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破解银行手续费疯狂之谜:1500亿背后的资本游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8日 10:56  华商晨报

  破解银行手续费“疯狂”之谜

  昨日,冯权用浦发银行卡在招商银行的ATM机上取了200元钱。随后,一条短信发到了他的手机上,“手续费2元”。

  2元钱,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消费数字,但背后其实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合。

  一个惊人的发现:

  16家银行手续费收入增近四成

  “其实,这种看似分散的业务收费已经占到了目前中国银行业收入构成的10%以上。”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说,“现在银行业的游戏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传统靠利差进行的贷款业务模式虽然还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生命力正在下降。”

  史建平的分析在16家上市银行的中报里可以找到佐证:中国银行业在今年上半年仅凭“手续费及佣金”一项便掘取了接近150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财富。16家上市银行手续费业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5.13%,几乎接近40%的“疯狂”增长。

  尽管官方表达了银行不得乱收费的立场,尽管用户的不满在坊间及媒体上不停被放大,但仍然改变不了一个事实:接近1500亿元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已流入各大上市银行,并成为财务报表“利润”中最坚实的组成部分之一。

  仅就银行收益而言,辽宁的情况与全国并无两样,来自工行辽宁省分行营业部的数字显示,除去贷款利息业务外,工行在辽宁的“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收付及其他委托代理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业务)收入在今年上半年达到了18330万元,同比激增5152万元,增幅高达39.1%。

  相关人士对此的解释是:“银行卡的大量消费最终导致了这种局面的出现。”记者得到了一份全省银行卡的消费报告,全省银行卡消费在2009年上半年为863.74 亿元,卡均消费1346.12元,银行卡渗透率为25%,较2008年年底仅仅增长了3个百分点。

  “一个省的数字和一家银行的数字无法科学对比,一个省的数字反映着一种趋势,说明辽宁银行卡的消费增长速度应该维持在年均3%左右的水平,除非不确定的因素出现,才可能导致出现异常的增长或下跌。”史建平说。

  一个被忽略的细节:

  7200亿金融债券被延期10年

  “不确定因素”究竟是什么?为何在2010年,中国银行业的“手续费”问题会如此集中的密集爆发?史建平的解释是:“没有偶然的事情,现象间都存在着彼此的联系。”

  一个细节成为史建平的切入点。不久前工商银行曾发布一个公告,其内容为“工商银行持有的3130亿元华融债券到期后延期10年,利率维持现有年息2.25%不变。”这个消息在当时并未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

  “这恰恰是一个被忽略的细节。”史建平说,“这个债券曾经是处置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救命钱’。”

  更详细的资料表明,早在工商银行之前,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同样发布过此类消息,而这些消息汇总后得到的官方数字是:7200亿元。

  而记者进一步调查得到的数字是:在2000年左右,为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相关机构组建了“华融”、“长城”、“信达”和“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而当时这四家公司从工行、农行、中行以及建行账面接收的不良资产数字则为1.4万亿,而这笔债券的结账日便是2010年。

  如今,这个结账日被财政部允许延期10年。“说明当初的不良资产仍然无法以现金的形式冲账,但这些显然不会以不良资产的形式显示在银行的报表里。”史建平说。

  这种变相的“资本游戏”其实正在让“手续费”成为银行最具生命力的利润催化剂。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上半年的新增贷款总额为4.6万亿元,但中国银监会又要求“银行将表外贷款转向表内”。说得通俗些,就是把“看不见的贷款变成看得见的贷款”。

  与4.6万亿元的表内贷款相比,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的表外贷款达到了1.3万亿元。“这意味着一旦银行将表外贷款都转为表内,中国上半年实际新增贷款数字要达到5.9万亿元,而全年的贷款调控总额只有7.5万亿,说明下半年各大银行的贷款空间总和已不足2万亿。”史建平说。

  “金融债被延期,贷款空间又急速缩小,所以银行需要不停在股市进行融资以扩充资本金。”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说,“通俗说就是堵窟窿,而现在中国股市仍然虚弱,所以重复融资显然不现实,银行在手续费上做文章以增加利润空间就顺理成章了。”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5000亿资金变相进入房地产市场

  银行手续费因贷款空间缩小而变得“意义不同”,这使得另一个疑问连锁性的产生:为何巨额贷款会以表外贷款的形式得以实现,又是怎样实现的?这些钱又流到了哪里……

  史建平的回答是:“太多的银行和信托产品相结合使得表外贷款得以实现,监管层尽管已经出台规则制止,但既成事实已无法改变。”

