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发展模式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2日 01:38  21世纪经济报道

  曾庆文

  自今年年初以来,国务院、中国银监会频频出台文件,提出要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和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的信贷管理,抓紧清理、核实并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债务、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政府、银行、企业等极大关注。清理的结果如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银行业的走向究竟会带来什么影响?

  根据估算,2010年一季度的银行新增贷款,仍有40%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模1.35万亿元左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规模的急剧膨胀,使得中央对地方债务风险的担忧不断升级。

  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商业银行对2009年投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要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估、整改保全;6月底前完成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业务的全面自查清理;7月上报结果。

  进入8月份,平台公司贷款清理将进入抽查阶段。9月底前完成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五级分类工作和提足拨备,年底前完成贷款核销。

  这就意味是次清理将直接影响银行的资产经营情况。

  按银监会要求,对于整改不到位的风险贷款,将进行五级分类调整,列入非正常贷款,并根据五级分类的情况按相应比例计提风险拨备。

  鉴于各家银行政府融资平台清理正在进行中,同时清理过程中,各行通过努力,风险敞口会有相当比例下降,因此,按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的10%、20%形成风险敞口进行简单预测(风险拨备全部按次级对应的25%测算),具体情况如下:

  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2009年末贷款余额的10%形成风险敞口,将增加不良贷款7380亿元,需计提风险拨备1845亿元(进入次级类按25%计提拨备),占2009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6684亿元的27.6%(国有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等贷款占比小,故未考虑对此形成的影响)。

  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2009年末贷款余额的20%形成风险敞口,将增加不良贷款14760亿元,需计提风险拨备3690亿元(进入次级类按25%计提拨备),占2009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6684亿元的55.2%。

  预计2010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仍然增加,年底可能达到10万亿元,不良贷款的影响在2009年数据测算的基础上还会扩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此次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清理将对中国银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首先,不良贷款余额将有较大幅度增加,资产质量恶化。平台贷款10%的不良将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从1.58%上升到3.92%,平台贷款20%的不良将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从1.58%上升到6.27%。其次,银行业盈利水平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平台公司产生10%的不良贷款计提风险拨备1845亿元,平台贷款中20%的不良计提风险拨备3690亿元,从而较大幅度的减少银行业净利润额。

  因此,今后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从过去的过量放贷甚至有降低条件放贷调整为审慎放贷、合规放贷。银行机构集中发放平台公司贷款就可以过日子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在此情况下,银行必须及时调整信贷投向。根据国家的产业目录和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政策,有效调整信贷结构与投向。公司贷款业务将突出支持一批行业前景好、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优良大中小型企业,通过支持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实现银行业务的不断壮大,改变过去仅“贪大”的心理,做到“抓大不放小”,从而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背景下,银行将借此次平台公司贷款清理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式。

  随着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工作的继续深入以及贷款新规的严格实施,银行的管理层必须认识到,2010年将是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转变增长方式的一年。各银行必须通过流程优化、队伍建设、创新产品等方式来调整信贷结构,转变经营模式、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面对监管政策的变化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银行要“大而全、小而全”的理念必将改变,各家银行“趋同性”的态势也必将分化。各层级的银行错位竞争,立足于细分市场和充分认识自身资源优势,提供特色金融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精细化金融服务,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

  大型银行在资本市场化实力、资产规模、网点数量、资源拥有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定位是发展成为国际、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金融机构。

  中小银行只能发挥自身的优势,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在局部区域、重点产品方面对中小企业、个人投资消费提供融资服务,这才是中小银行的正道。中小银行有三个发展途径:一是发展为区域银行;二是发展为社区银行;三是发展为提供某类专业化特色产品的银行。

  (本文作者为重庆银行信贷监控部总经理,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