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大提价:或达成价格同盟 收费标准模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1日 20:09  南方周末

  银行似乎已达成价格同盟。四大行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在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提高收费也是一种定价策略

  这次,张纯(化名)终于忍不住了,在使用了5年网上银行后,他用脚投票,抛弃了农行,转投了一家股份制银行。

  从前,他的“小金库”都放在农行,就是“图它转账方便收费便宜”。但张纯没有料到农行在悄无声息地大涨价。以他平日里用得最多的跨行还款为例,以前,4000元的网银跨行同城转账,只要2元钱,自4月以后,中国农业银行的这笔费用已经上升至20元,涨了10倍。更让他气愤的是,这些收费都是在没有告知的情况下“被完成”的。“怎么农行一上市,面孔就变了呢?”张纯纳闷道。

  变脸的不仅仅是农行,看了数则报道,张纯才知道,几大国有银行近半年来几乎都上调了网银跨行转账费,工行的这项收费单笔最高已涨至45元,中行涨至10.5元,建行25元,交行20元。

  跨行取现手续费翻番升至4元,网银转账费暴涨10倍,加收重置密码费……从7月起,银行“想升就升”的大提价冲击波一波赛过一波。

  与此同时,银监会正在对各家银行多达3000多项的收费项目进行检查,由银监会、国家发改委共同起草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于8月6日下发各商业银行和地方价格主管部门征求意见,意见稿规定有7项服务银行将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其中包括跨行查询及密码挂失。

农行网银跨行转账费用“悄无声息”地涨了10倍,客户认为农行未有效告知 (CFP/图)

  免费时代终结?

  仿佛是一夜之间,银行的收费项目多了起来。

  对于银行而言,这样的情形再自然不过——从2003年至今,银行的服务种类直线增长,从当初的不到300种涨至超过3000种,同步地,商业银行的“商”味越来越浓,利润和回报已成为银行的首要考虑。

  自2004年3月,第一次有银行“勇敢地”宣布对银行卡收取10元年费以来,几乎每年都有银行对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调整,6年间,银行客户先后经历了小额账户管理、跨行取款、短信服务、挂失、补卡等多项业务从免费到收费的过程。

  银行收费的法律依据有两个:《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

  《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是由发改委和银监会共同制定的,200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该办法规定,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其第七条限定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商业银行服务范围为:(一)人民币基本结算类业务,包括: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本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二)银监会、国家发改委根据对个人、企事业的影响程度以及市场竞争状况确定的商业银行服务项目。除前款规定外,商业银行提供的其他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

  以银行跨行取款费为例,这项收费的价格为市场调节价。香港《经济日报》在一篇文章中算了笔账,跨行取款费从每笔2元升至4元,一家可以发出2.21亿张卡的大型银行,调价后每年可多赚近亿元。只要市场接受,从银行自身利益出发,这样的调价看起来颇为有理有据。

  调价自然引来了客户的众多不满,但银行显得颇为委屈。

  银监会创新部主任李伏安解释,“站在银行的角度,原来的收费是2元,作为发卡行,我给用户提供了方便,却还要倒贴1.6元,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把价钱成本转移给用户。”

  原来,根据央行规定,银行卡持卡人在他行ATM机上成功办理取款时,无论同城或异地,发卡银行每笔要向代理行支付3.0元的代理手续费,同时向银联支付0.6元的网络服务费,即跨行取款每发生一笔,发卡行要付出3.6元的成本。

  从2003年到今年,随着银行卡越发越多,发卡行面临着一个抉择:是继续补贴用户,培育市场,还是提高收费?

  看来银行集体选择了后者。而现在看起来,这仅仅是小小的试探——接下来,公众发现,银行集体上调网银收费。银行收费究竟有没有标准,该走什么程序,公众一浪高过一浪的质疑由此触发。

  模糊的标准

  “国内银行很多收费都是凭感觉、拍脑袋,小银行都是看大银行怎么定价,然后追随。实际上,银行和公众产生矛盾,正是因为银行定价主观随意性太强。”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银行和公众产生矛盾,与银行业竞争不充分、一些大银行存在相对垄断也有关系,正因为垄断,它们才能够把定价的主观意志随意施加。

  银行收费涨得离谱,银行的定价标准有没有什么依据可循呢?“事实上,银行某个单一业务的成本几乎是外部不可能进行测算的。”社科院金融研究室主任曹红辉说,“再说外部人员怎么评估银行所说的交易成本和收费标准的合理性呢?”

  比如,电子银行部发生了一笔交易,在全行角度很难统计花费了多少成本,首先要分摊所有的成本——同事的成本,涉及的网络,作业的人的时间要算进去。银行服务不仅涉及事关独立部门,任何一个行为都涉及到前中后台的服务,不是一个时间点就耗费了这个部门的时间,风险管理、结算部门等等都需要进行配合。

  李伏安表示,在征求意见稿下发一个月后,正式的意见稿会相应出台。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次的征求意见稿对于银行的提价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执行相关服务价格前,应至少提前5个月在相关营业场所显著位置、主要媒体和商业银行网站进行公告,使客户享有获得价格信息和自主选择服务的权利。

  “银行也要遵照市场化的运作流程,公开、透明地执行。没有跟客户公开细则、通知到位,或者私自调整银行没权利调整的收费项目等,都该给消费者一个合理说法。”李伏安说。

  看来,对于银行收费应由谁来决定,应履行什么手续等问题,可能会有一个说法。

  谁更有底气?

  尽管手续麻烦,张纯还是决定抛弃农行。“银行总要抢客户的”,他很有底气地说。

  一点也没错。作为银行的新兴业务,电子银行的发展历史已经将近10年,而且在银行的中间业务中越来越重要。

  农行的电子银行部一位经理告诉记者:“这是构成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部分,也是银行增长较快、最有潜力的业务。”每家银行都会高度重视这一块资产。

  的确如此,在付出了先期的物理成本之后,电子银行业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边际成本递减,而收益递增的业务,几乎就是一个“金蛋”。

  只是,国有大行如此巨幅地上调网银服务费,难道他们不担心竞争对手乘虚而入吗?“网银虽然发展很快,但依然是线下银行的附属产品,我为什么成为工行网银用户,因为我本来就有工行的卡,四大行先提价也是因为本身有强大的网络优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在接受采访时称,国内银行业竞争不充分,国有大行营业网点众多,拥有大量的群众基础,客户规模庞大,因此并不担心客户流失问题。“国有大行可以以涨价来淘汰费率低的、所谓的‘劣质’客户。”

  似乎证实了刘胜军的判断,农行和工行这两家提价最快和收费最高的银行恰恰是网上银行客户量最多的。

  据悉,截至2009年末,农行各类电子银行客户突破7000万户,个人网上银行注册客户数突破2200万,交易笔数超过14亿笔,交易金额约16万亿元,业务收入市场份额比上年度提高5.3个百分点,同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截至2009年末,工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数已达7536万户,企业网银客户数达189万户。企业网上银行实现交易额135.35万亿元,个人网上银行实现交易额17.81万亿元,客户数及交易额均保持同业领先地位。“大家半年都有考核,考核下来一看,你跟我的差距很大,分析出来主要是收费的差距,那就调价呗。”农行的电子银行部一位经理表示。

  于是,银行似乎已达成价格同盟。四大行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在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提高收费也是一种定价策略。

  对于张纯来说,他的选择也并不很多。不过,这场消费者和银行的博弈已经展开,除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张纯还可以选择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甚至外资行中的任意一家,近期,不少外资行就纷纷推出了网银收费的优惠业务。

  (本文亦感谢新闻助理高莺、实习生曹小波)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