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1年业绩一枝独秀 银行业风光能否再续

  ⊙记者 周鹏峰 颜剑 ○编辑 邹靓

  当前,16家上市银行面对丰硕的业绩和惨淡的股价,心理或许会有些微妙。一边是全年行业业绩增速预计超过30%,一边却是几乎全球垫底的股价水平。过去一段时间里,无论是银行业高管、学者还是投资机构,都在高呼银行股被低估,底部区域已现。然而,市场的表现却总是让人失望。

  也是在今年,外资机构唱空中资银行,再行卖空之实。不久之后,又是他们唱多中资银行,却暗地里逃之夭夭。面对种种令人费解的事情,市场开始相信中国银行业的好日子快到头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本期圆桌将为您解开银行业业绩增长之谜。

  ⊙记者 周鹏峰 颜剑 ○编辑 邹靓

  嘉宾: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关建中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 宗良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周昆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 付立春

  银行业何以“一枝独秀”?

  上海证券报:某银行业高管日前的一席玩笑话语惊四座:“有时候银行业利润高得都不好意思公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各类企业普遍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利润率很低。相关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沪深两市2000多家上市公司整理业绩增速仅为18.76%,而16家上市银行业绩增速却高达31.49%。那么,银行业“一枝独秀”的秘诀在哪里呢?

  周昆平:银行业业绩增长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得益于宏观经济增长导致贷款总量提升,促进了银行业资产规模的增长;二是总体资产质量稳定,与上一个经济周期相比,信贷成本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三是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利差保持相对稳定。目前银行贷款利率与实际市场借贷成本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对银行利率的限制有利于稳定市场利率水平,也有利于实体经济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

  商业银行近年来利润增速较快有其客观原因。一是与实体经济企业相比,银行利润增长更趋平稳。实体经济的利润率与经济波动的联系更为密切,在经济高增长时期,企业利润增长明显高于银行,而在经济增速放缓时企业利润增长也将进入谷底。而银行则不同,在经济周期内利润情况总体相对稳定。因此现阶段在经济增速和企业利润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银行表现得“一枝独秀”。

  二是商业银行的较快利润增长也是为未来可能的风险提供储备。银行在现阶段保持相对较高的盈利水平,可以为未来提供一定的资本储备,一方面抵御潜在不良贷款对资本金的侵蚀,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资本积累。

  三是历史证明,商业银行通过稳定的利润增长保持自身资本的积累有其必要性。2000年左右,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均经历了由于承担实体经济的不良资产问题而导致的资本不足、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状况。这不但影响到了银行自身的发展,也对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有一定的冲击。

  四是商业银行仍然承担了一定的社会性责任。一方面,银行是货币政策的直接承担者,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资本实力的提高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与国外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收费仍较低,大部分关系到民生的项目都以不收或少收的形式经营,相对稳定的盈利水平有利于提高银行的服务能力。

  付立春:像往年一样,今年银行快速增长主要是由存贷款利息差收入增长带动的。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净息差仍是主要利润来源,中间收入中也有很大程度与存贷款业务相关。今年的新增贷款虽然相比往年不多,但存贷款基数已经很大;再加上货币环境相对偏紧,连续加息、贷款利率上浮导致净利息差拉大,共同使银行业绩快速增长。

  实际上,银行的业绩近几年基本都是快速增长的,在所有上市公司中的份额最大,而且在不断扩大。本质上而言,这是由中国银行业的行政性和垄断性造成的。

  关建中:商业银行近几年来业绩一直表现不错,只不过今年由于其他行业整体表现不如以前,所以才表现显眼,也不能说完全意义上的“一枝独秀”,有些行业发展也不错。

  近年来,商业银行业务优良的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资产规模增加、定价能力维持较好水平和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但与前几年有所不同的是,2011年由于信贷规模受到控制,商业银行定价能力的提升较为明显,对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增长的贡献度增加。

  三大风险尚可控

  上海证券报:实体经济是银行业发展的基础,一旦经济出现系统性风险,银行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在经济增长预期放缓的背景下,市场对明、后年银行业资产质量存有疑虑,特别是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中小企业贷款三项,您认为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银行业的经营安全?

