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停办存折遭非议 自然消亡是最好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9日 01:41  北京晨报微博

  姜樊

  最近,多家银行被曝出暂停办理存折业务,引起储户们的强烈不满:本来银行业就已经“比烟酒行业更暴利”,居然连银行卡每张10元的年费也不轻易放过。银行存折是否真的应该退出历史舞台,被银行卡或者其他金融工具所取代?如果是,存折又将以何种方式退场才算合理?

  从客观讲,银行卡取代存折是不争的事实。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28.06亿张。也就是说,现在中国几乎每人手中都有2张银行卡,比起2003年存折仍为大众首选时的6.7亿张,翻了4倍多;其中,与存折有着相同功能的借记卡累计发卡25.38亿张,占到90%以上。而存折,有银行表示,这部分业务还占不到总量的5%。

  实际上,即便是银行卡,都未必是以后的发展趋势。现在不少银行都推出了无卡消费、无卡取现等服务功能,虽然技术上不成熟、网店也并未完全铺开,但通过网络和手机等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消费、取现,也俨然成为各家银行争先研制的对象。

  无论今后谁主沉浮,现在的问题是,存折究竟该如何退市。银行强制不办理存折遭来非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毕竟每张卡的10元年费,就能让银行坐收近300亿元;对于为了手里几万元、几十万元的存款不被CPI“吃掉”而呕心沥血的百姓而言,自然是不乐意的。

  其实银行大不必如此性急,让存折自然消亡也许是最好的选择。更何况目前在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发展中,银行卡渗透率已经达到40.2%,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人在消费的时候选择使用银行卡。

  此外,让银行卡代替存折更主要的是要降低其使用成本,如年费,而这样的费用并非不可降。在美国,由于部分储户的不满,美国银行决定放弃收取5美元的借记卡使用费。如果中国的银行在“高到不好意思说的”利润中,也能为储户“拔根毛”,或许存折的淘汰速度将会猛增。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