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银行 > 2011年央行第二次加息 > 正文
□ 本报记者 王爽
4月5日,央行宣布自4月6日起加息,加息幅度延续了之前的风格,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次加息距离上次加息还不到两个月,也是今年以来的第二次加息,加息通道中,民众的生活、企业的经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转存有点热理财期宜短
央行甫一加息,市场闻风而动。记者4月6日走访省城工行、建行、兴业银行等营业网点,发现各家银行的存取款客户数明显增加,一些老年人更是早起排队到银行办理转存业务。
工行泺源支行大堂经理刘云杰告诉记者,4月6日存取业务量增加了三四成,大约有1/3的客户是来办转存的。在泺源大街一家建行网点,工作人员说,“今天来转存的储户很多”。
虽说加了息,但盲目转存还没到期的定期存款不一定合算。据工行理财师介绍,有固定的公式可以计算转存的临界天数。即:360天×存期年限×(新利率-原利率)÷(新利率-活期利率)。套用公式可以算出,本次加息后,1年期定期存款的临界天数是33天,已经定存超过33天的,转存反而会“赔”钱。
同样的道理,3个月期定期存款、6个月期定期存款、2年期定期存款、3年期定期存款和5年期定期存款转存的临界天数,分别为10天、18天、49天、64天、95天。
不少经济学家纷纷预测,今年上半年还有加息的可能,这给老百姓如何存钱出了一道难题。对此,工行大观园支行的邢伟说,在加息预期比较强的情况下,不论是存款、购买外汇和理财产品,都应该选短期的,以分散加息后收益受损的风险。如果是定期存款,目前进行3个月的定期存款最为合适,可以避免上半年如果继续加息带来的转存烦恼。如果资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则可以选择稳定型的短期理财产品,以不超过一年期为宜。记者看到,目前建行一款一年期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达4.8%,兴业银行的一年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达5.2%,远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房地产企业未来“找钱”非常难
“加息后,不少对银行贷款依赖度大的企业,资金压力和财务成本都会增加不少。”省城一家国有银行的信贷经理李先生告诉记者。
李先生说,今年该行对鲁能这样的大企业也没有执行基准利率,而是进行了5%的上浮。眼下,随着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的轮番上调,对于一般性企业的贷款利率,银行至少要上浮15%。这样一来,一年期贷款利率将达到7.26%以上。
“现在中小企业到银行贷款,一般要执行基准利率上浮20%—50%,有的银行甚至上浮80%。”一位中小企业主向记者叫苦。
山东伊莱特重工有限公司是济南一家中小企业,该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如果现在企业贷款1000万元,与4次加息前也就是去年10月19日之前相比,一年光利息就增加十几万元。另外,今年3月份后,很多银行还增加了贷款额度审批手续费,比如从之前50元/万增加到现在150元/万。
去年以来,央行不断收紧流动性,令银行出现了“钱荒”。不少银行的信贷投放“优中选优”,支持的方向也更加明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的信贷指导政策显示,我省四类企业未来“找钱”会非常难。其中除了国家调控力度较大的房地产及建筑类企业外,高污染、高能耗以及产能过剩企业等也是银行严控放贷的对象。
另据银行界人士透露,此次加息后,尽管存款利率增加了,但银行息差收入可能还会增加。这是因为,眼下很多银行已将放贷重点转向优质的中小企业,上浮利率较高,收益更大。
“靴子落地”沪市攀上3000点
央行宣布加息后,不少股评家预测4月6日的股市会上涨,因为“靴子落地”,利空出尽。两市行情验证了这一预测。截至4月6日收盘,沪指报收于3001.36点,涨幅1.14%,有色、券商、银行、能源、黄金板块均出现了大幅上扬。
不过,在蓝筹股的拉动下,虽然沪指成功攀上了3000点,但很多投资者却没赚到钱。市民王小姐买了两只股票,股票账户里的资金不但没增加,还减少了。多数股民也反映,大盘今天涨得不错,但赚钱效应不明显。
对此,国泰君安山东分公司理财中心主任于晖解释是,从3月下旬开始,市场的二八效应就愈演愈烈。从4月6日的行情来看,大盘涨了34个点,但是跌的股票和涨的股票一半对一半。况且从去年以来,很多股民持有的都是高成长性的中小市值股票,还没有跟上大盘的转换。所以,大盘指数虽然涨了,但是股民账户不一定赚钱。
对于后市,于晖认为,在CPI高企的压力下,短期股指出现连续上冲的可能性不大,市场依然是震荡市为主。最近看好以低估值的估值修复行情,比如以银行为代表的低市盈率板块等。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次加息的目的在于控制通胀,如果下半年管住了通胀这只猛虎,楼市也开始降温,则市场有望出现整体性的行情。
■相关链接
加息可能加速楼市“拐点”到来
专家认为,货币政策将与一系列调控政策形成“合力”,对楼市形成深远影响,而此次加息可能加速楼市“拐点”的到来。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部部长杨红旭则认为,这次加息将会有效叠加此前出台的楼市各项调控政策,量变转为质变将是必然之势。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分析师薛建雄认为,目前开发商仍是策略性降价试探市场,“限购令”和“限贷令”所引发的成交量锐减正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而货币政策的实质性收紧也让开发商债台高筑,降价将是开发商的必然选择;同时,行业将加速洗牌。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