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收益率加剧下行 银行理财产品来到熊市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9日 06:43  经济观察网微博

   导语:央行此次降息,释放出货币政策宽松的新信号。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而言,预计产品发行数量与规模的增长可以持续,但是收益率将会进一步下行。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欧阳晓红 梁宇琦 受央行降息影响,此前一直持续走低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加剧“跳水”。

  “央行此次降息,释放出货币政策宽松的新信号。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而言,预计产品发行数量与规模的增长可以持续,但是收益率将会进一步下行。”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说,“但相较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则会继续保持优势。”据记者了解,降息后,北京市场上收益率超过5%的中短期理财产品几乎绝迹。

  收益率下降

  银率网统计显示,6月第二周,银行各期限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全线下降,降幅多在0.2至0.3个百分点,目前占比最大的1至3个月期限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674%。

  “目前也就4%左右的收益率水平,除非年底才有可能走高至5%;资金若不急用的话,不如看看长期理财产品。”6月14日,一位北京银行网点的客户经理说。

  在记者走访的中信银行一家营业部,该行工作人员14日上午刚刚擦去宣传板上的两款短期理财产品。“也是出于对再降息的预期,我们取消了这两款产品。”中信银行的工作人员称。目前该营业部内正在宣传的一款理财产品,最低期限一年期,预期收益率从降息前的4.2%降至4%。

  招商银行(微博)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也呈下滑趋势,如一款180天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由原先的5%下降到了4.6%。不过,招商银行的一名客户经理表示,降息导致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有所下降,但不少客户出于对风险的考量和心理习惯,依旧倾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例如招行一款预期收益率4.6%的30天理财产品,仍引来不少抢购。

  这位经理还建议客户购买长期分红产品,如3年期的保本基金,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65%左右。如果是短期理财,其则看好债券市场。他建议客户考虑到年内预期再有降息的可能,债券市场收益率自去年年底以来不断攀升,可以根据个人风险偏好,适当选择理财产品配合债券基金等。

  工行北京分行一家营业部的客户经理表示,目前该行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0%至4.9%之间,同时,该行短期理财产品的销量变化目前并不大。

  上述北京银行客户经理表示,最近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每期都有变化,就保本产品而言,其面向贵宾客户的一款3个月产品收益率为4.1%,半年期限的则为5%,且长期产品变化不大。

  银行困境

  其实,“理财产品有时很像利率走势晴雨表。”一位国有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说。他解释,在今年3月末4月初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后,业内就普遍预期今年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将会下行。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现在的问题是大客户对高收益率较为敏感;目前收益率为4%,一些同业大客户希望可以到5%。就二季度理财产品而言,可能大家选择的波动性较大。通常客户初期将风险放在第一位;之后,银行风控水平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更注重收益率,谁高就买谁的产品。“如此,对我们的压力很大。因为,这背后有一个成本控制的问题。”

  这意味着,在净息差受挤压的情况下,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需要面对两方面“博弈”:一是同业之间的竞争;一是要考虑客户的诉求。

  对于即将到来的集上半年末、季末和月末“三点一线”的年中考核关口,上述负责人坦言揽储的压力不小,并担心会出现潜在无序竞争。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说,降息之后,对银行而言,主要还是定价的问题,毕竟基准利率是理财产品的“锚”。未来进入降息通道的情况下,长期理财产品可能比较适合投资者。

  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表示,5月以来,国内资金市场持续保持宽松,隔夜SHIBOR在3%以下运行,5月14日之后,则降至2%以下,6月初开始小幅走高,不过降息之后,货币市场利率又走低。银行理财产品作为有力的揽储工具,其预期收益率从侧面反映出银行对存款的需求程度,因此市场资金面的宽松,会给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带来负面影响。

  事实上,今年以来,国内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呈现逐月小幅下行的趋势,截至6月7日,人民币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624%,较1月份的5.2396%下降0.6772个百分点,并且近期市场上收益率维持在5%以上的理财产品数量正大幅减少。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发行的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为123天,环比减少7天;平均预期收益为4.63%,环比下降21个基点。

  业内人士认为,降息之后,收益率的下行已传至中期理财产品端,未来进入降息通道,还将加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的下行,届时,随着到期收益率的持续走低,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对以收益率为价值诉求的投资者或不再具有吸引力。此外,标准普尔金融机构评级董事廖强表示,当前,很多的理财产品都是“假的”理财产品,是存款的替代品,存款利率自由化的推进会把这一部分假理财产品挤出市场。因此,某种程度上,这可能都会影响银行的揽储效果。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