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7.4%涉农贷款不良率双降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9日 00:1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蒋云翔北京报道

  “我们涉农贷款可能损失的比例太大了。”10月28日,银监会监管一部主任杨家才在“2009中国农村金融论坛”上表示。

  根据杨家才提供的一组数据,目前涉农贷款的不良率是7.4%,工业贷款不良率是2.29%,大企业的贷款不良率是1.15%,中小企业的不良率是4.5%。涉农贷款的不良率大大高于其他贷款。

  杨家才借此算了一笔账,如果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发放了一百块钱的贷款,有7.4元就可能收不回来,贷款利息就更难收了。如果贷款的利率水平是8%,也就是这笔贷款收回来的利息只有7.3元。如果不计算资金成本,正好只能覆盖金融机构7.4%的损失部分。因此,以涉农贷款7.4%的损失率以及目前的利率水平,金融机构很难在涉农贷款上赚到钱。

  正是由于涉农贷款的高风险、高成本,金融机构都不愿意到农村开展业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认为,目前农村的金融体系竞争还不充分。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正在迅速发展,不少专家寄希望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来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现在有一种说法,大银行对大企业,小银行对小企业、对农民,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表示。

  韩俊亦表示,到6月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只有118家,不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引入的资本还不到50亿元,吸收的存款只有130亿,发放的农户贷款只有55亿,给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只有87亿元。可以预测,在今后三至五年之内,这些新的农村金融机构很难成大的气候。银监会计划今后三年要再建立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就是这一千多家建起来,韩预计这在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当中的份额仍然是非常低的。

  韩俊认为,要解决现在中国农村金融的问题,首先要让正规的金融机构充分地发挥作用。

  而要激起目前的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发放贷款,必须要有政策支持。“我们对农村的放贷不能单纯的依靠银行家对农民的同情和怜悯,更重要是有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倾斜。”杨家才认为,必须依靠政策把这个损失补起来,才能使得金融机构愿意在农村放贷。

  国家开发银行行长蒋超良在会上建议,要综合利用贴息、所得税减免等多种手段加大激励和引导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的投入。另外,要适当扩大利率的浮动,以农户贷款利率完全覆盖风险成本,调动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积极性。

  邮储银行副行长吕家进建议,在贴息、担保等政策设计上,要注意不能扭曲价格的信号,避免引发道德的风险。邮储银行发放的灾后重建贷款,其中有一些就带有政策性导向,引发了借款人道德的风险,很可能导致不良。

  韩俊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涉农贷款的余额将近7万亿,农户贷款的余额是1.5万亿,其中农户贷款去年新增了大约2000多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