  关建中:首先,大公认可出现系统性风险时商业银行不能独善其身。如果明后两年的经济形势恶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另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普遍重视贷款的风险缓释措施,不良率的上升并不一定导致最终损失的大幅增长。

  就房地产贷款而言, 2011年上半年上市银行的房地产业贷款资产质量良好,多数银行不良率有所下降。未来我国政府仍将继续推进城镇化,由此带来的刚性需求的增长将继续支撑房地产的成长。在房地产调控强化的预期下,会出现部分中小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流的情况,但是大面积恶化的可能不大。同时,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企业也按照监管要求提升了贷款准入标准,贷款主要投向大中型房地产企业,同时还强化了风险缓释等措施,房地产企业贷款的资产质量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同样不大。

  在融资平台贷款方面,地方政府性债务中的银行贷款多数有政府担保,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相对不高,政府正着手系统性地解决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问题。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政府财政收入的逐步增加,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系统风险仍能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

  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受国家政策支持的影响,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普遍增长较快,但在商业银行整体贷款规模中占比不大。从大公以往的项目经验来看,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仍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客户中规模相对较大、资质相对较好的企业,这部分企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仍较强。另一方面,作为资金提供方,商业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贷款时,谈判能力很强,能够设置很严的风险缓释措施,增加了借款企业的违约成本。即使发生违约,最终形成的损失也较少。

  周昆平: 首先我认为,整体经济在中短期内并不会出现系统性的风险,虽然融资平台、房地产和中小企业贷款会对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影响可控,不会威胁到银行业的经营安全与业绩。

  2012年,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地方融资平台系统性风险可控,虽然单发性的债务风险仍有可能发生,但出现风险集中爆发的概率不大,预计全年平台贷款对不良率的影响不大。具体来看,第一,我国政府债务处于国际上最稳健水平之列,债务率仍未达到国际普遍认可的标准;第二,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始终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同时大量优质的国有资产也提升了“时间换空间”化解风险的能力;第三,中国经济增长仍将保持稳定运行的态势,存量的债务风险可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削减和释放;四是商业银行近年来始终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和充足的风险拨备,内部消化风险暴露的能力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

  2012年,随着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入市平抑市场需求,以及前期调控政策效果的继续显现,房价上涨预期被扭转,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将显著下降,使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质量面临一定的挑战。然而,政策层面将保持相对稳定,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暂不会继续出台,同时房地产市场参与方的抗风险能力也会有所改善,因此总体风险仍处于可控状态。

  宗良: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实体经济如出现重大问题将对银行业造成冲击。我认为虽然未来2-3年我国经济增速会有所放缓,对银行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总体风险是可控的。

  首先,近几年我国执行的房屋按揭贷款首付比例较高,最低也在二成以上,与国外有些实行的零首付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只要房价不大幅下跌,风险是可控的。

  其次,虽然目前来看融资平台贷款不良率较低,银行业拨备覆盖率充足,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担保,其风险处于可控状态,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有一定风险是现实。不过近几年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也予以处理,只要我国经济实现平稳发展,可望在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

  第三,中小企业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逐步提升,风险可能有所提高。根据银监会公布数据截止2010年底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7.5万亿,而各项贷款余额为50.9万亿,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4.7%,但呈逐步增长趋势,中小企业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较低,在经济下滑时容易出现风险,风险可能有所增大。

  应该承认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下滑,银行风险将有所增加,但考虑到目前银行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相关风险增加对银行的冲击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来年业绩将回落

  上海证券报:市场人士预计,来年上市银行业绩增速可能回落至20%以下。您如何评价银行业来年的业绩表现?影响其业绩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周昆平:未来银行的业绩增速会回落到20%左右。一是由于受银行贷款增速保持稳定、银行体系外资金回流有所增加、境外资金持续流入状况可能不再等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生息资产增速可能略有放缓,但仍是拉动盈利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二是此轮加息周期结束,货币政策定向宽松和经济增速下行使得信贷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净息差可能仅微幅走高,对银行盈利贡献增长的贡献度显著下降。

  三是由于信贷供求环境的变化,信贷替代型中间业务收入增长速度可能有所放缓,手续费收入对盈利增长的贡献略有下降。

  四是由于收入增长放缓而管理费用增长稳定,前期持续下降的成本收入比已经达到历史新低,未来将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对银行盈利增长产生明显贡献。

