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积金异地贷款全国联网有望形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6日 00:06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晏耀斌 北京报道

  “那天下班后在地铁上,看到北京住房公积金可以异地贷款,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好消息。”在北京上班的李先生4月22日和记者聊起来依然很兴奋。

  当时李先生并没有看清楚的是,4月15日北京宣布首次与其他城市开展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但这个政策只限于北京和秦皇岛市缴纳公积金的市民在对方城市购房,可享受异地公积金贷款。

  这让李先生多少有些遗憾,他回忆说:“我第一时间内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的一个朋友,因为他刚刚订了房子,还没有交房款,可惜的是他不是在秦皇岛买的商品房。”

  “其实也没必要遗憾。现在公积金异地贷款虽然停留在部分区域内,但从长远来看,必然走向全国一体化。”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宏新4月22日接受记者采访表示。

  而在公积金异地贷款放开之前,关于公积金的监管和使用效率问题一直为社会各方面所诟病。“无论是有效监管还是盘活资金以及房地产的繁荣,公积金异地贷款本身就是一个进步,一个好的开始。”王宏新表示。

  公积金贷款的诱惑

  其实,北京和秦皇岛之间开展异地贷款业务并不是开全国之先河。

  在此之前,4月3日,广东省广州、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8个珠三角城市共同签署了公积金异地互贷协议。事实上,早在2008年7月30日,辽宁省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阜新等7个城市的居民就可以在沈阳办理公积金异地贷款。

  目前公积金异地贷款政策已弥漫全国。京秦互换,是全国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第一个跨省开办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

  像李先生的朋友一样,很多在北京工作的人面对北京的高房价,都选择了到周边购房。“公积金相当于自己的储蓄,为什么我不能自由支配呢?”李先生至今对京秦互换表示不满,“用公积金贷款买房,能省不少钱。”

  为此,李先生分别就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李先生说,假设我买100平方米、每平方米1万元的商品房,贷款30年,以等额本金还款法计算,商业贷款的相关数据如下:首付22万元,贷款总额78万元,本息合计还款总额1488072元。

  而以公积金贷款计算,同样贷款30年,首付22万元,贷款78万元,以等额本金还款法,首月还款额为5150元,本息合计共还款1318522元。

  “你看,两者相比,公积金贷款比商业贷款少付差不多17万元。”李先生说,“对于个人贷款买房来说,17万不算小数目呀。”

  全国联网只是技术问题

  这样有利于普通百姓的事情,为什么做起来那么难呢?“这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公积金只需要全国联网就可以解决的。”王宏新表示。

  实际上,从公积金异地贷款方式就可以看出,技术问题上并不是什么难题。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新闻发言人李持缨4月7日透露,公积金异地互贷申请手续并不麻烦,除了一般办理公积金贷款需要出具的证明外,还需由当地公积金中心提供一份缴存证明,贷款办理时间也不会增加。就以京秦互换为例,缴纳公积金的北京市民,如果想办理公积金贷款业务到秦皇岛买房,需要先在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具公积金缴存证明,然后向秦皇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出贷款申请,按照秦皇岛当地的公积金贷款政策办理相关业务。

  李持缨还表示,京秦异地公积金贷款仅是一次尝试,目前还没有向其他城市推广的计划。

  但王宏新认为,公积金贷款剔除区域性,走向全国将成为必然趋势。“当前条块分割式的公积金政策,不仅让公积金的使用不透明且难以监管,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王宏新分析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的《2008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情况通报》显示,截至2008年末,住房公积金已累计为超过960万户职工家庭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0600亿元。2008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额约为4470亿元,同比增加26%。截至年末,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超过1.2万亿元。

  由于公积金使用效率不高、风险监管不严导致一系列公积金贪腐弊案,让公积金政策一直饱受诟病。而面对房价高居不下的局面,公积金政策的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为此,从去年以来,中央出台了降低公积金利率、各地陆续出台了公积金异地互贷、提高公积金购房比例等办法,试图提高公积金使用效率。

  继而有评论认为,异地互贷能促进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一体化,实现互贷城市共赢。“可以看出,这些公积金新政并没有回归到其本身意义,公积金应该以人为中心,随着人的流动而流动。但现在不是,现在的公积金政策目的还在为房地产托市。”王宏新认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