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欢:提高转型中的风险抵御能力

2014年12月18日 11:32  中国银行业  收藏本文     

  文/赵欢 中国光大银行行长

  面对新的形势,商业银行要准确把握新的经济环境对信贷经营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应对新的经济形势给信贷风险管理带来的新挑战,坚持改革发展、加快转型步伐,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经济新常态。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换挡期,开始步入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和提质增效为重点的“新常态”,经济金融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面临诸多新形势、新挑战。

  就宏观经济整体形势来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长期看,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阶段性回落。中期看,我国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除了传统周期性理论下的总需求不足外,更重要的是结构性趋势的改变,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课题。短期看,处于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此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推出的强刺激政策,在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同时,负面效应需要逐步消化。

  经济周期性波动与结构性转变,给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带来新的挑战,正如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所指出的:“要充分估计银行业面临的潜在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当前经济下行、结构调整以及利率市场化等都将对银行业带来严峻挑战。经济增速放缓将使信用风险加重,部分过剩行业盘整将使风险暴露增多,非法集资、民间高利贷、不规范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不审慎的代理业务活跃,并有向银行业传染风险的趋势。”

  面对新形势,商业银行要准确把握新经济环境对信贷经营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应对新经济形势给信贷风险管理带来的新挑战,坚持改革发展、加快转型步伐,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经济新常态。

  坚持改革发展 努力克服困难、应对挑战

  一是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就银行信贷经营的外部环境来说,仍然面临难得的机遇:从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总体上处于稳中向好的态势;从中期看,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增速持续快于第二产业;从短期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2年二季度以来,GDP同比增速已连续十个季度在7.5%左右平稳运行。商业银行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趋势,抓住市场机会、坚持发展,在发展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二是更加强调积极稳妥可持续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要摒弃单纯做大资产规模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主动平衡长、短期风险与收益,合理设定信贷规模、结构、质量和绩效指标。通过贯彻积极稳妥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努力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新常态之下,中央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活力竞相迸发,让动力充分涌流,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银行业而言,告别高增长时代后,内涵式增长的“新常态”已来临。商业银行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努力向管理变革要红利、向服务创新要红利。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 调整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信贷资源的结构配置应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新常态之下,需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需要用金融的活水来浇灌实体经济之树。当前,在信贷资源配置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着力支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业的本质要求。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升级,逐步进入新的优化再平衡阶段。在此过程中,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应有效聚焦到支持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来,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标准、属于技术改造升级、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项目的合理信贷需求,在商业上可持续、风险可控和手续齐备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二是要重点扶持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在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更加注重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精准调控,避免采取大规模刺激,不搞“大水漫灌”,而是针对实体经济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定向扶持。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要适应调控政策的转变:深化机制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倾斜力度,积极服务小微企业;围绕“三农”发展,支持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和农田水利建设,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试点;积极支持铁路、水利、能源、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三是要积极拓展绿色信贷和普惠金融。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更加强调遵循经济规律的健康发展,更加强调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强调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适应新的发展理念,商业银行在信贷经营中,要将绿色信贷理念、标准、方法贯穿到信贷全流程,大力支持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要将服务人民生活作为信贷业务的基本目标,积极满足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大宗耐用消费品、新型消费品以及教育、旅游等服务消费领域的合理信贷需求,支持人民生活改善和消费升级。

  有效处置经济增速放缓及结构转型带来的存量风险

  伴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信贷风险存在一个从积累到释放的过程。在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转型加快的背景下,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逐步积累的风险,需要有效的化解和处置,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一退了之。

  一是要通过行业、客户、区域、产品等维度的结构优化,降低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转型带来的组合风险。要加强对集中度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化解。经济上行期容易形成特定行业、区域、客户的信贷风险集中,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此类集中度风险的化解,防止风险的集中爆发。当前,特别要遵循“四个一批”的原则,按照 “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要求,加快产能过剩行业中无效率、无市场、长期亏损企业的压缩退出。

  二是要围绕到期管理、收息管理、逾期欠息客户管理、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等关键环节,加大对各类风险客户的清收化解力度。在此过程中,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建立问题贷款清单,一户一策,责任到人,抓大带小;及时高效,尽快止损,切断与其他业务的危机蔓延路径;要灵活务实,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要运用诉讼、保全、打包、拍卖、转让、清收、以资抵债等手段大力清收,又要充分利用重组、置换、租赁、并购等方式尽快盘活资产,与企业共度时艰。

  三是通过有效处置不良资产,释放沉淀呆滞的资金占用,加快信贷资金周转。要完善不良贷款处置流程,拓宽不良贷款处置渠道,提升不良贷款处置效率。通过有效处置不良资产,一方面回收现金,变不生息资产为现金资产,同时释放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另一方面通过处置不良资产,在锁定损失的基础上,节省出精力和资源,轻装上阵,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强化基础管理 提高全面授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宏观经济下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现实版的“压力测试”,经过形形色色的“危机”洗礼,银行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和清晰地了解自身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要从根本上摒弃粗放经营的观念认识,推行科学管理和精益管理,要特别注意解决经济长期繁荣环境下的“管理疲劳”,防范操作和管理上的麻木、迟钝,并根据暴露出的问题不断重检业务标准和业务流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重检信贷制度和审批标准,评估关键风险点的控制机制是否有效,以底线思维把好审批关;高度重视客户信息、贸易背景、风险缓释等的真实性核查,严格落实各环节、岗位的核查责任;要加强贷中及贷后管理,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责任追究的力度;要深入开展案件风险排查工作,保持案件风险防控的高压态势。

  坚持底线思维 提高转型中的风险抵御能力

  一是要积极运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高级方法,开发计量跨周期的风险计量模型,确保准确衡量信贷风险水平;二是要保持风险分类的审慎性和一致性,准确反映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并坚持审慎稳健客观的拨备政策,贯彻落实谨慎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进行准确计量并充分计提拨备;三是要强化资本充足率的监测分析,保持各级资本充足性。要树立和强化资本节约、资本有偿使用、风险调整后回报最大化的核心理念,通过资本配置、风险定价和绩效考核等工具,强化资本管理目标的执行和传导;建立以风险偏好为约束、以风险绩效为基础、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资本规划机制,制定具有约束性和实际可操作的资本补充规划;突出内源式资本补充对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同时建立多渠道的外部资本补充机制,持续优化资本工具结构。(责任编辑:李立群)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4年第11期。

文章关键词: 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银行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呼格吉勒图重审获判无罪
  • 体育CBA-阿联38+15广东大胜北京 辽宁胜
  • 娱乐吴奇隆刘诗诗拆CP走红毯 陈赫要逆袭
  • 财经国内成品油价每升6.6元成本仅3.4元
  • 科技联通第2位高管被查:电商部总经理被免
  • 博客呼格母亲讲述9年上访辛酸(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男子舍弃大学瞒家人打工养家 7年后重上
  • 水皮:谁导演了油价的“黑天鹅”
  • 沈凌:货币互换中国人真吃亏了吗
  • 齐俊杰:国际油价是美国最有力的武器
  • 肖磊:卢布贬值中国到底损失了多少
  • 罗毅:2015年是券商股的大年
  • 陶冬:美联储会采取早加息和慢加息
  • 如松:3848亿美元为何调往商业银行
  • 肖磊:卢布为什么会暴跌
  • 占豪:卢布崩盘是策划已久的阴谋
  • 高善文:A股上冲3500点的力量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