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梅
据WIND统计,9月1日至9月25日银行发行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数为333款,比8月同期相比增加了130款。
产品暴增的背后,是各家银行碍于资本约束、信贷额度控制压力下,甩卖存量贷款而为新增贷款腾挪空间。尽管,这是银行惯用的手法,但在上半年信贷暴增后,宏观再度收紧的当下,却显得格外惹眼。
信贷理财产品暴增
“最近太忙了!手上共有5个项目,4个都是跟各个银行合作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中信信托的高级业务经理李先生感慨道。
进入8月份之后,各家商业银行开始加大调整信贷结构,为了调整存量贷款资产、新增贷款腾出规模空间或满足客户信贷需求,开始借力信托公司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
通过发信贷类信托产品,“银行把纳入表内业务的存量贷款和新增贷款调结到表外业务上来,控制了信贷额度。”李先生说。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产品设计经理证实,“这段时间,不少银行尤其是股份制受制信贷额度所剩不多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调减贷款增速的需求增大,信贷资产转让类和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发行开始大增。
一家股份制上市银行理财人士称,9月14日到9月21日,30家银行共发行个人理财产品是180款,而信贷资产相关的则有91款。本周个人理财产周发行数创出今年新高。
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较之前几个月逐步上升,一跃成为发行冠军,发行数量月增加额均在10款以上。
银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为新贷款腾挪空间。“我们全年的信贷总量受到限制,下半年任务是置换存量贷款以腾出贷款规模,进行再次放贷。”工行资产管理部人士告诉本报。
银行的算盘
中融信托高级经理李磊参与了不少信贷资产类产品设计工作,“不久前还和一家银行的私人银行部就一家房地产集团100亿融资项目谈合作。”
他解释了目前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几种曲径。
“第一类是在月末或季末发生的短期信贷资产转让业务;一般银行会采取回购形式,信贷资产转让的期限短,转让协议达成的时间往往是商业银行上报非现场监管资料的前几天甚至当天。这两个月招行发了不少点金公司理财成长系列都属于这种类型。不过目前回购项目比较少了。”
“第二种是存贷比过高、信贷项目多资金少的商业银行与信贷项目少,资金富余的商业银行之间或行内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呈现出一定的地区特性。这里面四大行卖给股份制银行级及本行间的转让都较多。”
“还有些商业银行一部分存贷比超标,贷款资源丰富的商业银行为完成中间业务收入而将一部分贷款份额转让给其他银行。”
银行对公部门及分行通过零售或私人银行进行的这场贷款 “搬家运动”——信贷资产通过信托平台发售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所创造的不仅是新的贷款空间。
工行资产管理部人士告诉记者,总行要求各分行从7月起要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分流转化高成本存款,达到既降低付息成本,又满足客户资金回报要求,还能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目的。
招行9月新发行信贷资产类产品数量处各家银行前列,其中不少是招行对公信贷资产转成行内零售部门理财产品在本区域内销售。
招商银行对公部一位经理给记者算了笔账,一笔中长期贷款年利率是5.76%,从对公部门转到零售部门发成6个月的理财产品,会按一年期利率3.8%-4%来发行,银行零售赚5‰的手续费,再付出信托保管费,剩下的差额还是银行对公部的利润,同时,对公部又获得了同样的信贷额度,可以继续给企业放贷赚去利差。
风险转移
究竟哪类信贷资产会被包装成理财产品零售出去呢?
“银行是倾向于把风险较高的信贷资产转出来,腾出空间发放更好的贷款,这中间要求投资者具有考察产品中基础资产的眼力。”一位资深银行产品设计经理说。
记者在Wind上看到,招行、中信、浦发、光大、工行等在9月均新发了数款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但均是一年期以下,年化收益率在3%-4%之间。
这些产品的设计书都较为简单,并未详细披露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
“产品说明书没有必要把企业财务状况都披露出来,基本都是基于对发产品银行的信任。”上述银行产品设计经理说。
“好坏是银行自我的标准,一般贷款放出去时,风险审核都有尺度,但这个尺度是浮动的,今年上半年各家银行都在拼命放贷,等再回过头审视,有些尺度把得比较低,‘萝卜快了不洗泥’,”上述人士称。
普益财富研究员张星认为,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中,属周期性行业、房地产企业、地市级市政府平台企业等风险都较高,企业有没有其他担保渠道,发售银行是否会兜底都需要考虑。
来源: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