  记者在对比各大银行财务报表时发现,有三家上市银行在2010年1月时公布的“月中”新增贷款额为973亿元、802亿元和517亿元,但到“月底”时,三家银行的新增贷款额却几乎均减少近半。

  另一个与之相对比的数字令人玩味:根据中国平安披露的信托数据显示,其信托资产目前已达1308亿元,比2009年年末增长了169%,而另一个被忽略的事实是:在今年7月份时,中国银监会对“银信”合作产品进行了紧急叫停,按照当时官方公布的数字,中国的“银信”合作产品规模已经突破了2万亿。

  记者在多方采访后得知,这种“银信”合作模式在理财产品的“掩护”下,实质上是将银行的存量贷款以及新增贷款以“表外形式”发生,“通俗说就是把账面上的钱变到账外,然后通过其他方式再转回,这样既符合国家对于信贷总量的控制,银行自身又可以赚取丰厚的利差。”一位资深信托人士对记者说,“就是利用这种擦边球,银行在信贷规模上实现了账面的减少而实际的增加,其结果是银行和信托公司双受益。”

  但几乎没有人能说得清这些“转到表外”的资金具体流到了哪里。记者从中国最权威的信托统计中心用益信托了解到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有56家银行和53家信托公司参与了2421款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在这些产品中至少有26.93%的产品投向了房地产领域,也就是说至少有超过5000亿元的资金变相流入了房地产市场。

  “对于银行而言,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只是资金的一种流动方向,最终的风险要看如何体现在房价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说,“如果房地产调控成功,房价趋于合理,那么这种投资便不会成为不良资产,但如果房价失控,最终房地产崩盘,那么风险就显而易见了。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减弱贷款类业务、增加非利息业务自然便成为目前降低风险的一种方式了。”

  一个需要避免的影响:

  民生资金被滥用或挪用

  “现在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金融风险的影响绝非银行本身。”史建平说,“这种影响会在下半年开始显现,由于贷款空间被压缩到2万亿以内,用于改善民生的资金投入将会更加紧张。”

  仅就辽宁而言,史建平的这种担忧已经有迹象可寻。

  记者调查后的数字显示,我省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总计1876亿,同比少增1080亿元。而记者从各家银行得到的数字显示,这些贷款资金大部分被投入到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中,以工行辽宁省营业部为例,他们已经为辽宁投入了超过100亿元贷款以改善交通状况,而这其中有13.11亿元用在了沈阳地铁二号线的建设上。

  而广东发展银行沈阳分行对辽宁的信贷投放在上半年也达到了150亿元左右,重点投放的领域则是节能减排、基础设施等。

  “在宏观经济趋向良好时,银行或者金融系统的风险会因为良好预期而变得可控,但如果整体经济走势出现异常,则风险的不可控将会导致一系列麻烦的后续反应,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目前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已经到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阶段。”史建平说。

  尽管对于目前的现状有担忧,但史建平对于未来的预期还是正面的。“不是说我认为国民经济出现了不可控的危机,而是说的确存在问题,所以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史建平说,“对于国民经济走势的预期我还是看好的。”

  不过易宪容也提到了即将发生的可能性考验,而这个考验便是“通货膨胀”。在易宪容看来,太多的钱被银行以各种方式放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已经对物价指数造成了上涨压力,如果通货膨胀出现或者持续,人民币存款因物价上涨“被贬值”而造成存款业务大幅下滑,未来的金融局势将更为复杂。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业管理部得到的一组数字是: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额在上半年增加了2753亿元,同比少增476亿元;而央行公布的全国数字则是: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7.6万亿,同比少增2.4万亿。

  “物价上涨预期,存款下降,贷款规模缩紧,这些迹象都在提醒各地政府必须提高民生资金使用效率,而且要严控资金使用渠道,以防止资金滥用或挪用。”胡星斗说。本报记者 刘滨 

  1498.29亿!

  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中报已公布完毕,在短短半年内仅凭手续费及佣金,16家银行便收入近1500亿元。

  与这1500亿元相对的是银行用户的“口水战”,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舆论反复质疑的是:“为何服务水平与世界水平相距甚远的中国银行业,在手续费等收费行为上却不遗余力地与世界看齐?”

  “疯狂”的手续费背后,究竟隐含着怎样的深层次原因,并将产生怎样的深层次影响?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