任编辑:安嘉理)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4年第11期。

文章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樊大志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呼格吉勒图重审获判无罪
  • 体育CBA-阿联38+15广东大胜北京 辽宁胜
  • 娱乐吴奇隆刘诗诗拆CP走红毯 陈赫要逆袭
  • 财经国内成品油价每升6.6元成本仅3.4元
  • 科技联通第2位高管被查:电商部总经理被免
  • 博客呼格母亲讲述9年上访辛酸(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男子舍弃大学瞒家人打工养家 7年后重上
  • 易宪容:人民币将进入新一轮贬值周期
  • 洪榕:券商板块你值得拥有
  • 水皮:谁导演了油价的“黑天鹅”
  • 沈凌:货币互换中国人真吃亏了吗
  • 齐俊杰:国际油价是美国最有力的武器
  • 肖磊:卢布贬值中国到底损失了多少
  • 罗毅:2015年是券商股的大年
  • 陶冬:美联储会采取早加息和慢加息
  • 如松:3848亿美元为何调往商业银行
  • 肖磊:卢布为什么会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