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3年12月4日至5日,第八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暨“2013年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研究报告和“2013年亚洲保险竞争力排名”研究报告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在论坛上表示,利率市场化将使得商业银行的数目大概至少要减少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其中中型银行是死亡的主体。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钟伟:很高兴有机会到21世纪金融论坛向大家汇报我们对宏观经济的一些判断。会务组原来要求是我对2014年的经济增长做一个判断,由于时间所限,我会非常快速地向大家汇报结论,就不一定放PPT了,因为也许一会儿项部长会有重要的讲话,跟大家一块讨论。
我向大家汇报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我就只说结论。第一个外围经济的状况是怎么样的?美国的2014年的经济增长,甚至从公布的数据上来看,甚至比2013年更好,但这个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水分的。美国经济增长之后2.8,这很有可能是有水分的,因为在进入人员消耗高峰期的时候,另外像超市收银员的薪水在往下走,但中低劳动者的起薪在往下走。这两点显示出目前美国给出的经济增长的数据可能会比我们预想的要高。今年是0以下的增长,明年0以上。
第三,日本的经济增长仍然是非常可观的。总体上来讲,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从外围国家正向发达国家转移。
在整体的复苏的进程当中,今年到明年有什么事情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呢?有两个事情,第一个是量宽的退出,最终的改革派的美联储主席上台,如果早的话,也许在2014年下半年量宽能够逐步地减少买入甚至退出。现在世界各国是不是做好准备了呢?我觉得还值得考察。例如说在10月31日,美联储和其他的西方的7国签署了长期的协定,把原来的短协定变成长协定。特别有意思的是,这次的西方,包括美国在内的8国的长期互换决定,使美联储绝对了对全球流动性的最后支撑者的作用,但是它把短期协定的一些其他的国家,比如说墨西哥、韩国、印度排除在外。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为量宽退出有可能带来的全球流动性的波动做一个准备。我们也可以观察到,譬如说香港监管局他们一向是不太关注银行的贷存比的,而是要求管理好流动性。要有一定的合理的贷存比,过于激进的是行不通的。因为在明暗中心的金融机构的杠杆可能会更高一些。
第三个,银监会的9号文,主要还是对于商业银行之间的拆借,和自身的相关的比例的限制。可以说9号文也延续了中国监管当局对流动性的关注和对金融机构期限错配,收益错配问题的关注,这都预示着明年下半年波动会比较高。
另一个在全球经济方面值得关注的是,贸易保护主义在今年看起来到了一个顶点,而以后将会逐步地放松,甚至有可能迎来全国的贸易的比较好的态势。给出这样一个判断,关注判断的理由在于几个方面?一个是即将要在巴厘岛召开的新一轮谈判,我个人觉得由于中国、美国、印度做了非常大的让步,达成协议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尽管中国对GDP不高,但是实际上美国,很可能未来两三年美国有可能部分的削弱和投资当中的制度安排的作用,在这种压力之下,中国政府也跟进了在中国和欧洲、中国的东欧、中国的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和贸易投资方面也有一些合作。所以多边主义和双边的两个环节都在走,使得全球贸易在明年的增速可能会比今年好,这是一个外围的情况。
第二个部分向大家汇报的结论是什么?关于中国未来从现在到2020的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的基本的走势。在这个部分当中主要向大家汇报三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政府始终没有能力证明它能够同时做好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中高速的经济增长,第二件事情是稳定的通货膨胀,第三件事情是比较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和比较快的结构转型。所以从差不多过去的20多年到现在,中国政府在这三件事情当中稳增长、稳物价、调结构,永远只能做好两条,部分地牺牲了第三个目标的完成。政府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当中要不断地来权衡。但这种低下的增速的估计是没有道理的,中国从2011年的地三季度,主要有两种力量,第一种力量是由于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导致的,第二步是中国增加的规模比较大,自然增长率的下行所带来的。可以说到了2013年,由于刺激政策的温和的逐步的退出,给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基本已经枯竭了。因此,从2014年到2020年中国经济的主要下行的原因是由于改善有限、自然增长率的下行不断导致的。所以即便经济增速下行,下行速度也是极其迟缓的。或者我们可以反过来这么讲,中国经济增加稳定在7以上是比较大的。
