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反思银行出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2日 02:17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邹靓

  2008年,继首轮次贷危机后的“两房”事件再次重挫欧美股市。中资商业银行在2007年的“首轮出海”,在美国次贷危机余波的冲击下变得胜负难料。截至8月28日,国开行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以及民生银行入股美国联合银行的两起海外投资案例,也已分别缩水超过50%。思考摆在我们面前:中资银行是否已经足够成熟进军国际市场?面对不可控或不可知的风险,中资银行是否准备充足并具备了必要的承受能力?

  2007年7月,国开行以22亿欧元(30.4亿美元)收购巴克莱银行3.1%的股权,并参与竞购荷兰银行。10月,民生银行宣布出资3.2亿美元收购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9.9%的股权。

  然而,并未过去的次贷危机在2008年再次以“两房”风波席卷欧美市场。巴克莱银行、美国联合银行股价大幅下挫。以国开行入股巴克莱银行当日的股价计算,截至昨日该项投资已缩水53%,国开行亏损超过17亿美元。而民生银行近日也在中报中披露,截至6月30日,该行在美国联合银行的股权投资中已出现近6亿元账面浮亏,由入股时的6.8219亿元缩水至0.83亿元。

  虽然上述两项投资至今仍只可称作“浮亏”,但是仅仅不过一年的时间里即有一半以上资产蒸发,不可不谓发人深省。无独有偶,今年6月,招商银行公告以193亿港元收购香港永隆银行53.12%的股权,目前收购事宜仍在监管机构审批过程中。而永隆银行近日公布的中报显示,上半年该行业绩下滑接近60%,若招行按原计划进行收购,那么该项收购将成为香港银行业7年以来最贵的一次。

  即便招商银行高层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对该项收购保持乐观态度,但市场人士对此却褒贬不一。不仅是银行业,此前中投公司、平安保险的多项海外投资至目前也出现了巨额浮亏。

  为应对资产价格缩水和资产质量恶化的双重风险,可供参考的14家上市银行中报透露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14家银行共减持外币资产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其中仅建行一家即减持了1028亿元。此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分别在中报中披露,各自持有的“两房”债券已在今年上半年进行减持,目前仍持有数量分别为26亿美元、20亿美元和75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中资商业银行放缓了海外股权收购及外币资产投资,对“两房”债券纷纷减持,招行收购永隆银行项目也尚未获监管批准,说明中资商业银行及监管部门已经对“银行出海”开始反思。“中资银行是否具备了海外投资能力,这个能力不仅来自于自身实力,更来自于市场判断。对于不可控制或不可预测的风险,中资银行又是否具备承受能力。都需要持续的稳固发展和必要的实践经验来证明。”上述分析人士称。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