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数百亿银行理财品表外游离 建行112款处在存续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6日 08:09  证券时报
CFP/供图 翟超/制图 CFP/供图 翟超/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

  随着2011年年底信贷类理财产品回表的大限来临,信贷资产回表对银行信贷额度、拨备、资本充足率所带来的压力也将在年底显现。尽管如此,记者近日注意到,部分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年底尚未到期需要回表的理财产品仍然达100多款,规模预计达数百亿。

  个别银行存续规模不低

  按照银监会去年下发的《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即72号文,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要求将表外资产在2010年、2011年两年内转入表内,并按照150%的拨备覆盖率要求计提拨备。

  今年1月份银监会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细化72号文对商业银行银信合作业务表外资产转入表内的规定,要求商业银行在2011年按照每季度不低于25%的降幅制定具体转表计划。

  时至目前,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转表的最后期限已经所剩无几。深圳某股份制银行零售银行部人士称,该行正严格按照监管规定操作信贷类理财产品回表事宜。

  而建设银行(微博)披露的信贷类理财产品信息显示,截至12月19日,建行仍有112款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处在存续期内(今年3月末为109款),除掉数款产品将于年内到期外,仍有超过100款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的到期日为2011年12月31日之后,以2012年3月份居多。这意味着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处于存续期内的超过100款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需要按照规定全部转入表内。

  从建行披露发售规模的约38款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来看,这38款产品的平均发售规模达到3.7亿元。以此粗略计算,建行今年年底仍处于存续期内的超过100款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的规模可能接近或超过400亿元。

  入表将提高银行成本

  年末信贷类理财产品一旦全部入表,对银行而言,成本将大大提高。因为这不仅会占用银行信贷额度,而且银行需要按150%计提拨备覆盖率,同时理财产品入表后视同表内贷款也会占用银行资本,降低银行资本充足率。

  中国银行(微博)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陈珊认为,银信理财合作产品的融资方多是长期资金需求,如房地产和城投公司。这类企业的经营都存在前期开发周期较长、资金投入较大、回收期相对较长的特点,对资金的需求期限较长;而银信理财合作产品期限大多短于1年。因此,银行通过不断发行产品来弥补期限不匹配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采取合适的方式替代营运资金需求缺口,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

  从建行披露的情况来看,银行保留的这部分信贷类理财产品大多发行给老客户,考虑到银行此前也曾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为公司提供贷款,这可能是造成信贷类理财产品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断档的原因。

  今年以来,为了规避银信合作的监管约束,一些银行纷纷发行信托计划受益权、委托贷款类理财产品。该部分表外信贷规模亦不小。以民生银行截至2011年9月末的数据为例,该行信托受益权类理财产品中,今年年末仍处于存续期的有43款。该部分产品可能逃过入表的命运。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