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信贷结构继续优化提振银行息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4日 02:21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李波

   天量信贷未来恐难持续

  3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达1.89万亿元,创出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较2月份有所提升,票据融资占比则大幅回落。信贷持续快速投放和结构优化将对银行业绩产生正面影响,不过信贷高速增长未来或难持续,受益政府项目配套贷款、息差下挫压力较小的银行具备吸引力。

  3月新增贷款再创新高

  3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创出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多增1.61万亿元。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4.96万亿元,同比增长29.78%,增幅比上年末高11.05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5.6个百分点。

  截至1季度末,人民币新增信贷已达到4.58万亿,1季度信贷增速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将对银行业的业绩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并对不良资产起到稀释作用。

  国泰君安认为,由于信贷高速增长,银行业一季度基本实现了以量补价的策略目标,预计拨备前利润在零增长附近。考虑到银行继续多提拨备,分析师预计一季度银行净利润将小幅负增长(-5%— -10%),不过全年出现正增长的可能性反而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信贷的快速投放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银行对客户选择的门槛降低。有市场人士指出,近期贷款集中度风险有所提高,打捆贷款有所抬头,个别银行出现企业多头授信风险。不过另一方面,巨额信贷对银行的不良资产能够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招商证券认为,目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尚处于可控范围,充足拨备为信贷成本的上升提供了缓冲空间;只要信贷宽松的基调不发生变化,或是经济环比逐步回暖,资产质量将继续保持整体稳定的趋势。

  信贷结构优化提振息差

  在3月份新增的1.89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中,中长期贷款为9038亿元,占41.5%,比上月提高了7.2个百分点。同时,新增票据融资规模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回落,降至3691亿元,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例仅为19.5%,较1、2月份的38.5%、45.5%大幅下降。

  3月份对经济运行起到实质作用的中长期贷款的比重有所上升,短期票据融资占比大幅下降,反映出银行的信贷结构出现好转,同时对银行的息差也具有正面影响。

  申银万国分析师指出,伴随着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展开,为固定资产投资贷款配套的中长期贷款比重出现上升,表明更多的钱从缓解流动资金紧张转为投向企业长期发展,金融对经济恢复的支持作用加强。

  与此同时,收益率相对较低的短期票据融资占比在3月出现大幅下降,将有效减缓近几个月以来票据融资占比持续上升所带来的息差损失。分析人士普遍预计,未来票据融资占比仍将继续下滑。随着票据融资更多的向一般性贷款转变,一季度票据融资的极高占比将难以持续,银行业息差有望在二季度接近底部,下半年逐渐企稳。

  另外,3月份M2同比增长25.51%,M1同比增长17.04%,二者的剪刀差继2月份出现回落后继续缩小至8.5个百分点,比2月份缩小1.1个百分点。M1和M2剪刀差的缩小,表明伴随着经济景气的回升,企业活跃性增加,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存款定期化的趋势扭转,对银行息差将产生正面影响。

  高额信贷或难持续

  信贷大幅增长以及宏观经济环比好转可能性加大,使得银行一季度的业绩较为确定。从估值来看,目前银行股09年预测PE和PB分别为11.26和2.22倍,仍是市场中的估值洼地,即使按照历史纵向比较也不算高,具备估值优势,经济环比好转趋势的逐步明确和信贷大幅增长也将提升银行股的估值中枢。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周银行股跑输大盘,可能源于连续的信贷高增长引发了市场对未来信贷规模的担忧。对于未来信贷增速,市场人士普遍预计将有所回落,但大幅下降的概率较小。国泰君安分析师指出,逐月高额信贷投放是不可持续的,未来逐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在3000万亿元左右是合理的,预计信贷投放高增速、低增额的格局即将来临。另外,在经济尚未出现根本转暖的情况下,央行不大可能立即实施信贷紧缩政策,但极可能通过窗口指导,要求银行信贷投放回归正常。

  在天量信贷难以持续的预期下,国信证券认为,未来银行业净利息收入的提高最终仍将来自于政府项目刺激和实体经济回暖带来的企业EBIT增速较快上升,因此受益于政府项目配套贷款的国有大型银行和部分地方性政府助力色彩较浓的股份制银行具有较好的吸引力,建议关注2009年业绩平稳、估值相对有吸引力的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今年以来新增贷款结构较好、对息差下挫压力较小的兴业银行浦发银行

  3月份票据融资规模和占比均下降

  企业存款活期化显著

  注:准货币=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增速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