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报 钟辉
核心提示:第一梯队的有广发银行、东莞银行、重庆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大连银行、盛京银行共7家;第二梯队的包括杭州银行、温州银行、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共4家;第三梯队的为广西北部湾银行、大同市商行、济宁银行、内蒙古银行共4家。
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从147家城商行中遴选出52家,发布城商行竞争力排行榜。
2007北京银行(5.830,-0.06,-1.02%)、南京银行(10.080,-0.14,-1.37%)和宁波银行(24.400,-0.33,-1.33%)三家城商行成功上市,自此监管部门便将城商行上市申请搁置在案。此中,有关城商行上市重启的随风言语屡次盛行不衰。随着众多城商行上市意愿日趋强烈,以及为达上市门槛而在股权结构、资本规模、风险控制等方面所做努力的积累,城商行上市的热潮在2011年找到了火山口,搁置已久城商行上市似乎将重启。
城商行上市前奏
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城市信用社。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城市商业银行。此后,城商行经历了更名、改制、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实现跨区域经营等改革后,已形成独特的发展战略和业务定位,在银行业中的比重逐步提升。船到桥头自然直,经过一系列改革后,城商行开始着手上市。
截至2010年末,147家城商行总资产达7.85万亿,增长38.25%;所有者权益为4822亿,增长34.43%;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所有者权益增长分别仅为19.86%和31.23%,大型商业银行仅为14.94%和30.28%,股份制商业银行为26.11%和44.79%。 147家城商行税后利润为769.8亿,增长55.05%。除了规模快速增长,城商行一直被人诟病的风险控制也得到改善。2010年不良贷款余额为 325.6亿,不良贷款率为0.9%,低于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1.1%。
据媒体报道,证监会正在制定内部指引,对拟上市城商行财务指标提出新的要求,包括资产规模大于800亿元,净利息收入超20亿元等。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近期表示,城商行上市要综合考虑资本市场的容量、城商行公司治理是否健全、相关监管指标是否达标等因素。
城商行上市的三个梯队
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根据相关监管条件和上市门槛,结合城商行自身上市准备进程,按照上市成功的可能性大小把城商行分成三个梯队。由于恒丰银行、广发银行、渤海银行前身是地方性银行,我们将城商行的概念放大,把它们也包含在内。第一梯队的有广发银行、东莞银行、重庆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大连银行、盛京银行共7家;第二梯队的包括杭州银行、温州银行、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共4家;第三梯队的为广西北部湾银行、大同市商行、济宁银行、内蒙古银行共4家。
第一梯队中的银行大都向监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处于静候答复状态。最接近上市广东发展银行已于近日正式更名为广发银行,剑指上市。广发银行总行办公室人员表示,不排除先上了A股再上H股的可能性。重庆银行早在2009年就做好上市的准备工作,在静候监管部门答复无果后,已两次延长“上市方案有效期”至 2012年6月5日;同样递交上市相关材料的还有东莞银行与江苏银行,坐等监管方回复,东莞银行则已经确定承销商;上海银行声称上市已达10年之久,早已疲惫。
相比第一梯队,第二梯队进程显然落后一步。目前,第二梯队大多都在为达到上市基本门槛而努力。杭州银行与温州银行已花了大量精力解决股权问题。杭州银行高管大量减持,温州银行通过四次增资扩股,国有股权逐渐被稀释。哈尔滨银行与包商银行也提出上市战略,据了解,哈尔滨银行已向监管部门提交引资申请,包商银行提出了“国际化银行”战略,希望“在未来二至三年内加快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并上市”。
华南第一梯队:广发铆足了劲,重庆方案有效期再改
