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挑战风控能力:中资银行跟进新巴塞尔协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 00:57  金融时报

  李岚

  “未来几年,中国银行将通过实施新资本协议,进一步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优化风险管理政策与流程,显著提升风险管理与市场竞争能力。”

  2009年新年刚过,记者从中国银行了解到,作为国内将先期于2010年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大型银行之一,目前中行正加紧推进相关项目的开展。而去年,以数据收集和计量模型建设为重点,中行已经启动了42个关键子项目建设。

  事实上,就在不依附于拥有充裕资本的大型商业银行的独立投资银行相继倒闭而令华尔街开始质疑其旧有经营模式之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也正促使积极探寻综合化经营的中国银行业对其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式及效率进一步反思。

  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金融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在实现业务发展的同时确保安全性成为了国内银行业关注的焦点。

  资本监管:引发银行业全面调整

  由于能够给银行提供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量化工具,并促进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客户关系管理水平,因而实施新巴塞尔协议,不仅是金融监管的方向与要求,更成为中资银行强化内部管理的内在要求。

  特别是,对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银行业来说,实施以“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信息披露”为三大支柱的新资本协议,其能够维护银行体系长期稳健运行的战略意义尤其重大。

  此前,银监会曾于2004年借鉴国际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成功经验,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在2007年必须达到资本充足率8%、核心资本充足率4%的硬指标。

  此举在日后引发了中国银行业在经营方式和竞争理念上的全面调整,从根本上建立了商业银行资产扩张、业务扩张的约束机制和调节机制,增强了银行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数据显示,至2007年底,所有中资商业银行已经全部达到了相关资本充足率水平的要求,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8.4%。

  然而,随着全面开放后银行业务范围逐步扩大,风险成因和表现日益复杂化,对中资银行旧有的风险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新的银行商业模式下,风险要素不仅呈现新的特征和传递过程,新的风险还能放大传统风险管理手段的诸多漏洞。而新巴塞尔协议则能更好地评估证券化及信用衍生工具的风险。

  不过,相较于单纯防范风险而言,业内人士更将实施新协议的过程视为全面提高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过程。中行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改进风险计量技术,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框架,梳理和优化风险管理政策与流程,将全面提升中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最终也将显著提高中行的盈利能力。

  不仅如此,实施新协议还将为中行的国际化发展,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打下坚实基础,有助于中行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实施。“成功实施新资本协议,将是中行迈向国际一流银行目标的重要里程碑。”上述人士说。

  新协议实施迫近:中资银行须直面挑战

  然而,由于新资本协议的复杂性,即便是国际活跃银行在实施新协议方面也存在诸多挑战,对很多方面更为薄弱的中资银行来说,无疑难度更大。虽然按照银监会确定的时间表,我国在2010年才开始实施新巴塞尔协议,但是,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各家银行显然对此感到了压力。

  除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操作风险自我评估及关键指标、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等方面做足准备之外,完善自身风险管理体系、改进风险管理技术方法、强化数据基础和IT系统规划整合,成为各行锁定的攻关目标。

  以中行为例,2007年,该行全面启动了新资本协议实施各项准备工作,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的新资本协议实施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门的新资本协议实施规划协调办公室;制定了新资本协议实施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由于中行实施新资本协议以“适应适用”为原则,从而较好地把适应监管要求和适合中行的现状特点结合起来。“以全方位实施为导向,以全行参与为原则,以全面落实为基础”,成为目前中行正在实施的新资本协议准备工作的三个显著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发风险计量模型的同时,中行注重提升数据质量,规范业务定义,不断推进IT建设,调整组织架构,完善政策制度,优化管理流程;而在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统一协调下,坚持统一规划、分模块实施,统一方法、分部门落实,从而有效地将阶段性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经过持续努力,目前中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一方面,“以人为本、人人有责”的风险管理理念初步形成,业务人员考虑风险与收益平衡、追求风险可控下收益最大化的主动行为模式初步确立。经济资本计量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宽,资本约束风险资产的理念成为全行的共识。

  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PD模型、VaR模型、操作风险与控制评估流程(RACA)、关键风险指标(KRI)等一系列管理工具的开发使用,丰富了中行的风险管理技术,提升了风险管理专业化水平,为全行业务的健康发展和经营绩效的持续改善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组建了独立的授信评审和审批队伍,中行授信决策的独立性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为加强对授信发起环节的监督检查,中行设立专门的授信执行部门,将公司贷款审批、客户评级认定以及贷款五级分类全部集中到总行和一级分行。目前,中行已初步建立起业务结构合理、条线管理关系清晰、后台高度集中的运营管理体制,形成前后台既相对分离又相互制约的业务流程和运营模式。

  如果说,此前我国从可操作的层面引入资本充足监管理念,使国内商业银行逐步摆脱了粗放式经营模式,初步走上以资本约束为核心、速度与效益相统一、规模与结构相协调、质量与安全相一致的科学发展轨道的话,那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全面推进及逐步实施,无疑将促进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实现完全对接。

  不过,防范风险并不能只靠科技系统上做足约束就万事大吉,面对实施新协议诸多尚未达到的要求,作为新资本协议实施的制度准备期、政策测试期的最后一个年头,国内大型银行显然将迎来更为紧张而备受考验的2009年。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