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生银行理财经理忽悠客户 买30万基金年亏2万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08日 08:01  东方网微博

  “原先计划买房,打算先把钱在银行存一段时间。后来在银行理财人员营销下买了几份基金。结果,不到一年时间,算上利息损失,30万元本金竟然亏了2万多,亏损都快达到了10%!”在广州打工的外地青年李辉(化名)告诉记者。

  近期,南方农村报持续报道了多位储户存款时被忽悠买理财产品的纠纷后,接到了大量的读者反馈,其中,不仅有农村里朴实的农户,也有在城市闯荡多年的打工者。而除了被保险,银行基金理财同样很危险。

  案例回放+

  “推荐买的都亏,建议卖的却涨了!”

  2011年5月12日,李辉来到中国民生银行广州天河北支行办理业务,该支行一位许姓理财经理向其推荐了该行代销的一款基金产品,名为“光大添益C”。经一番营销,李辉以其15万元存款进行了认购。与此同时,银行还向李辉推荐了另一款名为“国投瑞银融华基金”,每月定投2000元。

  3个月过去,李辉找上银行,原因是这两份“收益优厚”的基金几个月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不料,该理财经理再度向李辉推荐了另外一款名为“东风8号”的基金产品。“当时银行人员说,这款产品预计收益能够达到20%,一心动就买了。”李辉告诉记者,出于对银行的信任他一下子又投进了15万元。

  然而,接下来近一年间几份基金的表现,让李辉对银行理财的专业性产生了根本质疑。“亏一点还可以接受,但是推荐的几个产品亏损这么多,这叫什么银行理财?”6月4日,李辉打开网上银行为记者展示几份基金的现值:

  数据显示,2011年8月16日,李辉以15万元认购的这款“东风8号”,截至2012年6月4日查询时,其参考市值为132303元,一共亏损17697元。与此同时,李辉自2011年5月12日申购了“国投瑞银融华基金”后,截至2012年5月14日间一共投入资金26000元,截至查询时市值为25889元,亏损111元。两项合计亏损为17808元。

  “这还是最近涨回了一些呢,之前亏得更多。还有,利息损失也得算进来吧?”按照李辉的计算,2011年7月刚调整了存款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达到了3.5%。按照上述两项产品17.6万元本金算,一年利息就有6000元左右。算上利息损失,亏损超过了2万元。

  而在李辉看来,最不能接受的还是银行对其“光大添益C”这款产品的操作建议。“这款产品买了5个月后亏损了近2万元,理财经理又建议赎回换其他产品。当时对理财经理已经失去信心,所以就没有换。”结果,这款被建议赎回的产品却成了李辉三款基金中唯一涨了的。“赎回时赚了7000多元,比利息略高一点。推荐买的都亏了,建议卖的却涨了!这是什么银行理财呢?”

  双方争议+

  “卖时承诺保本,亏了却说正常?”

  5月30日,李辉来到民生银行上述网点,要求银行对产生的损失做出赔偿。“理财经理在推荐这些基金产品时明明是承诺保本的,以‘东风8号’为例,当时理财经理说保本收益是6%,而且按照过去收益看,差一些也有15个点收益,如果行情好一些还可能达到20个点。现在我也不要那么高的收益了,只要求把本金和存款利息拿回来。”

  李辉告诉记者,在过去银行之前,已经与理财经理打过电话,对方也同意退回本金,并按照存款利息计算补偿。“然而5月30日到了银行后,对方又变卦了,说赔偿程序太复杂,不好操作,可以送个礼品作为补偿。”

  银行对于亏损的解释,也令李辉难以接受。“说基金产品本来就无法预测或分析,亏损是个正常现象。那么银行理财人员到底是依据什么给客户做理财产品推荐?而当初营销时又为什么说是保本呢?”

  6月6日,记者联系了民生银行天河北支行上述许姓客户经理,对方表示不方便进行解释。随后,民生银行广州分行办公室联系本报记者做出回应。“保本的说法,现在没有录像和录音,没办法对证。”随后,该负责人在书面回复中强调,“理财经理绝对没有承诺客户六个点的保本收益。”

  “从支行反馈来看,这个客户是属于比较保守的类型,承受不起波动。”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解释,“我行作为代销机构,在向客户介绍产品时已由理财经理为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并向客户充分提示产品风险。”对此,记者询问为什么向保守型客户推荐的产品依然亏损这么多,该负责人强调,“银行的所有理财产品包括保险在内,都不可能承诺保本的,但是我们能为客户找到合适的产品。”

  业内看法+

  “基金未必稳妥,谨慎银行理财!”

  广东省某国有银行省行负责人:

  出现这样的情况,客户可以考虑直接找监管部门进行投诉。另外,可能还存在一种协商解决的途径,目前很多银行都设立了一些特殊的理财产品,这种产品的收益有保证,也相对优厚。这些产品是专门针对出现亏损较多的客户,我们自己银行职工想买都买不到。

  广东南日律师事务所律师甘贵庚:

  近年来银行虚假营销或误导销售的纠纷频频发生。一方面,如果银行未做足够的风险提示,客户可以凭此到银监会等进行投诉。另一方面,如果银行确实存在虚假营销行为,对于出现亏损也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另外要提醒广大储户,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签字之前一定要主动就产品情况和条款合约做足够的了解,不能只是听银行营销就做决定。

  深圳某股份制银行理财人员:

  不要轻易相信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描述。很多银行理财人员其实不见得比普通投资者专业多少,尤其是有时一些银行为了完成营销指标,连普通柜员都要推荐理财产品,他们自己对产品其实懂得并不多。

  另外,一般都认为买基金比较稳妥,实际上,在中国证券业信托责任还很欠缺的情况下,买基金还不如买股票呢,起码自己会看紧手头的资金。

  ■链接

  基金去年亏五千亿 基金经理年薪百万

  3月30日,基金2011年年报披露完毕,wind数据统计显示,64家基金公司旗下971只基金去年亏损总额达5004亿元,仅次于2008年,成为基金历史上第二大亏损年度。

  亏损5004亿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剔除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全年以约250交易日计算,基金日均亏损额达20亿元。如果按971只基金平摊,去年每只基金亏损额达5亿元。从基金公司的情况看,64家基金公司全部亏损。

  从单只基金的情况看,971只基金当中,有814只基金出现了亏损,亏损面积高达83.83%,这一比例超过2008年极端环境下74.5%的水平!

  基金不赚钱,管理费照收不误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2010年基金利润50亿元,拿出了302亿元管理费;去年基金亏损了5004亿元,同样拿走了289亿管理费。在基民财富大缩水的同时,基金公司却“旱涝保收”的现状也饱受诟病。

  中证投资张志民表示,基金经理照样拿数百万年薪,这等于说无论基金亏了还是赚了,基金经理收入没有变化!(钟国斌 詹钰叶 刘文英)

  银行销售误导 基金仅次保险

  根据银率网的数据统计,在银行销售误导现象中,保险被误当成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位居榜首,占比达29.56%;其次是基金,占比20.13%;券商集合理财及集合信托产品并列第三,占比均为8.18%。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保险和基金等产品提成较高,一些银行员工都非常乐于推销此类产品,因此难免在推销的过程中夸大收益、回避风险。对于那些没有投资经验的消费者,在银行投资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注意防范风险,不能被促销人员口中的高收益迷惑,要详细打听询问相关产品的风险和最低收益,切不可稀里糊涂地在合同上签字。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