  五是“拨贷比”的监管要求为信用成本率设置了一个下限,即当期拨备至少应达到增量贷款的2.5%,银行进一步降低信用成本率来释放盈利增长的空间将受到限制。

  宗良:影响银行业绩的根本因素还是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当前金融危机已经步入了更为复杂的新阶段,全球经济环境正处于2008年以来又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受全球经济负面冲击和国内调控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经济下行风险增大。

  从具体因素上看,主要是生息资产规模和息差水平、非利息收入以及不良资产状况等因素。2012年我国银行业信贷规模仍将保持中速增长,预计全年信贷总量在8万亿左右,生息资产规模将保持较高水平,但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息差收入将趋于下降;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以及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增大并显现等。综合考虑,明年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可能会降到20%左右。

  付立春:业绩增长应该会维持在20%以上。业绩增长主要看相关风险的暴露时间,包括货币政策松紧程度、产业政策实施进度等。中长期看,还是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季度。

  关建中:之前提到,资产规模、定价能力和中间业务收入是影响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因素。从未来几年的发展来看,由于国内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短期内完全实现市场化的可能性不大,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的增长仍有较强的保障。考虑到利息收入在商业银行收入中的主导地位,这将继续推动未来几年商业银行收入的快速增长。从费用支出来看,考虑到资产质量大幅恶化的可能性较小,计提拨备超预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而在业务及管理费方面,近年来,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总体呈稳中有降的趋势,这部分费用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也在可控范围内。

  银行业繁荣还有空间

  上海证券报:有市场人士认为,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银行业最鼎盛的时期已经过去,这种说法是否有依据?另有市场人士提出,国有股应该适时从银行中撤出,空出资金可投入到更有需要的领域,您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宗良:应该看到,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银行业仍是支持中国经济崛起和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发展我国的大型跨国金融机构,这说明银行业仍是一个重要的投资领域。我认为银行业的鼎盛期并未过去,虽然未来2-3年我国经济增速会放缓,但是长期趋势并未改变,未来较长时间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银行业也将处于较好的发展期。不过银行业也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而转型,做出适当的调整。

  首先,加强风险管理。银行是经营风险以获得利润的企业,拥有良好风险管理的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会处于优势地位。与国际先进水平比,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只有加强风险管控能力,才能避免陷入困境。

  其次,改善盈利结构,包括平衡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所占比例、扩大零售业务比重、增加中小企业贷款。单纯依赖信贷投放获得利息收入的盈利模式稳定性较差,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大量投放、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变化等因素对银行信贷质量的影响都很大。

  第三,加强业务创新。目前,我国银行业创新不足,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创新在银行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将会越来越重要。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提高创新意识,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发掘人们新的需求,开发新产品,创新服务模式,以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第四,抓住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目前,我国正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对我国的商业银行进入国际市场,扩大业务范围,增强竞争力,分散风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有所作为。

  关建中:首先,大公不赞同国有股从银行大规模撤出的观点。国有股在商业银行中占主导地位,有利于政府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商业银行是国内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政府对中小企业、新兴战略产业等的支持政策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银行的信贷支持来实现。

  另一方面,大公也不赞成银行业最鼎盛时期已过的观点。银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业绩的波动是行业的正常现象。近年来,国内银行已经在积极推动自身的业务创新,包括客户向中小企业倾斜以提升定价能力、加强中间业务拓展以增加收入来源、参照新资本协议持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等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商业银行在面临利率市场化等挑战时仍能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

  周昆平:如前所述,银行对宏观经济有关键性的影响,国家应对银行保持一定的控制力。目前国有股份主要集中于五大国有银行中,而股份制银行和其他类型银行的市场占比近年来也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因此我认为国有股份目前在银行业的占比相对合理,不应该也没有必要退出。

  银行业也是经济周期的行业,在经济增速放缓的阶段银行利润增长也不可避免地会有所降低,因此最鼎盛时间已过的说法也并不成立,未来银行在管理能力、业务转型和综合化国际化方面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银行业应当继续坚持转变业务发展模式,积极提高自身的实力以适应新的变化。

  付立春:现有银行的盈利模式同质化程度高,靠行政垄断赚钱,不能也不应持续鼎盛。在保障金融安全的条件下,充分市场化是未来银行业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中国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才会逐渐培养起来。允许新进入者,促进监管下的充分竞争,才能为实体经济更好地提供服务。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