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业务成本仅为柜面十分之一 各银行发力网银之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0日 09:36  北京商报

  近来,国内网上银行的资费纷纷下调。对网银用户而言,不同银行的资费下调意味着更节省的使用成本,而对银行来说,下调网银资费不仅仅是降低业务成本,更是为了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量。

  十倍之差催生网银之战

  目前,网上银行可覆盖账户查询、转账、7×24小时汇款、缴费、在线支付等常规功能操作,有些网银还覆盖了网上外汇、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黄金、网上期货等业务。

  自今年4月华夏银行宣布个人网上银行同城跨行转账5折优惠后,交通银行、光大银行、花旗银行(中国)、中行、民生银行、工行等纷纷宣布了网银优惠活动。

  譬如,网银同城跨行转账中,平安银行个人客户免费,交行将手续费由原来汇款金额的0.7%降至0.2%,最高收费也由50元降至20元;异地跨行转账中,平安银行个人客户全免,中行在原有收费基础上优惠50%,最低收费降至2.5元;在网银申购基金方面,通过中行网银办理的基金申购业务相应前端申购费率优惠至8折;工行网银取消了原来的10元个人证书挂失费、记账式国债开户费……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下调网银费用的直接目标是为了降低成本。据统计,客户在银行网点柜面办理一笔业务,银行平均支付的成本在1元左右,而客户通过网上银行办理一笔业务平均成本不到0.1元。

  中行负责网银业务的人士表示,网上银行服务在维系客户关系、降低银行运营成本、分流柜台压力、增强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在不断提高。

  对中小银行而言,网上银行还可弥补网点的不足。平安银行表示,随着该行网银免费措施的实行,平安银行将“借力打力”,实现“变他银行网点为我所用”。

  网银之战提升中间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网银的发展还可促使银行开拓新的客户群,促进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成为提升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快速通道,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网银的快速发展,网银业务的交易量在逐年提高。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网上银行市场总交易额已达到86.78万亿元。工行、建行、农行、中行、招行成为国内网上银行交易额居前的银行。

  工行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工行个人网上银行和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数量已达到6196万户和159万户,分别比年初新增524万户和15.1万户。该行个人网上银行交易额和交易笔数分别达到3.21万亿元和2.79亿笔,较去年同期增长84.6%和76.6%。

  与此同时,网银正在通过扩大客户群和业务范围来发展中间业务。中行通过将国内服务和海外服务整合在一个集中统一的版本支持上,实现了境外客户通过网银向中国境内及全球近千家银行的汇款服务。工行的网银则在国内首次推出了在线财务软件服务,为企业客户,特别是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我现在越来越依赖网银,除了取现没办法之外,买基金和缴纳各种费用我都用网银。”一位客户表示,网银的便利性是柜台服务不可取代的。他说,自己是多家网银的用户,一般哪家资费便宜、服务周到他就选择使用哪家网银。

  网银安全问题由谁埋单

  随着网银之战升级,网银用户增多,网银的安全问题也成为摆在各家银行面前的严峻考验。

  专家指出,针对种种网银欺诈行为,需要监管层、银行和网银使用者三方联动、共同努力。

  根据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机构日前发布的有关规定,未经持卡人主动申请并书面确认,发卡机构不得为持卡人开通网上银行转账等自助转账类业务。持卡人开通网上银行转账的,应采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安全认证方式,否则单笔转账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每日累计转账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

  银行方面为加强系统安全,也纷纷推出了不同的身份认证方式规避网银风险。如目前大部分银行都采取U盾、电子密匙或动态密码来防范密码盗窃。

  银行专家提示,消费者个人的良好习惯也可有效规避网银风险。比如:登录网上银行时,最好直接输入其域名,不要通过其他网站或者搜索引擎提供的链接进入,避免被导入虚假银行网站;网银交易完毕后及时退出系统,将移动硬件证书立即从电脑上取下等等。

  对于随时可能出现的因使用网银而造成的账户损失,目前已出现部分银行承诺因银行责任造成客户资金损失以及客户被不法分子盗取密码和造成的银行账户内资金损失,均可由银行负责赔偿。

  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承诺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网银风险承担的制度,促进网银业务的发展。

  新华社/文 商报记者 暴帆/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