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行股改:机遇大于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4日 14:02  上海金融报

  记者詹文君 2008-10-24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标志着农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行股改,不仅是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收官之战,也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与此同时,该行8179亿元的巨额不良资产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扛起“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大旗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起步于农村,并取得战略性的突破。如今,经历了30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中国目前经济态势也给农村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而全面的农村改革势必离不开农村金融改革。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农业银行改革要以建立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为核心,以服务‘三农’为方向”,“要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需求,进一步强化面向‘三农’

  的市场定位和责任,稳定和发展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和业务,建立县域事业部制管理体制,不断增加对‘三农’信贷支持”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农业银行的改革是被定调在农村金融改革上的。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农行股改方案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后被通过,这与中央进行的全面农村改革、农村金融改革是密不可分的。该行在长期的发展中,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积累了其他银行无法比拟的丰富经验,股份制改革为该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制度平台,有助于增强农行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规模、质量与效率,也是该行的一个发展机遇。

  近年来,农业银行在服务“三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今年前三个季度,农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5713亿元,涉农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176亿元,占全行贷款增量四成以上。并且,该行大力推进县域“蓝海”战略,组建“三农”业务板块;改进“三农”信贷管理流程,突破“三农”贷款难的瓶颈制约;研发惠农卡、小额循环贷款等适合“三农”特点的金融产品,显示了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骨干与支柱的作用。所以扛起“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大旗,农行责无旁贷。

  不良资产不影响未来发展在股改方案被通过的同时,农业银行庞大的不良资产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该行2007年年报显示,去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179亿元,不良贷款占比为23.5%。而根据农行预测的财务重组的主要监管指标,不良贷款率要降为约4.1%。

  对于这样一笔庞大的数额,农业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农行将与财政部建立共管基金,用未来的经营收益、改制收益和不良资产处置回收的现金,覆盖改制的成本。

  相关金融专家认为,按照这种模式,财政部实际上并不需要动用大量资金,只是将股份收益放弃。并且,由于核销这部分损失类贷款,需要依靠银行自身的盈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银行不断提高业绩的作用。

  对于处置不良贷款,潘功胜表示了一定的信心,表态将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把不良资产处置完成。至于共管基金的偿还,潘功胜称还需要十几年时间。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2007年末,县域农业银行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为30.3%,比2004、2005和2006年分别下降了3.7、2.6和0.4个百分点,这不仅表明国家的各项农村金融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是农行本身经营发展能力增强的体现。所以,在农行股改之际,我们不仅要把目光放在其不良资产上,更应看到它在农村金融改革上所承担的责任与所作出的贡献。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中国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之时,农行股改,机遇大于挑战。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