第三个结论,中国在过去的长期通胀的主要的趋势大概不到3%,大概2.97%这样的增速,由于结构转型和国内的整个通胀的压力的逐步释放,我们估计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通胀水平重新回到3以下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这是我们对中国经济对于明年的,对于中长期的增长的一个估计。
从这个中长期的估计来讲,我们可以引申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我个人的理解角度来讲,主要奠定了几个基本的意思。第一个角度,就是中国走向了总统负责制的国家。第二个是出现了最高的词,叫资本,当我们说市场是决定性的力量的时候,这是一个最新的说法。但我们分不清它的差别,当我们说混合所有制的时候是一个老的说法,这次真正的意义上的突破在于人和企业变得相对不太重要了,资本变得特别重要。既然资本变得特别重要?国有企业有可能有条件变成国有资本的投资运作管理平台,民间资本、公有资本,包括非公有资本可以做混合资本类型的形态,包括土地也部分地被私有化和资本化了,所以整个过程我们理解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我们理解的是国家资本主义的纲领。这是我们对长期增长的这样理解。
如果中国政府有一个强有力的总统制的指导和方向的话,应该说到2020之前,中国经济相对稳定的增长是可以预期的。但是中国的长期增长仍然是非常不确定的。因为仁慈的专制可以短期内有效率,但是这个效率不知道多少。
第三个是利率市场化,盛司长是开启了中国融资规模的创始人,现在融资规模这个词越来越重要了。他刚才也向大家非常详尽地介绍了利率市场化的技术性的细节。我对利率市场化曾经发布过12篇报道,向大家汇报一下利率市场化的结论是什么。第一个结论,利率市场化时间无论长和短,它所带来的效果都是从管制前的低利率走向放松管制之后的高利率,没有一种管制利率是高利率,所以我们得理解利率市场化一定意味着存贷两侧的利率水平的上升。这是第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
第二个,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当中,对商业银行构成更大杀伤的并不是利差的稳定的多少,恰恰相反,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当中,存款的利差会变得剧烈波动,甚至在有些国家完利率市场化之后。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能够控制好流动性风险的银行可能就会比较被动,这是第二个结论。
第三个,利率市场化对于存款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使得商业银行的数目大概至少要减少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其中中型银行是死亡的主体,也就是大银行变得更虚弱和更大,而基层的社区银行和邮储变得更好,但是中等银行基本消失。这是利率市场化的第三个结论。
第四个结论是什么?利率市场化会导致金融创新,这种金融创新首先发生在存款,使得存款利率不受利率管制的其他的类存款性工具,比如说理财、信托等等其他的东西所取代,然后创新将发生在贷款这一侧,也就是受到监管比较少的金融机构,如果说中美的引资银行有什么不一样的话?美国的引资银行是中国的影子,中国的引资银行的系统是商业银行的影子。当存款、贷款这两侧分别发生创新之后,最后商业银行自然就会追求资产和负债的比较高的流转的速度。
第五个结论是什么?无论是不是有存款保险,都会因为利率市场化,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会变得更为脆弱和不稳定。利率市场化它所对金融机构带来的冲击都是使得金融体系更脆弱。
第六点结论是什么呢?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当中它要求金融合并监管,也就是银监、政监,由于金融机构将会混业经营,你将分不清一家名称是什么样的金融机构到底是做什么。这是利率市场化的总体上会带来的一些影响。
现在我们结合对中国的看法,我觉得中国现在利率市场化进入深水区了。进入深水区之后,我们对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和对中国的影响也有一些简要的结论,也向大家汇报一下。
第一个结论是什么呢?在中国利率市场化实际上是不同各类的资本在市场分割的情况下资金价格不一样,利率市场化主要是使得不同部类的资本的价格均等化。例如说民间融资在利率市场化之前价格高,商业银行,尤其国有银行的大银行的存贷利率比较低,所以商业银行有一个很大的海平面,海平面不太高,民间资本可能是一个很小的小池塘,也就是资本价格非常高。利率市场化是使得不同的社会资本之间相互分割的篱笆被炸碎,因此利率市场化在中国其实意味着在现在来讲存贷利率水平最低的部门其实不是商业银行,是中国的IPO,把IPO的市盈率倒过来就是融资成本了。所以会使得IPO的价格变得更便宜,民间银行的银行相应的会减轻。
从本质上来讲,资本的贵和践不由金融机构决定,而由企业和借款人的本身的特性所决定。你的企业金融特性是什么?有什么良好的财务表现,是不是遵守信用,这些决定了贷款价格。如果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国企业的经营面、信用面没有根本改善,却要奢望资金利率急剧下行,这违反管理原则。
