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濒临倒闭到跨区经营 广州银行重生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5日 03:00  金融时报

  玉平

  2009年9月27日,中国银监会批复同意广州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广州银行。

  2009年10月9日,深圳银监局批复同意广州银行筹建深圳分行。

  从广州市城市信用合作社到广州市商业银行,再到广州银行,其发展轨迹与其他城市信用社并无两样;但是,如果你了解到,广州银行曾经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金融机构,曾经历了“刮骨疗伤”、浴火重生的生死考验,曾演绎过令人关注的“广商行现象”,曾是中国问题金融机构风险处置的典范的时候,相信你也会与广州银行的人一样,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因为,这不仅仅是名称和区域的改变。

  告急:“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广州市商业银行由46家城市信用社联社组建而成,是全国比较早的省会城市商业银行。1998年,两家支行违规账外经营案件暴露,广州市商业银行管理层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保全资产,导致经营状况迅速恶化,全行出现流动性风险,总资产200多亿元,几乎全部为不良资产;每天靠央行再贷款和高息拆借保“开门”,资金头寸缺口40多亿元,累计亏损20多亿元,银行、政府、监管当局为“支付头寸告急”天天研究对策。

  此时的广州市商业银行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有引爆的危险。事实上,广州市商业银行的关闭已经被提上日程。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人民银行准备了70亿元再贷款,用于随时可能发生挤提时老百姓储蓄存款兑付。业内人士将这笔钱的用途形象地比喻为“买棺材可以,但抓药不行”。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只是因为姚建军的到来,这笔钱没有派上用场。姚建军改变了这里的一切。

  广州市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可谓“惊天、动地”,此事惊动了最高层,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做了重要批示,要求人民银行和广东省、广州市政府采取八项措施,包括派驻现场监管小组,调整领导班子,处置和化解金融风险。

  在此背景下,2001年4月,当时人民银行总行监管二司官员姚建军和广州分行监管骨干成立了“五人小组”,同年7月,姚被正式任命为行长进驻广州市商业银行,开始对其进行“彻底整顿和重组”。从北京到广州,人事司长与他谈话交代任务是两年,最多不超过三年回来。连姚建军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从此与广州银行结缘,走上了“八年抗战”的道路。

  受命:央行官员紧急“空降”

  曾精心导演了“广商行现象”、领导广州市商业银行沧桑巨变的现任广州银行董事长姚建军承认,他当时是“救火”来的,但来了以后,他的想法变了。“我感到很有信心,这个银行还有救。这是出于几方面的考虑:第一,广州这个地方不错。应该说,广州市场很大,特别是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广州有绝地重生的要求,加之广州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第三,这就为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第二,广州市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与支持。亚洲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金融意识普遍增强,开始把目光转向做大做强地方银行。第三,监管部门科学监管,为问题金融机构排忧解难。资本充足率达标、不良资产的处置、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是银监会成立以来‘死逼’住不放的几个问题,推动地方政府出钱、出政策、出资源化解历史风险。”

  关于金融风险,姚建军曾形象地做过比喻。他说,一家金融机构风险的破坏力相当于一颗原子弹,不管在哪座城市爆炸,这个地方二十年“寸草不生”。所以,广州市商业银行不能倒。广州市商业银行倒了,会影响广东以至华南地区,甚至全国。

  疗伤:用发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巫克飞也曾是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监管官员,对广州银行的情况一清二楚。2004年,来到广州银行任副行长,2007年任行长。

  大学教师出身的他来广州银行前曾跟自己的太太说,这个行做好了,咱们往下做;要真是关门了,我就回大学去教书。提起当年的感受,巫克飞只用了一个字来表达:难。

  其实,从2001年亏损7亿元,到2004年亏损1亿多元,广州市商业银行已经有了相当的起色。这句话也反衬出姚建军2001年到来时究竟面临怎样的处境。

  整顿伊始,姚建军就提出,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自身生存问题。他在向时任广州市市委书记、现任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汇报时讲了一句话,银行有问题不怕,怕就是不发展,大发展,大问题可以变成小问题;小发展,小问题可以变成大问题;不发展,没问题也会出问题。书记听了后非常高兴,表示坚决支持。广州银行的再造工程由此拉开序幕。

  广州银行的改革从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为突破口,渐次展开。

  据姚建军介绍,2001年以后,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确立了“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自身生存问题”的工作思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一方面通过精简人员、强化激励约束机制、调整网点布局、压缩费用等措施稳定和改善经营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手段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健全激励考核机制,面向全国选贤任能,对广州银行进行了全面的管理再造、队伍再造、营销再造和风险控制再造,使其奇迹般地起死回生,并迅速发展壮大为在当地仅次于四大行的最大的股份制银行。以2005年扭亏为盈为标志,广州银行彻底告别了沉重的过去,开始进入光明美好的历史新阶段。

