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资行外币债券投资损失尚可承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31日 03:36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周鹏峰

  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于持有两房债券、次级债券、雷曼债券等外币债券的中资银行而言,影响不可忽视。不过因海外资产占各行总资产比重总体较小,市场普遍认为中资行外币债券投资损失尚可承受。

  外币债券资产比重小

  截至三季末,中国银行尚持有外币债券资产189.6亿美元,并因此计提了高达167.85亿元的证券投资减值损失;建行和工行分别持有22.4亿美元和42亿美元,分别拔备约7亿美元和13亿美元。今日发布的中信银行三季报显示,其持有外币债券(不含货币市场基金)总额37.94亿美元。此外,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担保的住房抵押债券10.69亿美元,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发行的机构债1.51亿美元。公司已对外币债券投资计提减值准备1.1亿美元。

  不过,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吴志峰对记者表示,银行持有外币债券本身是资产负债表一个必然科目,但中资银行总体头寸较小,与国际银行比更小。中行是我国最国际化的银行,海外资产占到中国银行业海外资产的大半,今年已做大幅减持,损失相对较大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他认为目前中资行的损失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对银行整体影响都不算大,不能过于求全,更不能责备。

  海通证券金融业分析师范坤祥也认为,拿债券投资余额和总资产相比,中资行比重都不大,大多低于5%,应在可承受范围内。

  申银万国金融业分析师姚晨曦说,在港上市的中资银行都会有一些海外投资,仅在A股上市的银行相对来说较少。中行本身海外业务占比比较高,需要配置这种债券投资,所以跟其他银行业绩的增长情况有些差异性,相对来说增长较慢,中行以后可能会更倾向于投资国债等安全系数更高的资产。

  招行尚持有外币债券投资余额35.22亿美元,并计提了7804万美元的减值准备。范坤祥认为,由于招行没有持有次按债券,持有的“两房”债券也已出售并有盈利,并且如果持有的都是国债等非常安全的债券,那么计提也不算过于乐观。但他也表示,目前不知道招行持有的外币投资是什么情况,合并永隆后又持有了些什么,所以要静观其变。

  而一资深业内人士则对记者表示,招行资产规模有1.5万亿元,永隆才1千亿元,相当于招行的一个支行,对招行总体业绩影响不大,且永隆银行有75年的历史,运作稳健正常。

  中资行应重视市场及操作风险

  对于中资行所持外币债券今后是否会恶化的问题,范坤祥认为,“后续感觉还是不好,我们一直觉得这轮调整至少要持续到明年下半年。如果海外经济形势不见好转,不排除原先优质的债券会产生问题。所以今后各家银行持有外币投资会损失多少暂时无法估计。”

  未来中资行的海外投资会更谨慎稳健是大家一致的看法。上述业内人士更认为,这次危机正是建百年银行的时机,破除了对西方的迷信,对中国来说利大于弊。

  不过吴志峰认为,中资行原来海外战略不明确,这次损失小也是因为参与程度低。今后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规模加大,银行海外投资和布点也会相应跟上,这就需要从公司治理角度健全制度,明确海外发展战略,加强风险管理。今后应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管理。

  “目前中资银行对信用风险控制较好,但对于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尚有差距,主要是市场感觉还不算好,这也是跟参与规模和经验有关系,需要积累。尤其对衍生品交易,中资银行人才缺乏,监管人才更缺。特别是要加快本土人才的培养。”吴志峰说。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