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学智 编辑/张美思
今年年初,我国外贸受到严峻考验;二季度以来,在外需回暖和稳定外贸政策的支撑下,外贸形势开始逐步好转。上半年出口10618.63亿美元,同比增速只有0.9%;进口9589.98亿美元,同比增长1.5%,贸易顺差1028.65亿美元。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784.81亿美元,同比增长6.9%。其中出口2128.91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出口额创历史新高;进口1655.91亿美元,同比增长-1.6%。贸易顺差473亿美元,也创历史新高。
出口数据方面,7月出口额创历史新高,增速为2013年5月以来最高,外需持续回暖是一大推动因素。全球经济企稳步伐较为明确,带动出口增长强劲。美、欧七月制造业和投资者信心指数等数据都较为乐观,而7月中国对美国、欧盟出口增速均走高,分别为12.28%、17.02%。
此外,我国对香港地区出口增速回升至13.3%的近15个月新高。这似乎隐约受到近期人民币汇率转强以及沪港通计划的影响。中日经贸往来受到政治僵局的拖累,7月对日出口增速依然处于2.9%的低位。对台湾地区、韩国、越南的出口增速分别达到48.39%、32.09%、22.76%的高位。
年初以来,人民币的贬值对出口也有带动作用。汇率贬值对出口的促进有时滞效应,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阶段性贬值的效果应该已经充分显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5月、6月贸易顺差分别达到359.22、315.64亿美元,7月顺差473亿美元创新高,特别是前7个月对美贸易顺差达1196.2亿美元,占贸易顺差总额的79.4%,这将对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
从出口的几大种类来看,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大幅走高。7月,灯具、鞋类、玩具、塑料制品、服装出口增速分别达到56.1%、27.6%、17.5%、17.1%、11.9%,增速都大幅提升,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速也从上个月5.1%上升到当月的12.6%。
进口数据方面,7月增速下跌至-1.6%。究其原因:一是去年7月份进口同比增速为10.91%,基数相对较高,导致今年7月进口增速处于较低水平。二是内需依然疲弱:一方面,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去产能化过程还在延续,对大宗商品及上游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有限;另一方面,前期大宗商品囤货现象较为显著,目前处于去库存阶段,经济出现企稳对当前进口的拉动作用还不明显。自青岛港进口融资骗贷事件发酵后,近期沿海港口再现铁矿石、煤炭、大豆、棕榈油、橡胶等商品压港现象,也对进口增长造成较大影响。
此外,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不振,主要商品价格涨少跌多,导致以金额计算的进口同比增速处于低位,进口铁矿砂、大豆、煤、铜等主要资源能源产品价格呈现下跌趋势。
展望未来,预计中国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从外需来看,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美国复苏态势将更加积极;欧央行[微博]实施负利率政策以来,各项经济指标已出现回升,所推行的经济刺激计划,将提振对外需求。从国内先导指标看,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连续4个月回升到50.8%的近16个月的新高,出口有望保持较好的增长;同时,预计进口或将回归中低速增长。随着国内经济逐步企稳,铁路投资、棚户区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上游原材料的进口需求将有所增加。然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会拖累投资增长,内需对进口的带动有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处于低位也会影响进口增速。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