  还是数字最有说服力。目前,广州银行员工已从2001年的4000人,精简为现在的不足2000人,平均年龄36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47.5%。截至2009年9月底,广州银行总资产1123亿元,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6.43亿元,年底可突破10亿元。资本充足率也达到银监会的要求,超过10%,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年底完成重组后会降至1%以下。与十年前相比,可谓天翻地覆。

  广州银行能有今天,姚建军归纳为三个“得益于”:一是得益于自身的发展,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生存发展问题;二是得益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广州市三届市委书记、市长对广州银行的发展都倾注大量的心血,经常听取汇报,多次专题研究风险处置与发展问题,并专门出台政策措施;三是得益于监管当局的有效监管。银监会专门行使银行业监管以来,监管的理念,监管的水平,监管的经验,都不仅与国际接轨,甚至在很多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助于风险的化解与银行的发展,银监会两任分管的副主席都分别到过广州银行视察,实行面对面指导,并为政府在实现广州银行达标上出谋划策。

  发展:新增贷款不良率近乎为零

  连续8年,广州银行新增资产在以每年平均100亿元的速度增长时,新增贷款不良率几乎为零,这是今年当地政府聘请国际会计事务所安永审计报告中的结论,也是政府最满意的地方。不仅如此,8年来,该行发案率为零,高管犯罪案件也为零。这些不经意间创造的奇迹,或许可以看做当年“广商行现象”的续集。

  其实,这三个“零”是可以划等号的,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有违规操作,甚至违法犯罪,最后必然体现在资产质量上;反之,如果产生不良贷款,里面或许就有违规操作,甚至违法犯罪。一个行,一两年内没有不良资产,或许可能;但是,连续8年新增贷款不良率为零,的确有些不可思议。广州银行是如何做到的呢?

  姚建军所谓的“高招”说来简单,那就是“杜绝人情贷款,杜绝跟风贷款”,并要形成整体企业文化。姚建军说:“无论什么时候,什么人打招呼,都不能放弃信贷的原则,越是打招呼的贷款越是要小心,甚至100%不是好项目,我们的紧箍咒时时刻刻都要戴得紧紧的。不论什么时候,刮什么风,我们都要心中有数,贷款标准不变。国家政策放宽,并没有要求你贷款标准放宽。越是政策宽松的时候越要严做,反之政策严格时越要反做,这时好客户会主动找上门来。”姚建军讲了自己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后来被一家国内知名的银行家当做风险控制的范例。广州市属一家曾经红极一时的高科技企业,在很多银行都有贷款,当年通过各种关系也找到广州银行,但几次被拒绝,一两年后,这家企业果然破产,银行血本无归。其中一家全国性银行的行长在批评他的分行行长时感叹: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广州银行能够控制风险,而我们为什么做不到?

  巫克飞的一番高见,值得回味:资产业务,如果你是昂着头做进来的,将来你可能要低着头走路;如果你是低着头求人家做进来的,将来你就可以昂起头走路了。

  更名:离梦想还有多远

  历史翻到今天这一页,我们才能体会广州银行的成长之路充满艰辛,也才能体会获准更名,获准跨区域设分行,对广州银行意味着什么。因此,从“广州市商业银行”到“广州银行”决不是少了三个字那么简单。

  事实上,对于银行更名、跨区域设分行,在资产总额、不良率、公司治理方面,银监部门都有严格的监管标准。如果把这种达标比做跳高比赛,把其他银行比做平地起跳的话,那么,广州银行无疑是在沙坑里起跳,甚至可以说是在泥沼里起跳。起点不同,付出不同,就难怪他们对于结果有别样的感触。

  难能可贵的是,历尽劫难的广州银行,今天也开始有了梦想和憧憬。

  姚建军说,更名和跨区域经营,从广州银行的发展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接下来要走的路还很长,银行下一步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在明年上半年进行。他们计划今年在深圳设分行,未来5年在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设立分行,省内其他城市设立分行也在考虑之中。“未来5年,我们计划设立七八家分行,我们资产规模预计可以达到3000亿元,利润最低要达到30亿元。到那个时候,我们将跻身于全国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的前列”。

  客观来说,广州银行的发展正逢其时。从自身来说,广州银行已经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加之年底前政府将全部剥离不良资产旧账,它将没有包袱轻装上阵,续写自己可持续发展的传奇;从经济形势上来说,我国率先实现经济复苏的可能已经不容怀疑,经济的回暖将为银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政策上来讲,国家发改委今年1月8日公布的《珠三角区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明确提出,支持广州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加快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允许在金融改革与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建立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广州银行加紧重组的同时同步实行更名,正是顺应了国家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的政策导向。

  广商行,不,广州银行,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