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鉴藏珐琅器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5日 11:41  《当代金融家》微博

  文/杜卫民

  编者提示:雍正时期由于胤本人偏爱画珐琅,故掐丝珐琅制品甚少,仅有几件掐丝珐琅轴头传世。而乾隆帝则非常喜爱掐丝珐琅,并命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生产了种类繁多、难以计数的掐丝珐琅器。

  珐琅工艺早在古埃及就出现了,是西方的传统工艺美术种类,元代时从阿拉伯地区进口到我国,当时被称作“大食窑”或“鬼国嵌”。不久便在中国艺术土壤上扎根、开花、结果,并迅速完成了民族化的过程,成为中国特色的工艺美术之一。

  掐丝珐琅是铜胎为主,以薄而窄的铜扁丝掐成各种图案,焊于铜胎,再填以各色珐琅料,经烘烧、磨光、镀金而成。迄今尚未发现有可信的元代款识的掐丝珐琅器。但从旧珐琅器中可以找到与君士坦丁堡所制掐丝珐琅釉料相同,而又与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掐丝珐琅不同的珐琅器,应属元代晚期之作。其造型、图案与青花瓷器相通,代表性器物有故宫博物院的兽耳三环尊,器身原系元代缠枝莲掐丝珐琅盖罐。

  明宣德至景泰年间宫廷御用监的掐丝珐琅工艺最为精湛。可能是由于带景泰款的最多,色调又以蓝色为主,所以后世将掐丝珐琅称为“景泰蓝”,沿用至今。此时的珐琅器虽只是炉、瓶、盒之类,纹样也只是缠枝勾莲等,但其胎体厚重,镀金足赤,铜丝宽厚而匀,因此所填珐琅玻璃釉也很厚。釉色有浅蓝、宝蓝、大红、墨绿、娇黄、砗磲白等色,釉质纯净透明,色调浓郁醇厚,呈现出和田玉的温润光泽。其后的成化、弘治时不见纪年掐丝珐琅器。嘉靖、万历以后的掐丝珐琅器传世较多,器形有炉、瓶、盒、盆、盘、蜡台等,图案有龙戏珠、狮戏、海兽、蟠螭、松竹梅、鱼藻、岁寒三友、蝠鹿、缠枝勾莲、牡丹、栀子等,珐琅种类也增多,出现大红、墨绿热烈绚丽的色彩,与五彩瓷颇有相似之处,风格有些俗艳。另外釉质不纯净,加上掐丝粗细不匀、图案烦琐、组织松散,因此远逊于宣德、景泰制品。

  清康熙十九年(1684),皇家御用作坊——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设珐琅作,以明景泰时内廷珐琅为榜样,生产了大量景泰款掐丝珐琅和康熙本朝款的掐丝珐琅。在艺术和色调上逐步放弃了明万历掐丝珐琅的暖色格调和掐丝不匀,恢复了景泰掐丝珐琅的风格,并有长足的发展。器形有盒、碟、炉、香薰、冠架、尊,以及桌、椅、屏等家具陈设,配色绚丽如锦,形成了清代掐丝珐琅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雍正时期由于胤本人偏爱画珐琅,故掐丝珐琅制品甚少,仅有几件掐丝珐琅轴头传世。而乾隆帝则非常喜爱掐丝珐琅,并命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生产了种类繁多、难以计数的掐丝珐琅器,其中有碗、盘、钵、盒、瓶、罐、尊、觚、奁、炉、烛台、文房用具、佛、菩萨、七珍、八宝、佛塔、如意、钟、鼻烟壶、仙鹤、寿桃、家具嵌片等,造型端庄华美,掐丝工整严紧,珐琅似透,温润似玉,色调典雅,光泽浑厚,形成了清代宫廷掐丝珐琅的典型风格。现存最大的掐丝珐琅器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造梵华楼掐丝珐琅佛塔6座与乾隆四十七年(1782)造宝相楼掐丝珐琅佛塔6座,每座高达2.3米,底宽0.94米,堪称乾隆时掐丝珐琅重器,为清代掐丝珐琅史的最高峰,此后,即急转直下地走向下坡路。嘉庆时掐丝珐琅基本上仍沿袭乾隆晚期的做工和风格,无发展。道光时掐丝珐琅甚少,仅见有道光五年(1825)由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烧造的永陵掐丝珐琅五供。此后,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制品更少,而北京民间珐琅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治以后内廷所需掐丝珐琅完全依靠北京民间厂肆供应。

  画珐琅系在金属胎上绘珐琅的复合工艺。它是在金或铜胎上先涂一层白珐琅釉料,烧后再用珐琅釉料绘山水、人物、花卉、鸟兽、楼阁以及博古等图案,再经焙烧而成,是一种画在金属器物上的珐琅画。画珐琅诞生在15世纪末的弗兰德尔地区,16世纪盛行于欧洲,工艺中心是法国的利摩日。17世纪后半叶至18世纪初欧洲画珐琅器首先从广州口岸贡进内廷,不久,广州便开始自行试制生产,后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独立试烧,康熙五十五年(1716) 广州画珐琅匠潘淳、杨士章等进入珐琅作,参与指导试制工作并烧成了规范化的康熙御用画珐琅器。康熙五十八年(1719)法国画珐琅匠陈忠信进入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传授法国画珐琅工艺。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所制康熙御用画珐琅器有碗、盘、盏托、鼻烟壶等,白地或彩地,绘人物、花卉等图案。雍正、乾隆时期内廷画珐琅器型俱全,如盅、碗、碟、盘、杯、勺、洗、盆、茶铫、盒、手炉、卣、壶、瓶、罐、觚、尊、腊台、水丞、笔筒、香薰、冠架、花篮、如意、太平车、鼻烟壶、塔、五供、七珍、八宝等,涉及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另外,还出现了仿欧洲西洋楼阁与妇婴、牧羊童等画面,富有欧洲油画趣味。乾隆五十四年撤销珐琅作,中止了画珐琅器的生产。嘉庆以后内廷主要依靠粤海关提供画珐琅器,在工艺和数量上则远不能与乾隆时代相比。

  总之,明清两代宫廷所制珐琅,器胎厚重,造型纹饰典雅,镀金足赤闪烁耀目,艺术价值较高,其中,明宣德、景泰款的掐丝珐琅器存世仅百件,清康、雍、乾款的画珐琅器也很少,故这些属于一级珍品;乾隆款的掐丝珐琅器数量较大,约有几千件,体量巨大、工艺复杂的可以列为一级;其他款识的依据器型大小和工艺复杂程度,分别可定为二、三级品。民间厂肆所制则铜胎轻薄,镀金量次不足,并且珐琅现已大部脱落,价值不大。

  (作者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