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信合作冲动 短期内监管部门仍需非常手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9日 01:39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振华

   银信合作覆水难收,动能强大。

   监管部门虽两道金牌(《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仍不能遏制银信合作的冲动。至四月底银信合作规模至1.88万亿,单4月份高达5800亿。如果没有进一步控制措施,本年银信合作规模将轻松翻越3万亿大关。如果加上7.5万亿信贷规模,2010年实际新增信贷仍将高达10万亿以上,这将与去年信贷规模持平。

   银信合作本身并非洪水猛兽,但值得注意的一个倾向是,尽管控制住了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但绕道银信合作的信托贷款可以几乎不受限制。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去年一年暴增,规模惊人。虽外界多有声音认为目前地方融资平台9万亿债务并不算高,但地方债务短期暴增,苗头已经危险,只是没有到极端严重地步。而房地产价格暴涨,积累了巨大泡沫,已成共识。因此,两者才成为信贷调控对象。而房地产贷款事实上也多与政府平台相关,无法分离。

   一方面,暴增的地方政府债务,并非公共债务,多是项目贷款、政府公司贷款,这导致资源日趋向政府手中集中,集中程度越大,对公平竞争秩序破坏越严重,同时也影响生产效率。虽短期有利于经济增长,长期则造成无法恢复的国家经济肌体损害。因此,必须控制政府平台贷款。

   另一方面,银行长期绑定政府,以银信合作方式用隐性银行信誉作担保,满足政府所为经济发展巨额资金需求,没有尽头,没有边界,是一条不归之路。历史无数教训证明,必然会形成坏账,并且肯定是银行买单。合约归合约,国情决定到处都是借口,银行根本无法推掉最后损失造成的责任。

   那银信合作为何还有如此动能?

   当然并非信托公司运作政府事项超能,其背后实为银行放贷行为失控。

   原因是,监管部门虽然恢复信贷额度管理,但各银行竞争激烈,市场主体不活跃,而政府借刺激经济之际,异常活跃,且有政府财政或明或暗担保,人人抢之。

   危机时期的经济刺激计划,虽能帮助恢复经济,但往往代价惨重。本轮经济刺激计划严重破坏银行改革以来建立起来的日趋正常的银政关系和银政文化。危机时期,资源更集中于政府,政府正借此俘虏银行。不管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更不消说地方的城商行,银行明知山有虎,也很难摆脱政府诱惑和控制。

   因此,甘于俘虏,为地方政府依“托”创新,只是银行创新一种而已。

   若要解决银信合作问题,自然不能以信托说事儿,拿信托祭旗,管不住政府,至少要管住银行。

   银信合作背景极其复杂,是多重利益纠葛,因此更需长短策综合运用。

   其一,长期看,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非常必要,这样开启信贷转让的正常路径,减少灰色操作,为银行和机构赢得创新空间。

   但资产证券化不能激进,完全放开,则对公众不负责任。银行可能会利用信息和技术的优势,将银行风险、政府风险向公众转移,并将风险向社会扩散,对公众利益造成实质性损害。因此,应循序渐进,目前因金融危机而停止资产证券化,十分不足取。

   其二,信托公司应当增强主动资产管理能力,对信托公司实行类资本充足率管理。从来减小银行出表业务的诱引,将减小银信合作的吸引力。但央行、证监和银监应协调配合,放弃部门利益,为行业健康发展寻找疏导路径。

   长期之策未必能解决眼下问题。据说,监管部门正酝酿对银信合作业务进行并表管理,并对信托公司进行资本金监管。

   这遭到“市场化”人士的强烈反对,理由是监管一刀切,不符合市场需求和市场化趋势,亦影响企业使用资金意愿。

   这种反对声音虽有合理之处,但未免失之简单,或者不愿正视问题之所在。

   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市场需求,道理很简单,对资金价格既不敏感,也不承担最后责任,所以永远都无法真正满足。因此,并非来自市场需求,就无所谓市场化的力量,更无法仅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市场化不能作为一种工具,需要时拿来一用,无用时束之高阁。

   因此,短期内监管部门仍需非常手段。

   其一,强力压缩信贷类银信合作规模,将其拉回到既定轨道上,将信贷类银信合作并表管理,纳入7.5万亿信贷额度管理之内,应是非常时期之需。并且坚持1-2年,消除冲动,管住银行。但这应当设置期限,“管住”而不是“管死”,在非常时期过后,应取消这种监管方法,为金融创新营造宽松环境。

   其二,更为重要的是,及时取消货币刺激政策,将货币政策常态化。限制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从宏观环境上,让银行失去与地方政府“合作”动力。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