第二点来说,中国的商业银行的盈利会变得非常困难,这种盈利的困难既来自于资本补充的压力,来自产能去化过程当中的实体经济所带来的不良资产暴露的压力,来自于金融创新的压力等等,各种压力,也来自于利率市场化的压力。所以总体上来说,我们可以这么下一个结论,2013年将是最后一次见到中国银行业有两位数增长的年份,从此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个位数的。也就是说明年商业银行业总体的利润的水平增速要超过10%恩是非常大的一个坎,这一点我完全同意盛司长的意见。
第三点,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当中,它一定需要行政权利和市场运行相互脱钩,所以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效应会有非常大的折扣。例如说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是不是还需要保留银政保的监管的框架,是不是还需要继续保留贷款规模的限制?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之间是不是还天然具有融资行为的免责,这些其实也都深刻地影响了利率市场化,或者说利率市场化只解决了价格问题,但在中国影响资本配制的问题并不只有资本价格,还有行政权利。在这个国家取得成还是败,我们做过18个国家的分析,如果这个国家的金融监管顺水推舟地尊重银行的创新浪潮,这个国家的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就能够成功,否则就将失败。但我们照目前为止,甚至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没有对金融资产的管理以及银政保的只字片面,我们应该更多的看到它对市场的冲击和振荡,也许。在存款这一侧现在上浮了10不能,也许只要上浮30%到40%,中国政府基本就可以宣布利率市场化的价格已经结束,或者说作为价格改革的利率市场化其实只是需要在存款这一侧的利率再上浮30%就足够了。
最后一点,第四部分是我们对2014年的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些基本的判断,这些判断包括以下的结论。第一个结论,现在市场的预期是7.2到7.5的增速,我们的预期是明年的增速跟今年持平甚至略高。在2012年年底的时候,市场对金融,对2013年的增速的一致预期是8%,而我们的预期只有7.6%。现在市场再次对明年给出了悲观的预期,但我们给出了乐观的预期。理由是明年政府的基础设施的增速并不会比今年慢,因此基础设施、财政体制,项部长在台上的时候都多次呼吁过,要转向公共财政,要改革预算法,使得预算从年度赤字变为余额管理。所以在未来的财税体制改革当中,财政体制加速向公共财政转型,在软的和硬的普遍公众财政当中增加投入是必然的,它也从明年的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所下滑的一个必要的手段。
第二个消费,消费可能明年会略好于今年。当然跟党的廉政建设有关系,也跟2013年的房地产的销售金额过大也有一些关系。
第三个外贸,明年的外贸是非常不错的。所以投资外贸消费决定了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并不比今年慢,甚至有可能比今年快。这不是政策故意去这么做,而是市场最后的力量给出的增长可能就这样。
第二点,关于明年的通胀。我也看到了市场的一致预期对明年的通胀是比较悲观的,这个没有道理。因为2014年有两个因素基本锁钉,第一个因素是能源。大宗商品的能源,能源在4月份到10月份今年曾经走得不错,但是进入冬季之后,全球能源价格都在下滑。明年大宗商品尤其能源没有进步。
中国国内的粮食什么也走过了十年的大周期,所以2014年有可能是内部和外部的粮食价格的一个低点,也是产量的一个高点,你锁钉的粮价和油价中国通胀基本上没有问题。我们的结论是2014中国的CPI3.0到3.1不足为虑。在2014年整个的增长形态,一二季度增速比较高,三四季度增长比较低。但市场流动性恰恰相反,它呈现的态势是前低后高,因为在下半年也许会叠加对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改革的预期,也许会叠加全球,尤其是美国量宽退出带来的预期。所以到了明年下半年,利率的水平,流动性的紧张程度比今年要严峻一些,这是我们对流动性的担心。这也使得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明年的日子比较困难,尤其商业银行在明年的日子是比较艰难的一年。
最后一个,在2014年中国的资产,很显然,从日本和美国的情况来看,利率市场化对一个国家的房地产价格,会形成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于价格昂贵的IPO同样市场是不认可的。2014年如果中国经济运行和通胀都没有什么问题,流动性稳中,量还是可以的,比如信贷新增也许会是10万亿,但是价格是逐步走高的。这就决定了2014中国的房地产产业的情况明显的不如2013年,中国的房价除了北上广深以外,其他的都比较差不多。此外的价格也不是特别理想。所以总体上来讲,2014年中国经济是开始加速进行结构转型的年份,金融体制改革对于整个实体经济的影响会加速展现。
由于时间所限,我就向大家汇报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