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跨界电商:摸着石头过河

2013年08月02日 02:50  上海证券报 

  ⊙记者 言允 ○编辑 枫林

  银行业每一次“触网”行动都会被外界所关注,但何为主流还待时间观察。

  虽然目前无法获悉民生电子商务公司的具体业务布局,但对于电子商务而言,实际上银行业都早已有所涉足。从狭义上来说,几乎大多数具有一定规模的银行都有自己的信用卡商城,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进军了电子商务。

  一位信用卡中心人士对记者称,目前,大多数银行的信用卡商城由信用卡中心下面的负责网络业务的二级部门来搭建。

  该人士称,信用卡商城虽然都是自建的,但实际上在运营中,采取了类似于淘宝、天猫[微博]的模式,引入外部商家入驻,“银行扮演提供销售和结算平台的角色。”同时,银行还需要对入驻的商户进行资质审核的工作。

  通过这样的服务,银行能获得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手续费、商户销售结算服务等方面的收入,并且增加持卡客户对该行银行卡的忠诚度与黏性。而银行推出的信用卡积分兑换商品、分期付款业务,则使得持卡客户能相对便利、或者比较优惠地获得商品。

  不过,在该人士看来,该类业务对于银行而言,终究只是边缘业务,给客户提供的是部分增值服务。虽然银行搭建了电商的平台,但它所面对的客户更多的只是针对该行的持卡客户,这也就使得其很难在交易规模与对银行业务的贡献上有较大的突破。

  2012年6月28日,建行推出善融商务平台,这被认为是银行系电商的一大突破。在这之前,交通银行推出的“交博汇”上线。

  这两个平台与前述的信用卡商城系B2C平台不一样的是,它们是涵盖了B2B、B2C的电商平台。

  建行强调,“善融商务”是建行拟延伸渗透金融服务推出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最大特点是“亦商亦融”,平台搭建的目的最后是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时过一年,建行称其“善融商务”实现了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消费者通过该平台进行的交易行为、物流信息等,都能成为用户信用指数的参考,从而与贷款额度相关联,有助于交易双方在建行建立良好的商业信用。

  上证报上月初曾报道称,善融商务用一年时间交出了“注册会员数破150万,交易额近百亿,融资规模达到数十亿”的成绩单。不过,这样的成绩单无论是在银行业界,还是电商行业而言,还是缺乏亮点。

  此前,有多家银行人士称,正在观察善融商务的发展模式,但是对于此种模式能否达到理想目标心存疑问。

  一家股份制银行副行长也曾对记者表示,其未必会采取建行的这种模式,但会采取与其他大型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深度合作,让电商平台的客户变成银行的客户,并同时也为电商平台进行较好的服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湖南公布瓜农死因:外力诱发血管破裂
  • 体育亚锦赛男篮一队11年首负韩国 3分14投0中
  • 娱乐传邓文迪聘律师追分手费 总价4400万美元
  • 财经明日成品油迎调价窗口 搁浅几成定局
  • 科技中移动今年不推廉价iPhone
  • 博客司马南:我朋友也有信王林大师的
  • 读书数额巨大遭质疑:中国对外援助60年变迁
  • 教育南京一大学生威胁老师给高分 高考录取
  • 陶冬:手头有钱现在该放在哪里
  • 水皮:楼市调控口径为什么会大变
  • 孙立坚:宏观经济四大问题的政策建议
  • 赵伟:克强经济学必须直面的一道难题
  • 江濡山:钱荒背后的金融黑洞有多大
  • 周天勇: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点在哪
  • 小赢妇:主宰中国人命运的两市
  • 叶檀:面对高房价 央行不应推卸责任
  • 董少鹏:谁给中国经济植入悲催基因
  • 陈思进:中国经济的特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