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银行理财野蛮生长 流量规模超20万亿

2013年01月10日 08:06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章文贡

  用脚投票的规则,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似乎并不灵验。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各界向来不乏监管套利、暗箱操作乃至庞氏骗局的诟病。但现实的情况却是,银行发售理财产品的规模越来越大,投资者一直都在乐此不疲地购买。

  银监会统计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年平均规模增长接近100%。截至2012年9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6.73万亿元,较2011年末的4.59万亿增长47%。

  这种旁观者和当事人之间对待理财产品的巨大反差折射出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定性存在巨大争议。而从今年1月的前10天情况来看,度过了规模急剧膨胀的2012年之后,2013年理财产品或将继续火爆下去。

  狂飙2012

  Wind统计显示,2012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达3.16万款,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147款银行理财产品在售。而早在2010年初,每月发售的规模仅有800款左右,与2012年每周发行规模相当。

  中国社科院2012年12月发布的《金融蓝皮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3)》亦称,保守估计2012年全年的理财产品发售量将不低于3万款,募集资金规模流量不低于20万亿元。

  “中国利差管制环境下,存款收益率被明显压低。”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意味着,银行仅仅需要为储户们提供一个渠道,使其能够分享货币市场的收益,能够实现这样功能的产品就已经拥有非常巨大的市场需求。

  “金融市场发展到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给居民在存款和股票之间提供一个固定收益理财市场,而银行(理财产品)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缺。”招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刘小腊日前在一论坛上称。

  “庞氏骗局”与监管套利质疑

  规模的井喷,加之运作模式上的瑕疵,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受到的质疑日益增多,特别是2012年下半年,中行董事长肖钢的一篇署名文章让这种质疑达到高潮。

  肖钢在文章中指出,银行业的财富管理(以理财产品为主)蕴含较大风险,尤其是“资金池”运作的产品,银行采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产品的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

  所谓“资金池”运作模式,即银行建立一个“资产池”,银行就像个采购员,采购证券、货币市场工具、票据、信贷资产等,将其虚拟地置入一个池子内。银行同时对应地建立一个“资金池”,把客户募集的资金放入该池中来对接采购来的资产。这种模式下,银行滚动发售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持续性募集资金,以动态管理模式保持理财资金来源和理财资金运用的平衡,存在较为明显的期限错配问题。

  “如果仅仅因为银行理财采用了借新还旧式期限错配的操作模式,就认为其属于‘庞氏骗局’的范畴,有失公平。”广发证券研究报告称,理财是否属于庞氏骗局,标准应该取决于两点:资产池是否有真实的优质资产和产品预期收益率是否明显高估。

  “很多时候,银行资产池中的资产质量甚至比银行表内资产都要好。”一位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对本报称,截至目前各家银行自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都未出现真正的违约事件,而表内贷款则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呆坏账记录。

  产品预期收益率方面,2011年,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较高,部分达到6%以上,而到了2012年,信贷宽松之后,收益率下降至4%~5%之间。显然,仅凭5%的收益率定性为“庞氏骗局”也略显牵强。

  尽管理财产品为“庞氏骗局”的定性尚存巨大争议,但其监管套利倾向却已成行业共识。

  “在初创期,发展理财业务,拓展中间业务收入,抢夺存款业务市场份额,推进战略转型曾是银行的主要目的。”上述银行业分析师称,但经过几年尝试,银行发现实际效果其实没有那么立竿见影。相反,其调控资产负债表的功能使得短期的监管套利和监管达标反而成为理财产品发售的重要动机。

  推进利率市场化

  具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套利主要体现在逃避信贷额度监管和变相稳定存款上。

  一位银行人士对本报称,理财产品的创新种类中,为变通解决客户融资需求的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占比较大,且推出速度较快,每一次的创新都缘于监管当局对此前模式的否定和叫停。

  而银行热衷于理财产品的另外一个诉求在于变相稳定存款,使得存贷比达标。

  大连地区某银行人士对本报表示,为了应对存贷比监管,期限设置上,理财产品往往设计为季末、年末到期。“到期后,理财产品转为存款,但投资者往往不会一到期就转走。”

  “银行理财短短几年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增长,这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刘小腊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的定价完全自主,推动了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教授赵锡军也称,理财产品的发展受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反过来,理财产品的进一步地扩张和发展,倒逼了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银监会纪委书记杜金富还称,银行理财产品通过募集资金投资债券、股票以及各类项目等直接融资工具,成为连接居民储蓄资金和直接融资的桥梁,对改善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行投资理财总监王贵亚表示,理财产品的发展增加了直接融资的方式,可以从根本上分散金融体系的风险。

  统计显示,2012年前9个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1.73万亿元,与此同时,这9个月银行理财产品的余额则增加了2.14万亿元,这一规模约为11.73万亿社会融资规模的18%。插图/苏益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英媒称薄熙来可能在两会前受审
  • 体育CBA-青岛罢赛中断15分钟 麦蒂斥裁判
  • 娱乐郭富城奔丧送准岳父 给熊黛林名分
  • 财经企业退休养老金9年人均涨1.7倍超1800元
  • 科技杨元庆:联想架构调整无关接班人计划
  • 博客郎咸平:社保制度不公 老子故里在哪里?
  • 读书2012新浪年度"十大好书"出炉 榜单
  • 教育2013大学排行600强清华卫冕造富冠军
  • 育儿3岁女童遭后妈毒打身亡 颅骨被打碎(图)
  • 罗天昊:美国根本不是中国的对手
  • 叶檀:城镇化让大城市更大
  • 朱大鸣:城镇化40万亿大蛋糕诱惑强风险大
  • 何亚福:2050年中国哪方面居世界首位
  • 陈思进:对美国货币政策几个最常见的误读
  • 刘步尘:从全球的角度看中国彩电
  • 吴玉慈:日本成人纸尿裤超过婴儿意味啥
  • 黄震:中国基金业为何频遭黑天鹅事件
  • 郭士英:美国债务上限的关键在哪
  • 王占阳:中国正在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