广发银行A+H同步上市有待确认,东莞银行、重庆银行行进于漫长的城商行上市之路
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研究员 李雯珊/文
上市,成了还徘徊在资本圈外,且拥有野心的银行的“终极”目标。在南中国的银行里面已经有三家银行已经在“蠢蠢欲试”。广发银行的更名成功、热火朝天地挑选承销商等一系列准备正悄然打起,东莞银行、重庆银行这两家城商行也加入了这场白热化的上市之争。
广发银行冲上市如弓在弦,成败还得看监管机构与市场
虽然广发之局还有待破解,但董建岳及新任的花旗高管团队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让广发银行踏进上市之路。据了解,截至2010年末全行总资产8147 亿元,增幅22%;累计实现净利润61.8亿元,增幅达83%;资本充足率11.02%,核心资本充足率8.30%;不良贷款率1.58%。就业绩数据上来看,广发整体发展情况还算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广发银行目前在股权结构、业绩情况等各项上市硬性指标上还算是符合要求的,而且作为目前剩下为数不多的股份制银行,在今年之内成功上市的可能性很大。改名去区域化的成功多多少少反映出其上市前路还是良好的,不过这些当然还是要看监管机构与市场的状况。”中信证券(28.350,-0.11,-0.39%)一银行业分析师表示。
而广发银行总行办公室的人士近日向记者表示,“目前还没有确定具体的承销商,估计在4月内会确定,至于多少家承销商现在还不能确定,但现在肯定是出于上市进程加快的阶段。”
该人士还透露,“至于是否A+H股同步上市现在还没有最终的确定,不排除先上了A股再上H股的可能性;同时关于市场流传的融资额为150亿至200亿之间的消息,这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所以融资额度在现阶段难确定。”
关于广发银行这次推进上市项目有哪个券商进行操刀的问题,广发证券(15.920,0.08,0.51%)、中金、中信证券、银河证券等呼声较高。
记者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广发证券为广发银行的主力承销商的概率很高,而且除了会挑选中资承销商外,为了更好推动H股IPO,也会找外资承销商,其中瑞银、高盛等呼声也很高。
东莞银行上市资料已提交证监会,目前暂无任何消息
除了一边厢的广发银行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上市外,东莞银行的上市步伐早已赶超广发银行。根据东莞银行内部人士近日向记者表示,“目前关于上市选定保荐人与承销商等事情我们早已确定,一切与上市有关的资料都已经递交给证监会。但目前还没有收到相关消息,这需要根据监管机构的审批,什么时候会有回复则很难猜测。”
他还透露,“至于是哪家承销商则不方便透露,承销商的数量约在5家或以下,这不是确实的数字,具体情况到时自然会有相关的公告通知。”
东莞银行截至2010年末,该行总资产达1076.61亿元,同比增35.92%,各项存款余额为701.56亿元,贷款余额为397.82亿元,实现净利润10.63亿元。
东莞银行的上市之路已经走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为何迟迟没有回音?招商证券(18.580,0.02,0.11%)一银行业分析师则表达相关看法,“由于目前监管机构从网点扩张等相关元素开始对城商行进行比较严厉的监管,不可能像以往那样很容易就扩张网点。同时很多城商行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确实有了不错的提升,有一部分都提出了上市的要求,但监管层是不可能让这么多城商行上市的。”
“因为监管层已逐渐明白到城商行上市有可能会加剧其经营的风险,所以即使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像东莞银行提出了上市的申请,但估计要修成正果则要等上一段时间。”招商证券人士表示。
重庆银行上市方案有效期已一拖再拖,重庆市力挺今年推进成功
已经递交资料到证监会的城商行不单只东莞银行一个,重庆银行在2009年就已经加快推进,原本估计可以在2010年上市的计划,却因为监管层迟迟未批与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一路拖延至今,与东莞银行一样只能静候结果。
其实早在2009年重庆银行就已经在内部召开股东大会等一系列会议上做好了上市工作的准备,而当时股东大会通过的“重庆银行上市方案的有效期” 方案原本应在2010年6月5日结束,而A股发行事宜尚未完成,所以在2010年召开的2009年股东大会上特提请股东批准延长该方案有效期一年,至 2011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